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原生家庭的源头,认清婚姻的本质,避免孩子心病疾病的产生
大部分的心理疾病与原生家庭有关,原⽣家庭⽆非是⼏种模式,要么就是⾮常粗暴暴躁的父亲,⼏乎完全缺位,母亲软弱⽆原则。要么反过来,⺟亲极端强势霸道,⽗亲唯唯诺诺。这是比较极端的两种情况。当然并不是所有从这种家庭出来的人都有问题,只要他会自我调节。
我们⽆法选择原生家庭,你出生在什么家庭这是注定的,但是对待这个原生家庭的态度,是完全你⾃由选择的。不要抱怨原⽣家庭,也没什么抱怨的,你在这个家庭,你就是这样的业力果报,你只能有这样的⽗母,但是如何善待⾃己,善待家庭,取得⼀种比较和谐的平衡,那完全都在你⾃己。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论调,把所有的不幸都粗暴归因于原生家庭。这个当然有影响,但是你能改变得了吗?改变不了,那就改变你⾃己嘛!所以了解人性最⼤的⼀个好处,就是放弃世界上最愚蠢的想法——想改变别人。如果一个人不想改变,没人能令他们改变。不要去说服别人,你⾃己先做到了,只要你做得对,他只要不是傻子,他⾃然会学的。
⼈类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哪怕再紧密再狭窄的空间,n多个⼈活在一起,他⾃然都会找到平衡,监狱的人都是如此,何况家庭?⾮原则性的问题,不是⼤是⼤非的问题,完全可以一笑了之。有的人就喜欢在家⾥讲道理,你要真想讲道理,你当初就不要结婚,都结婚在一起了,你还想讲道理,你就不适合结婚。
婚姻就是在⼀起凑合过⽇子,哪有什么道理可讲?它本来就是不讲理的,你在一个不讲理的事情上讲道理,那真是精神病。有句话说得⾮常好,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每个人要损失⾃己一半的个性来迁就对方,凑成这一个1。你就想这个1,⼀点儿都不想损失,那你结婚要慎重,有可能就是因为挤牙膏是从上头挤还是从下头挤这点小事⼉,都可能打得头破血流……这一点儿都不是开玩笑。
⽔⾄清则⽆鱼,所谓的家庭,就是天南海北、不同底色、不同个性、不同习惯的⼈绑在一起,最后炖成一锅大杂烩,你非要分得清清楚楚、经纬分明,那你根本不该趟这个浑水!⽽且这都是由多个人互相妥协、委屈,甚⾄扭曲形成的一个共性最大的平衡,得到⼀个利益的最⼤化,总有⼀方要稍微更加委屈⼀点,这才能达成一个平衡。
⼏乎所有的家庭,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再完美和谐的,其实都是这样,⽆⼀例外。它实际上就是两个震动频率完全不同的东⻄绑在⼀起,最后慢慢地互相妥协,互相趋近,达成⼀个中间的,都觉得⽐较认可的频率才能共同运行,这是所有婚姻的实质。
如果你就想保持⾃己的频率,绝对不妥协,除⾮对⽅恰恰是⼀个依附性⾮常强的,能够完全跟随你的频率,你不用做出任何牺牲和损失,否则的话,⽆一例外都是要妥协让步的,都是要改变的。如果对方跟你的频率完全⼀致,跟你的想法、⾏动、步调完全和谐,它只有⼀个可能,他就是你自⼰,你跟你⾃⼰结婚!有的⼈⾃⼰跟⾃⼰都和谐不了呢,⾃⼰都是分裂纠结的呢。所以赵本山的⼩品其实说的是⼤白话,但是是⾦玉良⾔言:还能怎么着?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因为太多心理问题都跟原生家庭有关。如果婚姻的源头没有处理好,那⽣下来的孩⼦受到这个环境的熏染,不变态他⼏乎都是不可能。如果还是很不幸,这个孩子还不会自我调节,那基本上这个问题会伴随他终身,童年阴影一辈⼦都摆脱不掉。所以有一句话,真是金玉良言:婚姻绝对不是图对方有多么好,而是恰恰相反,是看你能忍受对⽅多么烂。你真的能忍受,你再考虑结婚,再考虑要孩子。千万不要抱有幻想,结婚之后,一起过日子了之后,甚至有了孩子之后,他会洗⼼心⾰面,会慢慢好转,这基本是痴⼼妄想。狗改不了吃屎,变本加厉才是最普遍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