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动机想到生命、以及科学之外有什么

为了设计一种航模发动机,今天复习了一下工程热力学,却越想越多,以前那些让我深有感触的想法不断冒出来,索性就都写下来吧,都看看,欢迎任何观点。
大家都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我是觉得,是在科学的范围内不可能制成,或者说,是在科学的思路里,在科学对世界的看法里不可能制成。如果人类永远沿科学的思路前进,那么永动机就是不可能的。
那科学的思路之外是什么?算命占卜迷信宗教?看,这就说明人类注定会在科学的思路上卷到死,如果没有谁敢去走那条路的话。
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是科学之外的思路。如果我们不把世界看作物,而把世界看作人呢?一个打工人,给多少工资,做多少活,不给工资,就不干活,这是现在的热机的工作状态,给多少热量就做对应比例的功。但是人还有一种模式,爱好模式,不给工资,也干活,比如航模爱好者制作维修航模乐此不疲。
那么我们平常看到的物,是否有人的性质呢?永动机会不会就是一种利用物的“人性”的机器呢?这就实质性地抵达科学之外了。
科学恰恰是一种物的理论体系,有规律有数学,但是它研究的所有物体都是物,是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志的。这决定了它无法真正理解生命是什么,因为探讨生命必然涉及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主观意志,“想干什么”,想生存,想吃饭,而不是它在自然规律的驱使下“该干什么”。
正因为如此,科学基本不可能发现永动机,因为任何永动机的“永动模式”都是“它想转动”的模式,不是我们头脑中“它应该转”或者“按照规律它不可能转”的模式。
让我们看一看科学之外的风景。磁铁想吸引另一块磁铁。吹来的风想卷成漩涡。山巅上的岩石担心自己滑落。电子想隧穿硅片的绝缘层。你可能会问,这些都是科学理论可以解释的啊。但是如果我们用不一样的思路理解,会不会发现一些不同的性质呢?更要注意的是,科学理论给出的是一个理论值,实际测量验证总会发现误差,这个误差仅仅是随机的吗?
世界各个文明,都在长久的历史中演化出过类似占卜的传统活动,在我看来,这可能是因为每次实际的实验(比如说抛硬币)产生的结果,都可能与其它的事件存在关联(类似量子纠缠),所以这种活动才有意义,其结果只能说在概率的观点上是随机的,但不是科学要表达的那种无意义的随机。
或许自然规律在确定性里,生命和人性在“随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