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户上隼辅:全日锦卫冕冠军的一年

2023-02-15 17:22 作者:gogonut  | 我要投稿

选译自日本乒乓球杂志“卓球レポート”2023.2.9日报道,采访内容是户上从获得2022年日本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开始到今年卫冕中间度过的五味杂陈的一年。本文选择翻译了户上的训练、德甲生活、成都世锦赛经历、和他自己对特定比赛使用技战术的讲解。

户上隼辅(2001年生, 明治大学所属),右横双反。休斯顿世乒赛最后一个出局的大和男儿,男双铜牌。成都世乒赛日本男团二号,入选德班世乒赛男单/男双阵容。2023年1月全日锦男单决赛户上击败张本智和,成为继水谷隼四连霸之后日本男子乒乓球历史上第二位全国锦标赛卫冕冠军。



问(下略):去年全日锦夺冠到现在这一年感觉如何?

难受。七分痛苦三分快乐吧。从冠军“偶包”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的感觉并不多,过去一年比赛打得都不太好,挺难受的。稍微可能好一些的是第二次选考会得了冠军,还有成都世乒赛的时候吧。是从大概那个时候情况开始好转的。


——成都世乒赛觉得状况好转的契机是什么呢?

世乒赛之前有了一段较长的调整期。那个时候张本智和和及川瑞及还在打T联赛,联赛和“国家队”(日协的一个集训中心“味の素ナショナルトレーニングセンター”)两边跑。而我一直在“国家队”训练中心这边。经常是我和横谷晟两个人、或者我跟曾根翔两个人一起练。田势教练(日本男队主教练田势邦史)和其他教练们给我们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给自己做了很好的调整。自己自信心有了提高,加上世乒赛之前第二次选考会也得了冠军,自信方面增长了。


——12月去了德甲联赛,学到了什么东西呢?

在德甲比赛比世乒赛还紧张,自己亲身体验了作为职业选手所需要肩负的责任。我所在的奥克森豪森俱乐部(TTF LIEBHERR OCHSENHAUSEN)汇聚了西蒙、罗伯斯等各个国家的王牌运动员。输了一场后面是不是就上不了了,自己一直有这种恐惧,所以第一次上场特别紧张。

另外感觉欧洲和日本的运动员调整方式完全不同。欧洲选手训练量不大,很自由的感觉;日本选手训练量大,比赛临近有时会逐渐加量,欧洲则正相反,赛前逐渐少练。自己有些不安,在欧洲练真的会变强吗?

实际上,在思考为什么在德国打不出自己的球来的时候,我也想过是不是自己迎合训练不多的欧洲球员的原因 (練習量が少ないヨーロッパ人に合わせすぎた部分はある)。所以这次全日锦能夺冠,也不觉得是因为去了德甲打球的关系。在自己刚开始在国际赛事活跃的这个时间,在德甲和外国选手对战的机会更多了,可能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去德国打球的决定挺好的。


——西蒙和其他队友有带给你什么影响吗?

西蒙经常用多球训练。我之前不太用这个方法。欧洲选手练多球的选手在增加,张本也是如此,训练最后肯定是多球。由此参考,这次全日锦之前我也逐渐加入了多球练习,训练量也增加了。

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不同,即使自己接球失误了对面也会一直不停地来球,大范围跑动、还原、第二球第三球第四球的系统练习等一些动作很小的细节都可以练到。平时单球训练的内容,比如近台的推挡(ブロック, 或译为不能像搓球一样产生下旋的摆短,类似切/挡一下的动作)、台内抢拉之后的对拉等套路都加入到多球练习中。自己的状态也渐渐好了起来。世乒赛之前虽然也有进行多球练习,也不是完全没练过,但是并没有每天这么系统地练多球。但这次全日锦之前自己进行了集中反复的多球练习。


奥克森豪森俱乐部主教练/前国乒队员&教练傅勇给户上发多球、讲解技术



——多哈的世乒赛亚洲预选赛回来两周后就是全日锦,如何调整心情?
(户上在亚洲预选赛整个垮掉,打了好几轮才拿到世乒赛资格)

度过了非常不安的十天,每天开始训练之后感觉好多了。和比赛的压力相比期待好像变得更多了。另外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吃球(球持ち, 球接触球拍的时间)好像变好了。亚洲预选赛的时候,球总是从拍子上弹起来,球也是走直线,挂网失误的情况很多。回国开始练习的时候,击球时会让球走弧线(即拉弧圈),正反手的多拍相持也逐渐稳定了,这方面变好了可能对自己整个的状态都有了好的影响吧。

(器材并没有换)应该说是身体的使用方法、腿的使用方法让自己更能吃球了。与其说是意识上的改变,不如说是训练上来时逐渐变好的原因。自己在训练中也做了各种尝试。看了自己状态好时的比赛录像,比如世乒赛、选考会时的录像,脚的朝向(足尖朝向哪个方向)、站位姿势(左脚在前还是两脚平行)等都试过了。尝试中逐渐回想“啊,这是自己状态好的时候” 这样的感觉,逐渐踏踏实实地变好了。


——除了姿势以外还做了哪些调整?

