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_迷娘曲(Mignons Gesang, op.75-1)

迷娘曲(“你可知道那地方”)
Kennst du das Land [1]
自歌德长篇小说
aus Goethes Roman:
《威廉·迈斯特,漫游时代》
»Wilhelm Meister, Wanderjahre«
路特维希·凡·贝多芬曲
Vertonung: Ludwig van Beethoven
作品第75号第1首,1809年作
op.75, Nn.1,1809
严宝瑜译
歌德(1749-1832)

德国著名诗人、作家歌德的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晚年之后歌德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整个人类发展的思索方面,他的创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他把德国民族主义文学提高到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产生了深远影响。歌德不仅属于德国, 也属于世界。
他在诗歌、戏剧、小说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巨大的成就,诗体悲剧《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迷娘曲》简介
(综合百度百科、豆瓣网中相关内容,
以及我国高中《迷娘曲》课件)


歌德的这首《迷娘曲》作于1783年,后收入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第一部第三卷,作为迷娘歌唱的插曲,是迷娘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被称为是“德国抒情诗中的明珠”。
这是一首被贝多芬、 舒伯特、 舒曼、 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流传甚广。
这是一部用了五十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中的一首诗歌。
这是一首被海涅称为 "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
这是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也是世界上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的诗歌。
迷娘是意大利美丽少女,她在马戏团里是一个走钢丝的演员, 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特赎买, 收留在身边, 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她性格内向、 身体瘦弱, 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私生子, 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 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 后来被威廉·麦斯特收留。 迷娘自从遇到麦斯特, 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 并且强烈地爱上了麦斯特。 可是由于疾病, 她不久就去世了。 她 一直怀念自己的故土意大利。 《迷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在这首《迷娘歌》中,歌德通过迷娘对意大利祖国和家乡的强烈思念与热情赞美,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于意大利的向往之情,从而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全诗共三节:
第一小节写祖国之恋。诗人以一幅幅色彩班澜的水彩画,把个花果灿灿、美如乐园的意大利活脱脱地勾画在读者面前:蓝天之下,和风习习;柠檬花盛开于原野;果园里绿树荫荫、硕果金黄;象征爱情的长春默默含羞,而阿波罗神树的月桂则威然屹立、气宇轩昂……好一个光明自由、仪态万方的意大利!这幸福的乐园,难道值不得我们思念、向往?
第二小节写故乡之情。 “那圆柱高耸的大厦”,乃指迷娘幼年时居住过的一座乡间别墅(也有一说是指教堂。但笔者认为指别墅的说法更符合原诗意)。那辉煌的厅堂、明净的房屋,还有那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迷娘虽已久违,然而至今却历历在目,其对故乡的一往深情跃然纸上。石像对迷娘的脉脉询问,更是神来之笔,将故乡与迷娘之间的感情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更加烘托出了迷娘急于回到祖国和家乡的迫切心情。
第三小节描写意大利宛若仙乡的亚平宁山:云气弥漫的山路(Wolke-nsteg),蛟龙出没的幽穴、迷雾中跚跚而行的骡马,悬崖前倾泻奔腾的飞瀑……真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既幽深而又高远,既明朗而又神秘,其幽美可爱,难言于表。读到此时,我也要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那方啊, 就是那方/……趱程吧……让我们同往!”这就是迷娘心目中没有痛苦、贫穷和欺凌的意大利,也是诗人心目中借以追求光明、 自由和幸福的理想王国。
在表现方法上,这首迷娘歌以对话的形式,通过迷娘向威廉叙说的亲热口吻来描写和赞美祖国,显得真实而自然。诗的各小节开头都采用了设问的手法,从而增添了迷娘对祖国的那种骄傲和迷恋,迷娘对威廉用了情人、恩人、父亲三重称呼,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这一方面烘托出了意大利令人倾倒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刻画出了迷娘与威廉之间的那种亲密,此外,诗的每小节都采用了相同的结构形式,节尾三行除个别字改动外均重复出现,这不但有利于谱曲演唱,使节奏强烈,和谐动听,而且突出了主题,强调了迷娘对祖国怀念的热烈与急切之情。
后来,法国作曲家托玛根据歌德的小说所作的歌剧《迷娘》,其中的主题曲《迷娘咏叹调》,旋律缠绵,诗情浓郁,成为了一支世界名曲。
歌德诗译文(德中对照)
Kennst du das Land,
那里柠檬花盛开,
wo die Zitronen blühn,
你可知道那地方?
