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工厂中文备忘录(6)物流网络与插件

大家好,我是小米~本期和大家讲讲异星工厂里面两个比较有特色的系统。
第一个就是物流网络。机器人是异星工厂的一大魅力所在,当你看到别人的视频里,工程师发布一个命令时,一大群机器人从背包里蜂拥而出,瞬间完成的场面,有没有很心动呢。
物流网络就是由机器人、机器人质量平台和5种颜色的物流箱子组成的系统。
同样的,物流网络也是后期建设大工厂所必不可少的一大助力,否则全靠玩家一个人一点点的摆机器,真的秃了工厂都没建好。
这个时候就需要强大的物流网络来帮助我们了。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物流机器人科技解锁红黄两色物流箱、机器人指令平台和物流机器人(科技线可通过在游戏内按快捷键T,打开科技树,在左侧小方框内搜索特定科技),我们就拥有了建设物流网络的最基本元件了。机器人必须要依靠机器人指令平台来运行,你可以理解为电动车的充电桩,机器人飞不了多远就要跑回最近的充电桩充电,如果飞出了指令平台的范围之外,机器人会以极慢的速度缓缓飞回。所以,在建设物流网络的时候,指令平台一定要多建设,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效率。
当你建设机器人指令平台时会发现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区域,黄色区域大小为50×50格,在这个区域内物流机器人可以通过与物流网络连接,实现对各种物流箱之间物品的运输;绿色区域大小为110×110格,在这个区域内建造机器人可以执行维修,建造,拆除等命令。两个机器人指令平台只有在黄色区域重合时才会被连接在一起,这时你能看到在两个指令平台之间有黄色的虚线连接。

除了在基地内运行的物流网络之外,玩家也可以通过在模块装甲内放置机器人指令模块,来构建以玩家为中心的物流网络(最多每个机器人模块可以携带机器人上限25个)。此时,可以通过在背包中放置一定数量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帮助我们来完成操作,极大的加快游戏进程。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具体看看不同的机器人和物流箱之间的区别和用途吧:

上图不难看出,玩家身上最长携带的是建设机器人,可以完成建造、拆除、维修等命令。而物流机器人会被大量用在基地当中,负责各种物品在各色箱子中的运输。
虽然不同箱子的概念写出来了,但是有的小伙伴可能还是不能非常好的理解他们的区别,具体也可以在小米的视频中看到应用方式(P18)


我再来用我的理解方式为大家举一些具体的实例:
比如在机器人为运输手段的工厂中,我们通常用蓝箱供给原材料,红箱收集最后的加工成品。为什么呢?因为蓝箱有仅次于玩家的收货优先级,怎么理解呢?比如玩家在自己背包栏里面的供应清单中选择要100个电线杆,再在地上放一个蓝箱,也选择100个电线杆。此时如果物流网络中有且只有100个电线杆,物流机器人会把全部的电线杆优先给玩家,蓝箱得不到。如果有200个,则玩家和蓝箱都可以拿到。所以,通常工厂的原材料请求,都是用蓝箱,这样物流机器人才会优先提供原材料,不影响工厂的生产速度。
同理,收集最终的加工成品我们通常用红箱,是由于红箱有最低的供货优先级,最能存得住东西。仍然以上面的那个例子来说明,当我们请求100个电线杆时,假设物流网络中,黄箱里面有50个,绿箱里面有100个,红箱里面有1000个。物流机器人在送货的时候,会最优先拿走黄箱中的50个,再拿绿箱50个,红箱不会动。这样的话,方便我们对工厂的产品进行集中管理,而不是被机器人分散到世界各地。
再比如,我们在生产机械爪的时候会发现,高等级的机械爪(绿色)是由低等级的机械爪(蓝色)为原料来制造的。但是我们在平常使用的时候,不会全都用绿爪,反而是蓝爪很常用。那么我们如果要自动化生产要怎么设置呢?当然你可以用普通的箱子,通过限制格子数量来限制生产数量,弊端就是生产出的机械爪不在物流网络之中,机器人不能随时给你补给。
这时,我们依然可以用蓝箱供给基础原材料,如齿轮,但是用绿箱作为中转。比如用蓝爪生产绿爪时,在两个组装机中间放置一个绿箱,蓝爪生产出来,放在绿箱中,再去生产绿爪。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通过把拿取成品的机械爪连接到物流网络,设置为当蓝爪少于N的时候再生产,避免生产过多。同时,可以通过绿箱的物流请求功能,在绿箱中设置请求一定数量的蓝爪,让物流机器人把世界各地散落的机械爪也收集回来,避免物流网络中积存大量的蓝爪。
文字描述可能不是很形象,感兴趣的小伙伴还是建议去看视频哦!
说完物流网络再说说插件这个系统
如果你只是为了发射火箭通关游戏,做最简单的一级插件就完全足够了。但是如果你想做千瓶工厂,插件和插件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插件塔的时候要注意利益最大化:

其实你只要知道插件塔的利益最大化摆法就可以了,正如上图所写,如果针对的是大小为2×2到4×4的建筑,比如研究中心,比如组装机,比如化工厂,单一的建筑物,最多可以被12个插件塔增幅。但是这种情况下你不能使用传送带来运输原料了,只能用机器人才行,否则空间不够。那么对于5×5的炼油厂,最多可以有16个插件塔来同时增幅,火箭发射井可以有20个插件塔。但是这都只是理论数字,实际上,没有人会这么奢侈的把这么多插件塔只用来增幅一个建筑(火箭发射井除外)。因为占地面积太大了,插件塔很贵,插件加成后耗电量也太高了。
所以更常见的是后面的两种情况,也就是说把3×3大小的建筑,比如组装机,挖矿机,摆成横向或者竖向的一排,这个时候,同时能吃到的最大增幅数量为8个插件塔。如果是5×5的炼油厂,那就是10个。这样会方便我们做规划。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插件,下图的表格可以帮助你抉择一下:

至于最后这张图,小米本人是借鉴了英文版的cheat sheet的内容,我觉得纠结于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单位是什么意义不大。这张图更大的意义是告诉你,不是无脑的上4产能或者12塔就是最好的选择,12塔虽然速度最快,但是消耗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反而有的时候,用1速度3产能会更好。至于什么是8×8塔,就是很多个3×3建筑摆在一起之后,插件塔自然就会摆成8×8的样子了。多多尝试就会更容易理解啦!好哒,就解释到这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关注小米,给个三联呀!
感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