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覆潮之下(下)

2022-12-24 22:07 作者:成都七中科学技术协会  | 我要投稿


 

覆潮之下

Dr.Aqua

(本文为科协“奇点杯”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同步推送至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各班电子班牌)

上文链接:覆潮之下(上)



笃笃的敲门声将你唤醒。你迅速理了理军装,然后回道“请进”。


门外的是一个年轻的战士。你记得他好像姓杨,“报告司令,这是今天上面下发的文件,加密等级四级,通信处刚刚解密出来。”“辛苦了,放在那边吧。对对,左边那摞上。”


战士带上门走后,你往后一靠,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最近几周的战事越发吃紧了,日本沉没后中国与俄罗斯的防线压力大增,尤其是中国,沿海突然暴露在威胁之下。崇明岛已经沉了,江浙一带的部队坚持请求超基准三倍的消耗物资增援与超基准一倍的人力增援……叹气无法带给你力量,于是你掏出那块怀表来,轻轻摩挲着外壳的花纹与凹凸。表很古老,是你的妻子给你的银婚礼物,里面卡了一张她和孩子们的合影。你把照片抽出来,翻到背面,娟秀的笔迹写着“给岁月以文明”。当年她笑着说,自己一介文弱女子也无法陪你征战在外,就从自己最喜欢的科幻小说里抄了一句,希望你们这些人能早点立地成佛,她好跟你好好过日子。算算日子又是七年了,不知道她和孩子们现在在后方怎么样……黎君啊,你想,我们现在正是在保卫我们的文明呢。


你站起身,把小战士刚才带来的文件拿到灯光下细看。文件里语焉不详地提及了一个逃生计划,画了个大饼,然后要求你们东部战区多撑几个月。你忍住把它喂到碎纸机里的冲动,翻到后面细看下达的指令。大洪水哪是想挡就挡得住的,你想,撤离到一二级阶梯恐怕也就是一两个月后的事。不知道第三级阶梯能撑多久……就是可惜了华北的钢铁。你细细地看完了指令,开始规划调动与计划,并不抱什么希望地翻到后面时常空白的技术支持页。


满满当当的两页纸。


…………


下了飞机,望出去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艘奇形怪状的巨舰。为了支撑自身巨大的质量,整个建造成了巨大的龟壳模样,底部尖锐的菱形反重力引擎被厚重的源石外壳与斥力场包裹在内,源石粉尘间的摩擦令整个下部带上了火烧云般的色彩。


这就是我们六个月坚守换来的成果,你想,既然是大洪水,那么我们当然应该有一艘方舟。下了舷梯,一位头发苍白的老翁向你走来,“司令,”他敬了个有些生硬但十分标准的军礼,“我是‘海桴’计划的负责人。多亏了你们的抵抗,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建成这艘……希望。这边请。”你看着眼前愈发庞大的舰体,心头的疑问终于冒出口来:“我们什么时候有的这样的技术?”“不是我们的,是先民的,”那老翁转头看着你,“大概是一年前了吧,国家当时在挖掘地表浅层最后一点稀土,在挖到5km时发现了大量的人造物,它们被证实是稀土的来源。”“那些就是……”“对,就是外界传说的上一次大洪水时的东西。还得多亏人家语言学家,不然技术解析起来不可能这么快……我们说的源石,据发掘出的文献猜测是上上次大洪水时先民想出来遏制海嗣的自繁衍体……不过现在看来也没起到特别大的用处。反重力技术是跟上一代文明学的,斥力场的实用化也是他们教的,包括托卡马克约束磁场的构型优化……”


…………


今天就是方舟的启航日了。


你和妻子团聚在这艘希望上,三个孩子除去牺牲的一个,剩下两个都在船上忙碌。和妻子挤在预检完成等待登舰的人群里,四周的人们与你们一样兴奋而如释重负,你看见工人、农民、学生……每个人都在笑着叫着。