状态不好的时候感觉自己离台很远,肘部是伸直的状态,感觉不好的时候也会影响整个比赛。比如状态差时进入正手相持,自己总是很快退台,所以正手拉起来的时候会注意自己还原的步伐等一些细微的东西。另外发现的好处是上步时左脚在前而不是平行站位,这样如果下一个球是打到正手位也可以很容易移动并且回球路线比较灵活,如果下一个球是打到自己的中路,稍微调整姿势也可以打回去。自己挥拍的高度和位置也有所注意。比如拧拉的时候手在什么高度比较好,再如准备反手击球时离球再近一些,多创造一些击球空间等等,真的试了很多。

也有一些调整是在比赛中无意识发现的。比如全日锦第六场跟滨田一辉的比赛,滨田向我的反手位进攻的时候,自己身体是朝向正手位的,防守起来姿势就垮了。自己也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于是身体重心稍微放在左脚试了试,结果自然地就能应对打到反手位的球了。半决赛和田中佑汰比赛时,反手相持也就比较好打了。

身体重心、足尖的朝向、双脚间的距离,反手击球时球拍的位置等等,真的试了很多。


——说说全日锦和张本选手的决赛?
(户上隼辅4-2张本智和,11-8/10-12/17-15/11-6/7-11/11-4)

看张本选手双打的时候就觉得他好强,所以说实话并没有能战胜他的信心,只能硬着头皮去打,以卵击石的感觉(当たって砕けろみたい)。一开始真的没有想到能打成这个比分。张本选手的防守能力真的很强,什么球好像都能防回来,自己一直能感到这种压迫感。无论自己怎样变换快慢节奏,张本选手的防守都固若金汤。

我对击球点非常重视。尽可能会在高点击球,有时也会稍微晚一点从后点击球,让自己的技战术不那么单调。

第一局打到中间,自己就感觉“对面好像不是我在国际比赛中见到的张本选手”;第二局自己开局也不错,但是10-8领先的时候对方两个运气球被逆转了。自己真的很想拿下那两分,2-0大比分领先的欲望很强,所以第二局输了的时候,自己脑子一片空白。

第三局是煎熬的一局。自己也是从10-8被追平开始爆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这局没拿下来的话整场比赛输了都不奇怪。就是这样关键的一局,张本选手几次手握局点,对我来说真的是很煎熬、必须要绷住的一局。但是12-13的时候张本选手叫了暂停,回来后我拿回了一分,但接下来马上又丢了一分,自己感觉不妙的时候张本选手出现了失误,我就放手一搏了。张本选手叫暂停的时候,我在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拧,水野老师(明治大学教练水野裕哉)也跟我说你现在得分的办法就只有进攻。于是我上场就先拧上然后进入反手对反手的相持,自己想办法转正手和正手中路的进攻。我感觉这一局拿下了,自己优势就有了。

第五局自己失误有点多,从开局开始就有点随意,可能正是太着急想拿下比赛的原因吧。鉴于自己以前在interhigh比赛(高中)和其他选考会时都有被逆转的经验,第六局自己是抱着绝对要拿下的心情打的,也打出了自己风格的球。


——和水谷隼一样成为了全日锦卫冕冠军,怎么看自己的成绩?

现在都感觉不真实。去年夺冠之后度过了痛苦的一年,今年赢下了之后没感觉到自己“又得冠军了“,会觉得自己在痛苦的道路上又完成了一次挑战吧。今年不想再重复过去一年那样的痛苦了。这次全日锦成为了自己状态好转的契机,也知道了怎样训练和怎样让自己成长。现在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可能不是”欧洲风(训练少)“的吧,水谷选手和其他日本选手比训练量少,但是我是我,张本是张本选手,果然还是一个人一个调整方式吧。这也是我到欧洲之后明白的事。希望明白这些今后自己的发挥能更稳定。


——今年巴黎选考的点数变成了2倍,单打资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上单打,户上选手觉得什么是必要的条件?

从自己现在的立场来说,感觉应该是尽早进入世界排名前二十,然后必须成为日本队需要的选手吧。其实说实话自己不太喜欢“内战王“(只在国内取胜)的想法,为了摆脱这种印象,自己也想尽快提高世界排名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到3月WTT连着有三次大赛(阿曼挑战赛、果阿球星挑战赛、新加坡大满贯赛),首先自己要认真备战。5月有巴黎选考会和德班世乒赛,所以在那之前自己要快点把世界排名提上来,WTT比赛也要加油。

今天也是挑战的一年,自己再一次背上所谓“全日锦冠军”的偶包,现在自己国内选考点数排第三名,世界排名日本男子选手里面排第四名,和全日锦冠军相比我更想让自己达到“日本男子第三、四把手”的位置。因为国内国外的排名都想要再提高,所以全日本冠军这个头衔自己还是想忘记。

户上隼辅:全日锦卫冕冠军的一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