Im dunkeln Laub die Goldorangen glühn,
浓荫下金色的橙子闪闪发光,
Ein sanfter Wind vom blauen Himmel weht,
和风从蓝天上徐徐吹来,
Die Myrte still
桃金娘婷婷玉立,[2]
und hoch der Lorbeer steht.
月桂树高插云霄。[3]
Kennst du es wohl?
你知道这地方吗?
Dahin, Dahin,
去那里吧!去那里吧!
Möcht' ich mit dir,
啊,我的爱人,
o mein Geliebter, ziehn.
我愿和你同去。
(描写色彩浓艳、画面鲜明的南国风光,意大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Kennst du das Haus?
你可知道那房屋?
Auf Säulen ruht sein Dach,
圆柱支撑着屋顶,
Es glänzt der Saal,
大厅里光彩照人,
es schimmert das Gemach,
居室皆熠熠生辉。
Und Marmorbilder stehn
大理石塑像环立左右,
und sehn mich an:
他们看着我都问:
Was hat man dir,
可怜的孩子,
du armes Kind getan?
什么人把你弄成这样?
Kennst du es wohl?
你知道这房屋吗?
Dahin! Dahin!
去那里吧!去那里吧!
Möcht’ ich mit dir,
啊,我的保护人,
o mein Beschützer, ziehn.
我愿和你同去。
(大理石雕塑仿佛也被迷娘的身世所打动, 深情地加以慰问。意大利的典型建筑特点, 富丽堂皇, 气派典雅。 这是迷娘幼年时生活的环境, 思乡的感情也更加强烈。)
Kennst du den Berg
你可知道那座山吗?
und seinen Wolkensteg?
白云深处蜿蜒着小道,
Das Maultier sucht im Nebel seinen Weg,
驴儿在浓雾中寻找过山的蹊径,
In Höhlen wohnt der Drachen alte Brut。
高山洞穴盘踞着古老的毒龙。
Es stürzt der Fels
山崖一落千丈,
und über ihn die Flut.
飞瀑倾泻而下。
Kennst du ihn wohl?
你知道这山吗?
Dahin! Dahin!
去那里吧,去那里吧,
Geht unser Weg,o Vater,
上路吧,啊父亲,
laß uns ziehn!
让我们一同前去。
(道路景象,神秘而险峻,这应是迷娘离开祖国的道路,披诱拐到德国时所走过的路,也是她回归故园的道路。)
[1] 德文诗引自《贝多芬唱片全集,第十六卷,歌曲》(»Complete Beethoven Edition, Vol.16, Lieder«, Deutsche Grammophon GmbH, Hamberg, 1997, p.119)
[2]桃金娘:为维纳斯的神树,象征若爱情
[3]月桂树:阿波罗的神树,象征光明
诗段分析
这首诗共三节, 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
第—节正歌部分, 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
第二节正歌部分, 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第三节正歌部分, 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匡的沿途风景。
正歌部分借助不同场景的描述, 表现了迷娘对故国的热爱与思念。
这首诗的副歌部分,采用直抒胸腮的表达方式。
“前往!前往!”(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
“我愿跟随你, 爱人啊, 随你前往!”
“我愿跟随你, 恩人啊, 随你前往!”
“我愿跟随你, 父亲啊, 随你前往!”
