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Y×FAMILY」ED解析
来源:笔者原创
制作:TSDM星文社
笔者:黄昏

Comment:这次间谍过家家的ED真的相当好看,温馨治愈欢乐,感觉能用所有美好的词汇来形容这一分半的时光。要说我对它最大的感受,那就是画面与节奏的配合非常默契,通俗点叫做踩点,镜头的切换和一些画面效果也有Vlog的感觉。各种恶作剧跟涂鸦穿插在整个ED中,不如改名叫做「阿尼亚的奇妙冒险」233。由于这个ED太多隐藏的涂鸦信息,有些画得实在不知道是啥的,就不细说了。




开头画面配合着音乐,每一声都会切换一次画面,分别是阿尼亚的正面,侧面,背后。我们可以看到,阿尼亚发动了超能力,只不过星星特效变成了涂鸦一样。背后的那张图里可以看出是孤儿院破烂的大门。

然后阿尼亚平移到了一个颇具古典气息的房间,后面的墙上挂着各种东西,但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那个猫头鹰的雕刻(还是标本?),隐喻了黄昏的重要任务代号:〈梟〉(Strix)。枭:对于枭形目成员的通称,它们是夜间活跃的肉食性鸟类,通俗讲叫猫头鹰。伴随着鼓点出现和消失的,是一件件名贵的家具椅子,算是新颖的踩点了233。

随后,阿尼亚来到了两幅巨大的画作面前,画面上是约尔跟黄昏,只不过是没有脸的,有点像CloverWorks的「影宅」。通过服装和寓意我们知道这是两人表面上的身份。之后两个线条飞过来,在约尔跟黄昏的脸上画了涂鸦,约尔被画成一个尖牙利齿的魔女(好惨),黄昏则被画成一个大眼睛的特工(彭德曼)。突然,两幅画同时滑了出来。


注意,当里面的画开始滑落的时候,阿尼亚这里有表示惊讶反应的涂鸦。代表着两人的身份在阿尼亚面前水落石出,眼珠子都还转向阿尼亚这边233。




这里我们重点讲讲这个画作滑落出来的梗,源于2018年10月15日,在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夜拍专场上,最后一件亮相的作品《女孩与气球》(Girl with Balloon)的拍卖期间,此作悬挂在伦敦苏富比拍卖厅的墙上,其以104万英镑成交后数秒,突然被画框内暗藏的碎纸机切割成一条条的纸片,并响起了警报声,一时震惊各位观众。事后,作者本人班克西(Banksy)承认这是由自己策划的,他表示自己在数年前就已将碎纸机安装在画框内,在拍卖时远程遥控碎纸机制造了这一场面。而且本人还表示其实出现了失误,当时的碎纸机出现了故障,画只被切割了一半就停下了。事故发生后,作品被重新命名为《爱在垃圾桶》(Love is in the Bin),于2021年10月14日以连佣成交价1853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6亿元)的天价成交。事故前后价格相差18倍之多!(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视频:那幅在拍卖会上被碎纸机碎掉的画 现在居然价格翻倍?


随后画框碰撞在一起,散落变成了一部电梯,这里楼层指示盘跟约尔到皇家酒店暗杀卖国贼时,坐的那部电梯是一样。并且还有一个细节,因为约尔当时坐的是通往上层的电梯,所以指针是顺时针旋转;而阿尼亚明显有往下坠的感觉,所以是往下的电梯,指针也是逆时针旋转的。


这里的三个表情太可爱了吧。


阿尼亚掉到一个有很多大荧幕的监控室一样的地方。这里是西国情报局对东课〈WISE〉的总部,不过此时荧幕正放着SPY WARS就离谱233。这里还有用涂鸦画的三个道具,第一个是第一集中阿尼亚捣鼓的秘密通信装置,第二个是第二集中出现的名场面信物——手雷拉环,第三个是阿尼亚想要的不会出声的手枪(装了消音器的手枪)。荧幕画面中变成了汽车追逐战,然后主角的车冲下高架桥,莫名有点像开头外务大臣的车的桥段。但是车并没有坠毁,反而穿过屏幕到了阿尼亚所在的地方,这可把阿尼亚吓出表情包了233。




这里再重点讲讲出现的车,看过007的应该都知道,阿斯顿·马丁DB5是邦德的座驾,首次出现在007系列电影《金手指》中,阿斯顿·马丁DB5的防弹、烟雾和机枪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也有部《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就有这经典的一幕。这个防弹玻璃少说能挡几十发子弹,还有两把加特林机枪藏在车灯里面,那个威力不是一般的大,排气管还能释放烟雾用于逃跑。因此阿斯顿·马丁DB5可以说是007系列的代名词。


