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上钢琴师》电影

2023-07-13 14:00 作者:行静  | 我要投稿

简介:

《海上钢琴师》是1998年意大利上映的一部剧情影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的传奇一生,一生从未踏进过陆地,却谱写了自己的传奇,名为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豪华游轮上的孤儿,他有着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中表演钢琴,而他的琴声足以惊艳世界。然而,对于这个世界,他仿佛从未存在过,无国籍,无父母,没有名字,对于生命本身,他却真实的活了几十年,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对于地上的人,他仿佛像海底的白鲸,神秘而又洁净。对于神圣的的大海,他仿佛是对自然最好的馈赠,他的琴声孕育了这片海域。 ——————————————————— 《海上钢琴师》,这是我第二次观看。看完后,我的感想相比于之前,更加理解1900的行为一一没有下船。 初次看本电影是在高二的时候,当时的我非常在意的点:为什么1900不愿下船,是胆怯了吗?为什么不愿意去了解新的世界?若我是男主,我一定会下船的。 然而,如今重温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理解了男主一一面对未知并无法掌控的恐惧感。 在船上,1900幻想地描述了很多陆地上美好的场景,这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他想去陆地生活,但我现在认为他只是单纯地向往而已,并不愿亲自体验。 前段时间,我看到《无中生有》的一句话"

人没办法变成自己向往的样子是因为不能舍弃那向往本身。

"确实,向往很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希望与动力。而我们往往抵达不了向往的终点,一直在向往的过程中,因为人们心中总需要保留一份美好,这份美好往往可以消除当下生活的负面情绪并积极指引人们追求向往。 1900不愿下船也与其自身性格有关。从他的精湛琴艺,整洁的衣着,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完美主义者。我也有些完美主义的倾向,所以我能理解他对钢琴技艺的极致追求,并且希望一切事物都在掌握之中一一船上有限的空间以及周围熟悉的人,可以让1900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即便他与马克斯一起弹琴砸碎玻璃,闯下大祸,他也不会感到畏惧。因此,1900离开弗杰尼亚号,去陆地生活,相当于地球人离开地球,去另一个星球生活。环境造就了人,人也影响着环境,二者不能轻易分离。 人的一生中也会面临许多的未知与挑战。在面临未知的事物时,我们往往会有两个选择——面对或逃避。这两个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一旦我们做出选择便应坚持到底。因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选择之后的结果,或好或坏,但是不悔。所以我很佩服1900一直坚定他的选择,直至他与弗杰尼亚号共同被毁灭。 电影中,一些其他的场景,我认为很不错。 例如,1900与自称"爵士乐发明者"的杰利进行斗琴一一很形象地反映出在名利过度熏陶下,大多数人的丑陋嘴脸。 1900与女孩的邂逅,能够让人产生对暗恋的美好向往与喜欢而不得的遗憾。后期,1900与陌生人打电话,这一细节描写,体现出他在船上的孤独感以及脑海里构想出许多陆地生活的画面,细腻地反映出

1900理性外表之下的是浮想联翩的思绪

。 下面这段他人的影评,文笔太好,以至保留下来:"我喜欢他这个人,喜欢他如此的温柔,喜欢他在人群中的平凡,又喜欢他表现出来的不平凡,喜欢他的人像他演奏的音乐一样,无声无息,却又直抵灵魂,无论你的心田有过多少的创伤,他的音乐都会像流水一般,抚慰你的心河。我喜欢他常年混迹于上流社会的绅士与优雅,又喜欢他本就生活在底层人群的粗俗与随性,看到他心里就会很平静,如此干净,一尘不染的人,他的美好是接触了才会理解的。连他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情都像他的音乐一样,纯净而又瑰丽,最终杳无踪迹,就像湖中泛起的涟漪,一圈一圈的扩散,最终恢复平静,他的爱慕并不狂热,也不惊心动魄,只是一段注视,一小段谈话,但仿佛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去爱了一场,尽管结局如此,明明云淡风轻,偏偏余韵惨烈神伤,那种不动声色的的难过直击内心最痛的地方,作为一个旁观者,

内心为之一颤

。"

载于 2022.04

《海上钢琴师》电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