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小故事:国内国外产品/服务供应链的要求差异?
2023-08-11 08:46 作者:christeana | 我要投稿
早上打车去火车站的时候,和司机师傅聊天,司机师傅提到,之前做货运司机时接的单中,发现国外的产品服务标准/要求比国内高很多。
国内的海鲜,工人直接在上面踩着搬来搬去——运送到日本的海鲜,三个人运一个箱子,戴着白手套,穿着防尘服,鱼还有箱子都会各种擦拭除尘。原因是客户要求高,有一点灰尘或是头发丝就整柜都退回来。
还有一个案例,是其曾在安徽滁州接的有一批给肯德基等提供肉鸡产品的货,工厂要求货运司机在装车前车内前后都要消毒,到达后会仔细检查车厢有没有异味和灰尘,同时还要求车厢提前降到指定温度。而运货时,两个司机,只能有一个司机进入且司机必须要穿着防尘服、胶鞋,进入到地面为24小时循环水流防尘的指定地点搬运。而相比之下,其曾接到的国内有些地方的同类产品就没有这些要求,“想怎么搬就怎么搬”。
听完后,觉得这些案例很有价值,很想写下来,但是发现敲字很耗时间且需要一定的工具和环境,由此想到了马斯克曾说到的“意念交流”。畅想未来,用脑电波来进行信息记录和传递,肯定是可以实现的,且目前脑电波信息解读的相关技术不断深入,胜利的曙光已可以预见,而科幻故事中的能够听到别人脑中想法的场景,不久的将来,终将实现(只是,对应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也会发展起来?)
而如果我们的各行各业,能像这位司机师傅提到的一些规范和要求来提升,那么,一方面,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会让更多的国内民众感受良好并买单,另一方面,我们所拥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也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