(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三种称呼把迷娘对麦斯特复杂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 表达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执著追求。)
附录:
中外名家关于歌德《迷娘曲》《你可知道那地方?》(Kennst du das Land?) 的译文,供比较和参考:
-------------------------------
Knowest thou where? Translation to English by Walter Meyer
Knowest thou where the lemon blossom grows,
In foliage dark the orange golden glows,
A gentle breeze blows from the azure sky,
Still stands the myrtle,
and the laurel, high?
Dost know it well?
'Tis there! 'Tis there
Would I with thee,
oh my beloved, fare.
Knowest the house,
its roof on columns fine?
Its hall glows brightly and its chambers shine,
And marble figures stand and gaze at me:
What have they done,
oh wretched child, to thee?
Dost know it well?
'Tis there! 'Tis there
Would I with thee,
oh my protector, fare.
Knowest the mountain with the misty shrouds?
The mule is seeking passage through the clouds;
In caverns dwells the dragons' ancient brood;
The cliff rocks plunge under the rushing flood!
Dost know it well?
'Tis there! 'Tis there
Leads our path!
Oh father, let us fare.
------------------------------------------
马君武译,歌德《迷娘曲》《你可知道那地方?》
君识此,是何乡?
园亭暗黑橙橘黄。
碧天无翳风微凉,
没药沉静丛桂香。
月桂树儿高张,
君其识此乡?
归欤归欤,
愿与君归此乡。
君识此,是何家?
下撑楹柱上檐牙。
石像识人如欲语,
楼阁交错光影斜,
君其识此家?
归欤归欤,
愿与君归此家。
君识此,是何山?
归马识途雾迷漫,
空穴中有毒龙蟠,
岩石奔摧水飞还。
瀑布乱奔忙。
君其识此山?
归欤归欤,
愿与君归此山。
-------------------------------------
郭沫若译,歌德《迷娘曲》
《你可知道那地方?》其一
有地有地香椽馨,
浓碧之中,橙子燃黄金,
和风吹自青天青,
香榴静,橄榄树高擎,
知否?我的爱人,
行行,行行,
我将偕汝行!
有屋有屋建高瓴,
华堂璀璨,幽室耀明晶,
大理石像向侬问:
可怜儿,受了谁欺凌?
知否?我的恩人,
行行,行行,
我将偕汝行。
有山有山云径深,
驴儿踽踽,常在雾中行,
幽壑中有蛟龙隐,
崖欲坠,瀑布正飞奔;
知否?我的父亲,
行行,行行,
向我故山行。
郭沫若译,歌德《迷娘曲》
《你可知道那地方?》其二
你可知道吗,柠檬开花的地方,
葱茏的碧叶里,桔子金黄,
和风吹自晴碧的天上,
番石榴树静挺,
你可知道吗?
去吧,去吧,
我愿相随呀,呵我的爱人,去吧!
你可知道吗,屋梁顶在圆柱上,
灿烂的广厦,辉煌华堂,
大理石的立像把我张望:
人们怎么你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吗?
去吧,去吧,
我愿相随呀,呵保卫者呀,去吧!
你可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里寻求路向,
洞窟中有古老的蛟龙潜藏,
岩头崩裂,
你可知道吗?
去吧,去吧,
登上路程呀,呵爸爸,让我们去吧!
------------------------------------
郁达夫译,歌德《迷娘曲》《你可知道那地方?》
那柠檬正开的南乡,
你可知道?
那柠檬盛开的地方?
金黄的橙子,
在绿叶的阴中光耀,
映着橘橙金黄,
柔软的微风,
吹落自苍空昊昊,
起自蔚蓝的天上,
长春松静,月桂枝高,
和月柱轩昂——
那多情的南国,
你可知道?
我的亲爱的人,
你去也,我亦愿去南方,
与你终老!
我要与你同往!
你可知道,那柱上的屋梁,
那南方的楼阁?
那白石为柱的楼阁?
那圆柱高耸的大厦,
金光灿烂的华堂,
光彩耀人的幽屋,
洞房里灯光闪烁,
和房栊的光华,
大理白石的人儿,
立在那边瞧我,
凝望着我:
“可怜的女孩子呀!
