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满周家山
这几天的周家山村香气四溢,那是因为到了香茅草夏末收割的季节。经过三年的实践,今年的香茅草种植工作终于走入正轨。春天移苗、补苗,经过简单的管理,夏末收割一次,秋末再收割一次。这是在充分了解婺源气候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栽种收割计划,也就是说,完全适合婺源的香茅草种植方案终于成熟了香茅草性喜温暖、多湿的全日照环境与排水良好的沙土地生长,我国的海南、两广及云南有比较长的种植历史,是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南亚国家的汤中圣品,还可作为腌菜的调料和做咖喱果子露、甜酒的配香。香茅草含挥发油,也是诱人香味的来源。作为中药,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其味辛、性温,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而且驱虫的效果显著,是做传统合香的重要原料三年前,因为一山、一村、一人,我找到了这里。周家山村坐落在婺源高湖山的山腰,离县城四十多公里,汪书记是村里的最高领导,老百姓都听他的,那是因为他心里装着他们、装着村里的一切。全村五十多户人家,住着五十多位“老人”,做着有限的工作。是汪书记对二三十年后村子前景的担忧情绪触动了我,才决定留下来做点事情——租地、种香茅,教村民做香、做香皂,如果能吸引一些“年轻人”回来,那就再好不过了,扶贫还是小事,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才是汪书记最想看到的我是学工的,哪里会种地啊!乡亲们也没接触过香药种植,大家要摸着石头过河了。第一年试种了十几种,只有香茅草、迷迭香、百里香有点收获。到第二年,就只剩香茅草了。那时候才知道,江西北部没有种香茅草的先例,是乡亲们自己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种植、管理、采收的经验,才有了今年收获满满的局面有了香料就可以做香了,我最钟情于手搓香,它是源自于广东的非遗项目,是中国合香比较好的表现形式,但已逐渐式微。若能在周家山得以传承,即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是我特别想达成的愿望。开始大家觉得难,不敢上手,但当我们把技术送到家门口,又有个别人很快做出合格的香时,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场面超出我的想象。为了不影响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又重新规划产品品种,让所有愿意参与的人都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转了很多年才发现婺源,它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俱佳,有茶乡、书乡之誉,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而我总觉得它具备“最美香村”的潜质,周家山作为一个点,若能推广开去,梦想也许就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