…………


“引擎启动倒计时一分钟,请抓紧身边的固定物,保证身体重心落在支撑面上。老弱病残孕的人士请就座于指定缓冲座位。请摘下身上尖锐的饰物,包括眼镜。请脱下高跟鞋或其他任何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的物品,并妥善固定。引擎启动倒计时三十秒,请抓紧……”


“黎,紧张么?”“这不是有你在嘛,孩子们也在船上,就算出了事也是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在一块儿。”这么说着,妻子还是把左手伸过来,与你的右手五指相扣。“瞎说什么呢,放心好了。”


“倒计时十,九,八,七……”


振动从脚下传来。


“五,四,三……”


振动从舱室的四壁传来。


“二,一,引擎启动。”


振动从头顶传来。


振动消失。


跟着奔跑的人群来到舰体的顶部甲板,甲板的中部及其以下的一大块已经升上了百米的高空,底部的蓝色光焰刺痛了你的双眼。你们回过头去,夕阳下,地平线上漫过漆黑的潮水。


“现播报联合政府声明:最后的公民们,十分抱歉,我们的技术力量不足以完成我们的计划。但是只要火种存在,地球文明仍将延续。现在升空的是携带有全部生物全套基因库和配套繁育设备并储存有人类文明影像资料的自循环基地。它的目标是三十九万公里外的月球。虽然我们不能带着全人类离开,但是我们可以带着全人类留下,以及坚守。这艘方舟的源石外壳与斥力场是完好的,目前估计,可供全体舰载人员在洪水中存活二百七十四天。此日期是我们估计海嗣还能在地球上发展的最长时间,在此之前,海嗣在自身资源消耗的重压下快速灭亡。因此,我们仍有一线希望。现在请各位回到对应舱室,任务的分配将于晚八点开始。外甲板即将封闭,斥力场即将开启,请各位遵循引导有序回舱,联合政府全体与你们同在。”



他从梦中醒来,眼前是伊莎灿烂的笑颜。他掀开舱盖坐起身来,做了几个深呼吸,正欲开口说话,突然意识到自己气道里还都是凝胶。他冲到洗手间吐出它们,回转身给了伊莎一个大大的笑容与拥抱。“不错。真的很棒。在纪实这方面做得很好,叙述也很不错,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应该也等不及了吧,今天晚上就可以让它们试试。”


“是吧,我早说了挺不错的。那,我去洗澡去了?”“去吧去吧,毛巾我一早就拿进来了,水温也是今天刚调的。”


帮孩子们掖好被子以后,他登上顶层的天文台,打算开始今天的观星,这是他从大洪水后就养成的习惯。他调整了望远镜的朝向,对准月亮的方向。


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满怀忧伤的感光器官透过层层镜片,穿过并不存在的大气层,望向远处臆想出的新月模样下的蓝色星球。


浴室里,伊莎唱着大洪水前的歌,切去自己新长的触手,洗去衣物上的黏液



写在后面

这篇借鉴了其他艺术作品的一些构想,比如海嗣与源石。最初只是想要讲述一个末世抗争的故事,构思中逐渐有了尝试多视角叙述的想法。在查相关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亚特兰蒂斯传说也是因大洪水而覆灭的,想了想也加进去了……细读过大刘的作品的同学们应该还能看出点别的东西。


最终的版本想探讨的是如果个体被取代而人格记忆延续,个人心理与身份认同的问题,加上故国沦丧,迁居他乡之悲哀与无可奈何。当然,就像帮忙提出意见的同学们所说,单纯想探讨这个问题显然有更合适的叙述方式。这算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思考,最好有一点点感触。


情节梳理:文章的主人公在大洪水期间被海嗣吞食,吞食他的海嗣继承了他的人格与记忆。在地球表层资源消耗殆尽之后,海嗣向太空进发,来到最近的月球发展。吞食他的海嗣“记得”自己是谁,但他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被吞食了,现在是一只海嗣。他就这样痛苦地与“老婆孩子”生活在月亮上,假装自己是大洪水后幸存的人类。文中的三个片段借主人公的梦或回忆讲述大洪水之梗概。



覆潮之下(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