你可是受了他人的欺辱?”
人们怎样欺侮了你?
你受了多少折磨?”
你可知道,那南方的楼阁?
我的恩人,
你去也,我亦愿去南方,
与你同宿!
我要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云里的高山,
山中的曲径?
那座山和它的云栈?
山间的驴子
在云雾的中间前进,
深渊里,有蛟龙的族类,
在那里潜隐,
险峻的危岩,
岩上的飞泉千仞,
瀑流在那上面飞湍——
你可知道那云里的高山,
山中的曲径?
我的爸爸,
我愿一路与你驰骋!
啊父亲,让我们同去!
父亲,让我们同往!
--------------------------------------
冯至译,歌德《迷娘之歌》《你可知道那地方?》
你认识吧,那柠檬盛开的地方,
金橙在阴沉的叶里辉煌,
一缕薰风吹自蔚蓝的天空,
番石榴寂静,桂树亭亭——
你可认识那地方?
到那里,到那里!
啊,我的爱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认识吗,那白石为柱的楼阁,
广厦辉耀,洞房灯光闪烁,
大理石向着我凝视:
可怜的孩子,人们怎样欺侮了你?——
你可认识那楼阁?
到那里,到那里!
啊,我的恩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认识吗,那座山和它的云栈?
骡儿在雾中寻它的路线,
洞穴中伏藏着蛟龙的苗裔,
岩石欲坠,潮水打着岩石——
你可认识那座山?
到那里,到那里!
是我们的途程,
啊父亲,让我们同去!
(《冯至全集》第九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
梁宗岱 译,歌德《迷娘歌》《你可知道那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
怡荡的和风
还有那长春幽静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我心爱的人儿,
还有伫立的白石像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骡儿在浓雾里摸索它的路程,
黝古的蛟龙在幽壑深处隐潜、
崖冰石转,
你可知道么?
那方啊!就是那方,
-----------------------------------------
钱春绮译,歌德《迷娘曲》《你可知道那地方?》
你知道那柠檬花开放的地方,
香橙在绿荫深处闪着金光,
橙子金黄,
从蓝天里吹来温和的微风,
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
你可知道?
前去!前去,
亲爱的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别墅?圆柱支着屋顶,
厅堂辉煌,房间非常明净,
可怜的孩子,你有什么忧伤?
大理石像对着我凝眸注望:
你可知道?
前去!前去,
我的保护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知道那座高山和它的云路?
骡子在迷雾之中寻觅征途;
深洞里面栖息着古龙的子孙;
悬崖欲坠,飞瀑直泻奔腾,
你可知道?
前去!前去,
动身走吧!爸爸,让我们前去。
----------------------------------------
杨武能译,歌德《迷娘曲之一》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冈?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冈?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杨武能《歌德文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3页)
-------------------------------------------------------
张玉书译,歌德《迷娘曲》《你可知道那地方?》
你可知道哪个国家?那儿盛开着柠檬花,
蓝天之上吹来一阵阵轻柔的和凤,
桃金娘悄然而立,月桂树挺拔高耸,
你知道那个国家了吧?
去吧,到那儿去!
啊。我的情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哪栋房屋?屋顶加在廊柱之上,
厅堂里金碧辉煌,卧室里富丽堂皇。
大理石雕像耸立各处,向我凝望;
大家都怎么欺负你了,可怜的姑娘?
你知道哪栋房屋了吧?
去吧!到那儿去!
啊,我的保护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座高山和云间小道?
骡子在茫茫云雾中把道路寻找。
山洞里栖息着古代凶龙的后裔,
山石崩落,巉岩上飞泉水流湍急,
你知道那座高山了吧,
去吧,到那儿去!
上路吧,啊父亲,让我们前去!
1783;1794
(自《外国抒情诗欣赏辞典》张玉书主编,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863页)
五线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