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起风了》:战争的反思,理想的挽歌

2023-07-26 22:58 作者:锌Zn-  | 我要投稿


  

                   前言

       2023年7月14日,宫崎骏收官之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于日本上映.可大陆上映却遥遥无期。无奈中翻找吉卜力原先作品,发现了这部《起风了》,距今已有十年.第一次观看时发现电影中的细节、隐喻均不同于《龙猫》、《千与千寻》等作品,故萌生了分析《起风了》这一作品的念头。前后反复观看,又参照记录片《<起风了>1000日的创作记录》,于此略将本人所发现的影片的细节及感受予以分享。由于本片涉及理想、事业、爱情、战争多方面内容,故以下就战争隐喻方面加以分析



       一. 一条历史的时间轴

  纵观全片,三条明线和一条暗线贯穿始终    三条明线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交融。如下:

                         1.理想世界线

                      2.现实设计飞机线

                   3.二郎余菜穗子爱情线

暗 : 4.飞机作为杀戮机器及战争的残酷发展线

      但四条线,均安置于大正时到日本战这一历史发展轴上。下根据时间顺序加以梳理。

     ①. 大正时代 [1912-1926] 

    本片的主人公——崛越二郎成长于大正时代。当时生活简朴且纯粹。二郎心怀正义并拥有远大的理想——当一名飞机设计师。

此时虽然表面看上去和平,但宫老在二郎梦中用了几个分镜暗示潜藏的危机,是片中第一次出现与战争相关的事物。

  但时间转到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之年,二郎在救助阿娟和莱穗子的过程中,多个镜头表现了普通人在地震、火灭面前的真实状态

历史上关东大地震后的景象

借此也引出了本片一大主题——[活下去],此处不详细展开。

结尾处有如下场景

二战末盟军轰炸东京

开头对灾难的描写极其细致,而结尾只有短短儿镜。不妨认为此时的场景与战争时东京被轰炸的场景相似,或者宫崎骏用地震景象映射战争场景

         ②.昭和时代 [1926-]

  影片中二郎是关东大地震后2年入职公司工作,故应在1925年。但片中当时经济萧条的影况推断当时已是二十年代末,日本已进入昭和时代,暂不深究这一细节。

      民众失业,挤兑等状况反映时代环境,也是日本法向斯之路的助推剂之一。

      入职后二郎又遇见黑川先生,服部课长,本庄。

服部和黑川

该部分与事业以及理想密切相关,暂不详细讨论。接下来是关于战争影响的一个重要片段:二郎施舍面包信流浪的孩子 

却被本乡指出是“伪善”的表现以此展开对话交待了国情及前往德国的动机。

         关于德国的部分第二部分会重点分析

      时间跳转到昭和7年.服部给二郎新任务

      部分镜头补充此时战争态势——舰载机,航母,军旗。

    后面交待二郎此次设计的飞机失败的结局

       设计失败后二郎去了疗养院,遇见菜穗子和一个奇怪的德国人。此人异常重要,有点睛的作用。

疗养院遇见的德国人

                     研制零式[1937—]

 二郎回到公司,着手于设计新的飞机,此时出现了展现历史的重要组织——特高科。

百科的解释

特高间谍跟踪并监视二郎及其它技术人员(注意:崛越二朗于1937年着手于零式战机的设计,当时日本已全面侵华,法西斯专政日益猖獗,这些在影片中均有所体现

“上海事变”

  先前此处有一疑问:片中一书法作品“天上大风”两次出现。

最终查阅发现一网友对此有解答如下

此时二郎已与菜惠子确立了情人关系,但形势不容乐观。

二郎与本庄接谈话时 又涉及了战争的阴影。

宫老于此反复渲染战争气氛,凄美的爱情与之并行,家国、事业、爱情的主旋律交织前行

                          战败 [1945]

影片几镜简洁地交待了战败的场景

此处避免与前面地震场景雷同,也给人更多体会空间。

以上为侧重战争这一暗线以历史发展的角度以日本为中心的疏理。

二.  三个国家的设计师与轴心国集团

  估计是只刻画日本一国的设计师太过单薄,宫老于片中巧妙设计了三个国家的飞机设计师的关联,分别是二郎——日本,容克斯博士——德国,卡普罗尼爵士——意大利。这很容易让联想到二战时的轴心国集团。

                         ①·容克斯 

右一为容克斯

  二郎一行人访问德国德绍的容克斯公司学习先进的技术,惊叹于先进飞机的同时受到了德国公司限制。但容克斯博士大方地让他们参观。

在德国期间,二郎与本庄遇上一场追捕,影射德国的动乱(经济危机,纳粹活动)

德国某地的骚乱

之后在疗养院,那个德国人也向二郎提及客克斯(正被希特勒政权追捕)

                       ②·卡普罗尼 

  这位意大利飞机设计师是二郎的引路人,二人常于梦中相遇探讨与飞机与理想(具体内容见第三部分) 二郎在德国的一场梦中遇见卡普罗尼,其中交待了意大利的情况

       至此三个轴心国国家的代表设计师及国情已巧妙地交待完毕。

       片中关于容克斯的描写相对较少,以下简要概述其提现反战理念:

①.不把技术当成国家机密,让二郎一行人参观

②.反对希特勒政权,拒绝助纣为虐

(关于二郎和卡普罗尼将在第三部分陈述)

总而言之,三位设计师虽出身于三个法西斯国家,但他们都不是战争的元凶,而是“飞机梦的追寻者。寄托了宫崎骏对此的思考。

        三、两个人同一个梦

      至此来到本片一个最重要的设定——二郎与卡普罗尼于梦中交流,畅谈梦想。此部分内容异常丰富,此处着重从战争的角度出发理解

                     ①轰炸机变客机

这是卡普罗尼毕生的追求

战争时的飞机是载弹的
卡普罗尼理想中的飞机


表现了他对飞机的看法——飞机是用来造福人类的,而非用来杀戮。

(此处仍存一疑问:

客机试飞失败
销毁录像

这一情节又有什么意味(虚伪?))

            希望能制造出美丽的飞机

二人在梦中有如下探付

最后二郎的零式飞机一架都没回来,是战争的残酷,也是飞机自身的残酷本质。

从二人的谈话中可窥知二人对飞机这一事物的矛盾心理,这正是宫崎骏矛盾内心的映射。


                      总结

制作《起风了》过程中宫崎骏十分矛盾,矛盾的焦点在于“战争”


但在片中,宫崎骏借德国人之口说出历史真相

宫崎骏本人也遭到了右翼份子的迫害,被贴上“反日”、“叛国”的标签。

所以《起风了》有着它独特的深刻性,其探求的本质是于先前的作品截然不同的。

首次写专栏,肯定存在不少漏洞,请包涵。制作不易,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起风了》:战争的反思,理想的挽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