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每一本经典童书,都是在给高考加分
2023年高考,语文科目作为高考第一“战”已经结束。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一经公布便火速上了热搜。

202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现已出炉
一起来看
👇👇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
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毛毛》——一本诠释时间的书,虽然时间就是生命,但生命在人心中。如果你读过这本书,就知道时间的真谛,下笔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应该如神来之笔吧。
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损人不能利己,吹灭与阻挡都不会让自己更好,如果你看过《谁是第一名》,就知道呵护他人的第一,更是超越第一的格局。一花独放单调,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春天,如果你看过《猫咪百货》,会知道奇人成事各有招,成全他人亦是渡己的过程。
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
原始时代,人类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故事阐发学说;秦汉以来,故事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如果你读《绿山墙的安妮》,就会知道安妮凭借自己的平凡与想象,让泥泞中的生活开出了花。

她说,所有的早晨都很有趣,你不知道一天中会发生什么,所以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当她看见五月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身在天堂,那是去年枯萎花朵的灵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盛放的鲜花往往会沉浸于当下的美好,而安妮却看见灵魂不死,自由且深情。安妮还会给她遇见的美好事物起一个美丽的名字,如“闪亮之湖”“恋人小径”“垂柳池”“紫罗兰溪谷”等,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富有诗意。
细嗅蔷薇的安妮,熟悉周遭的气息,热爱身边的一切,她犹如精灵在绿山墙自由飞舞。读《绿山墙的安妮》,会明白心里有阳光的人,是有力量的人。
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所说的“自己的空间”,可以指现实中的空间,也可以指向虚拟的空间。“希望有”是一个意愿,值得肯定。
青春期的高中生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生活中面临着自我发展、青春友谊等各种困惑,也面临学习任务繁重、求学压力大等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一些稍显自我的情绪,让长辈担心,甚至被认为“谁也不爱”,这种定性反而可能会把青少年推向封闭的自我空间。而试题以“放松,沉淀,成长”定位,就是命题者对青少年成长需求的一种换位思考,是就“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所做出的善意表达,意在理解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如果你读过绘本《让我安静五分钟》,便知道最后获得的3分45秒,对于大象妈妈来说都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绘本以妈妈的角度出发,直观的让孩子看到妈妈的辛苦以及不易,懂得妈妈想要“安静五分钟”的心情也能感受到妈妈对自己浓浓的爱。这份安静,是为爱之杯蓄能。
每个人都需要清空自己、思考自己的时间,就算圣人孔子,也要不问世事才能著《春秋》。
今年语文考试共有7套试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语文试卷自主命题,作文题目单独命制。
北京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同学们意见不一。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文学社社刊拟开设“花开纸上”读书专栏。请你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选一个与花卉有关的场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一段短评。要求:写出作品名,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请以“心跳得那么快”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
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舞台上,戏曲演员有登场亮相的瞬间。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每一次亮相,都受到众人关注;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亮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上海卷
写作(70分)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 (1) 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字。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
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许多时候,我们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语文学习从第一刻开始,就与阅读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生阶段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提高理解的能力,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永恒的主题。
在考试中,我们可以把读过的书都变成自己的写作素材,让文章锦上添花。
排版:黄香林
审核:水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