接着出现的便是一个个方块格子,这种格子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创造的,三原色红黄蓝和方格子,与其独特的水平线与垂直线,看似简单实则难以复制。我们来讲讲六个格子中出现的人是谁。左下角的雕像是伊甸学园初代校长;上面是梅铎·史旺,前任伊甸学园校长的独生子,靠关系走后门得以入职,在面试中百般刁难福杰一家,被优雅老师一拳打倒在地;右边的红色格子是阿尼亚的闺蜜,贝姬·布莱克贝尔,军事企业巨头的千金大小姐;再右边的黄色格子是达米安的两个无名跟班,一瘦一胖是老经典的混混搭配了;最大的蓝色格子就是我们的优雅老师,亨利·韩德森,不用多介绍,优雅至极;下面的绿色格子是华特·伊凡斯,非常温和善良的老师,主教科目为国文。


达米安二少爷居然占了一个超大格,制作组很懂嘛,还提前偷跑了阿尼亚的呵.jpg名场面,厨力大放出!这是可以说的吗233。然后出现的是弗兰基这个欠揍的表情,以及左下阿尼亚绿色的大眼睛。

刚开始出现小舅子尤里·布莱尔的时候,穿的非常普通的衬衫加西裤,乍一看像是外务省的公务员。等转过身来,却已经换上了另一身装扮。没错,这就是国家保安局(SSS)的制服,尤里担任里面的少尉。这阴冷的美男子长得跟姐姐一个样233。



这里也有个彩蛋,阿尼亚坐在这个特别的沙发上的场景,其实是漫画第二卷的封面图。至于这个沙发的名字叫做棉花糖沙发(Marshmallow sofa),于1956年由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推出的沙发,是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和欧文·哈珀(Irving Harper)设计的一款外观惊人的沙发。其设计新颖奇特,用 18 个圆形的舒适软垫组成座椅和靠背,看起来就好像漂浮在磨砂钢管框架上一般。

墙上这个造型独特的挂钟是1948年生产的「BallClock」,同为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的作品,是早期波普风格家具的代表作,现由瑞士品牌维特拉(Vitra)重新生产。这些小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原子核一样,充满活力的色彩与造型,令整个空间看起来舒适不少。


阿尼亚走在填字游戏的格子上面,是第一集出现的,阿尼亚为了向黄昏展现“智力”所使用的报纸。制作组用了德罗斯特效应,递归的视觉形式给观众一种无限循环的错觉,盗梦空间既视感。最后回归于阿尼亚的眼睛里。

虽然发动了超能力得以探知路人的内心想法,但阿尼亚自己的内心却是无比空虚的。画面一转变成彩色,后面有校车开走,表明这是放学的途中。

接着遇到了父亲,同时音乐到了“手を繋ぎ帰ろうか”(让我们手牵手一起回家吧),搭配上画面这种温馨感爆棚!随后母亲也出现了,三人由原来的慢走变成逐渐加快到奔跑,欢乐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象征着爱与和平的鸽子飞向天空。黄昏到夜晚的过渡,刚好符合了父亲与母亲的名字(约尔:ヨル,同よる)。


进入家门以后,一家人卸下生活的伪装,开始欢乐地跳舞,类似disco舞厅的灯光照出来多彩的颜色,只有阿尼亚始终是彩色,而父母只有被光线照到后才变成彩色。之后三人一起共进晚餐,在父母的守护下,阿尼亚缓缓升起,直到那一望无际的漫天繁星中......最后给了个阿尼亚幸福进入梦乡的镜头,暗示这一切都是阿尼亚的梦境。


最后讲个细节,夜空中有个涂鸦,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阿尼亚的奇美拉玩具,确实如黄昏所说,像只猪233。接着是隐藏极深的彩蛋,你以为旁边的月亮只是不起眼的装饰吗,人家可是原作者远藤达哉啊!看看人家的头像,再看看这个,只在细节上变动了一些。原来是一个说了谎话似的嘘嘴表情(汗颜),现在是安详地闭上眼睛,露出微笑的表情(有眼睫毛233)。注意看阿尼亚睡颜的那张图(有灯光),左下在灯光的映照下浮现了黄昏的影子。


おやすみなさい!
スヤ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