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巧妙的“直线”和“曲线”工具》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教材共分十五课,前九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工具箱中各按钮的使用技巧。工具箱中的“直线”和“曲线”按钮,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画图操作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作品创作的重要工具。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直线和曲线工具画图的能力,为今后成功利用计算机画图绘制美观、漂亮的图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直线”工具画图,掌握“直线”工具画图的操作技巧。
2、学会使用“曲线”工具画图,掌握“曲线”工具画图的多种操作技巧。
3、能够利用这两种画图工具,画出雨滴、花瓣、竹叶等图形。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及团结协作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
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够与美术知识相融合,学会欣赏美,感受美。
(三)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的知识要点,及需要掌握内容,特制定本课重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曲线”工具的使用。
难点:“曲线”工具的多种使用技巧。
二、说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本节课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讲练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激励评价”为辅,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以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注意培养学生大胆动手、善于探索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中能够品尝到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教师要把握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和探究。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分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现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1、展示作品,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学生演示,教师讲评。
4、单项练习,注意技巧。
5、创设任务,巩固新知。
6、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过程详述:
(一)展示作品,引入新课。
老师课前准备两幅绘画作品,因为针对的是小学生,所以作品应简捷,色彩要鲜艳。作品内容包含了本节课要讲的主要知识技能,亮丽的图画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会并掌握的学习内容。
利用广播系统播放绘画作品竹子、花瓣、雨滴、柳叶。色彩鲜艳亮丽的图画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老师在这时可点出本课所要学习的绘图工具“直线和曲线”。
引入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绘画作品都是用曲线工具绘制而成的,它们是不是很漂亮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使用。“直线和曲线”工具在绘画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曲线”工具有多种绘画技巧,我们在绘制封闭的圆形时都会用到它。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利用“直线和曲线”工具画出漂亮的图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