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逻辑学变怔法笔记

2023-07-03 10:51 作者:残玖  | 我要投稿

并不会深入或者可能没能力深入去讨论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既然是笔记,自然也会有拿不准的地方 康德极简版大概是,综合形式在先,一直有的。能看到的都已经被形式中介了,假如没有形式中介的话,比如每一瞬间的时间体验都是断开的,那根本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有效的经验,这明显与现实不符。质料好像是在后天外在被给予的,这个质料非常纯啊,就没有思维综合形式掺在里面,这个形式外应该有一个纯净的质料,但形式下说“形式外应该有一个纯净的质料”这句话本身就是形式综合的产物,对于这件事来说肯定没那么简单,不能说因为外在的东西被给予了,所以实在性就外面来的没有自己任何事。 谢林说黑格尔是纯逻辑上的东西,没有内在不可化约的维度。条件在根据的讨论中大概是这样的,先是展现了根据活动,外在的形式被揭示为:虽然开始是外在的,但最后其实是整个活动的反映,但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展示出来,还是发现一个问题,那岂不是等于是说开始那样的直接性自在的就是活动的内在环节,思维吞并了存在,一遇到一个外在的东西,就说没事以后迟早都玩明白反正都是我的环节。要这么搞就有点赖皮了。黑格尔还在的话可能会回复:先别急,更赖的还在后面 开始讨论下纯有,纯有纯度高到光是用这个词就已经偏离了纯有,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有,没有任何区分的单纯直接性,但你都能对这玩意有所认识,就已经是区分了,但要说对它没任何认识才有这种纯度,那逻辑学干脆也别写了。把握失败了只能给它名字叫纯有,所以存在这样的直接性开始就已经有中介了。但这并不是说仅仅用这个名字就替换掉了真正的存在,就不管后者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而在他看来自知之明程度没那么高的反而可能是对面,因为质疑方虽然强调“不应该用思维吞并存在”,但可能这些人还是会抱有一类幻象,即思维说不定能够以某种暂时咱们不知道的机制达到那个存在本身 但他大致意思是:不用提醒什么外在思维吞并了存在,我反而预先设定自己就外在。但这类预设的意义也不是摆烂---好像由于开始直接失败了,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外部都是直接被给予塞给我的,这反而是思维主观抽象的产物。预先设定自己是外在,不是摆烂,但也不是外在考察,康德告诉我们先考察下自己。那思维如何认识思维自己的本质性,这点比较复杂。整体性的结论给不出,毕竟没看完,就仅仅讨论下本质论,下面是关于反思规定的讨论。 本质论那里,存在那样的直接性成了非本质的映像,本质非本质的对立说明了一件事,活动的规定性是活动产生的又直接脱离于活动,假如并非以外在反思的视角下看,这个直接本身实际上还是被中介了的,进行规定的反思那里,这个直接不是一个现成的规定活动弄出来的,具体咋样可以根据原文或者咱之前写的笔记也粗略说过。总之直接性确实有中介,是被建立起来的,但却是被预先建立起来的。但是这样预先建立的东西在开头就显示在里面了,也就是说整个运动是个自身否定的运动。所以那个脱离于规定活动的规定性实际上是整个活动的自身规定性。 但是这样的自身规定性只有通过反思才可能建立,外在反思到进行规定的反思,外在反思有所预设,但后面揭示出预先设定,但外在反思把握不到自己的预先设定,它把握不到自己把握不到本身。所以外在反思不是开始就能充分的预先设定,

在反思的预先设定能力本身是设定在进行规定的反思中的

也就是说外在反思不是预先知道了一个真相,然后主观压抑自己,然后遭遇到了不知道的外在对立,然后进步到进行规定的反思中把对立扬弃,于是整个运动就成了外在反思没事找事的主观设定,这种想法反而事后诸葛亮。预先设定这个维度并不预先存在,充分设定问题在于这个充分本身只能在建立中介过程中,而不是一开始主体就能够充分设定的,这是中介本身的直接性,这是这个运动矛盾的实在之处,这里可以看到谢林的批判已经有问题了。由于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把这个规定性建立起来,那么那个脱离活动的规定性实际上是反思规定。所以不是外在的观看一个现成不变的本质活动产生它的规定性,而是本质就是整个活动活动化的过程。 在讨论本质活动的本质性时,展示这个活动有什么样的规定,比如活动就其自身来说是同一。但这样的讨论有外在描述的嫌疑。但通过反思建立起来的规定性就是整个本质运动自身规定的方式,所以讨论本质性,不是在描述意义上,而是讨论本质如何通过反思把自身规定为本质性的规定。也就是说开始确实像外在描述,但要通过反思把这种自身规定建立起来,比如这个活动自身来说是同一的,但活动要自反性的把自己把握为同一,必须开始就是从本质非本质的区分开始,等等等等,总之讨论本质如何在它的规定里把握到生成这些规定的活动自身。本质性或反思规定是要自己揭示出来的,所以是这个意义上形式要通过自身认识才能够理解自己的本质性。 而通过这样自身考察的方式发现一件事,根据最后,没想到思维比原来想的还要外,外到自身的活动性就有无可化约无条件的直接性的维度【参考原文,但不理解为啥自身考察能够发现这件事以及为啥有活动内无可化约的维度也没事,仅对于这笔记而言,记住有这俩方面就行。假如有人对仅记住这点都不肯接受,那如何要求此人以后能够接受现代人的无根性以及被抛呢】,那么不可能有前面那种幻象,即“虽然我们距离存在还很远,但说不定有某种方式能够达到存在”,也就是说由于思维自身活动性内在就有个不可化约的直接的维度,这个维度是构成性的,“虽然我们距离存在还很远”,实际上不仅远,还是绝对的距离。但之所以距离能够是绝对的,因为活动自身构成性的就包含一个无法理解的直接维度。所以思维能够把自身作为根据回溯性的显示在开始的预设中 开始预先设定的存在当然属于思维的内容,虽然是预先把自己设定为外在的,但也使得在思维活动能自身考察,思有直接同一失败本身是直接的。但开始就达不到,直接摆烂说答案就是达不到,这种抽象的外部反而是思维的主观设定。而预设设定来说,必须要把环节走一遍才能中介自身的剩余。这点来说是有经验的维度,但并非外在给予意义上的经验,因为被给予本身无法脱离于中介 开始好像绝对直接,并且这个直接总有中介,但绝对也是后面建的,在中介的自反性中把握到中介本身的界限。这样的绝对才能显露出来,此时这个直接性作为界限被把握。唯物主义想要客观性优先,康德又说要有主观中介,如何协调?协调不了本身就是解答,存在就不可能被思维直接拿捏,但是这玩意只能在概念中作为非概念的直接性被理解。这里并没有说概念网络直接就是存在,而是概念构成了对事物实在性的理解本身。思维虽然不能把握存在,但也是可以把握的,存在不是物一样的存在者一样的东西,而像一个结构。存在使得思维把握到自身的不一致,于是开始的那个预设被回溯性理解,存在作为存在建立起自身,同时也说明了中介不是外在中介,反而是存在的自身中介。但还是要避免一种想法,思维完全就是存在自身中介所以不必在意存在了。形式作为形式不是完全了解形式然后对质料全知,而是无法脱离预设这样的形式,你就是有限的,但有限在于概念本身的外在性。

逻辑学变怔法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