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he road to glory——凯文乐福终章

2023-08-17 20:06 作者:逸群之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今天没有写在前面。这是关于乐福的最后一章,懒得做视频了。

骑士50周年庆时为乐福制作的海报


众所周知,乐福的篮板能力曾经凌驾于一种好手,但问题在于,乐福在拿到那么那么多篮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胜利。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是什么制止了乐福的数据影响力,尤其是篮板影响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篮板率是如何计算的:篮板率是指某个球员在场上时,能够拿到全部篮板球中的百分之几。那么得到高篮板率就有以下几种要素:一,整体篮板素养好影响个人;二,个人篮板能力在球队中相对突出。

我们举2010-11赛季篮板率前五的人作为示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木狼是一个很奇怪的球队。通常如果你控制住了大多数篮板球,理应有相对好的防守效果。因为没有任何一支球队通过赌对方的手感纯抢篮板。但木狼却很离奇的场均失分常年位居联盟前列。

事实上我很怀疑乐福在木狼时期的篮板真实性,就是这些篮板的价值和他的数据是否相对应?假设他的数据真的代表了乐福实打实抢到他该抢到的篮板,他不可能如此挣扎。

我个人的意见是,根据禅师的“分蛋糕理论”,木狼比赛里“篮板”这块蛋糕,乐福是最有能力吃,优先级也高于所有人的。2012年木狼场均篮板联盟第一,13年乐福报销场均篮板马上掉到联盟中游,14年乐福回归后再次回到联盟第六。木狼时期的乐福拥有全队最好的篮板能力,球队里的其他人也很难去撑那个产量,尽管不能算是刷,但必须要承认乐福的篮板是他应得的。

乐福拼抢篮板


只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情——护框和篮板并不挂钩。白边只封盖,不卡位;庄神只卡位,不封盖。于是他们的防守效果都不好,乐福也一样。他的篮下卡位篮板率大致和亚当斯大洛是一个水平的,可要提到护框数和护框影响,乐福场均护框5.1次,同时期亚当斯是5.6次(被新秀时期2.9次降低平均数),大洛是6.41次。护框影响力Diff%(越低越好)乐福波动很大,属于德怀特鲍威尔和奥利尼克这种级别的护框手,从数值上看整体偏正数。同时期亚当斯的Diff%平均数为-4.91,大洛为-10.92。

这样就很明显看出乐福的篮板并不是由护框诞生的,于是尽管他有如此高的篮板数,他对球队的防守贡献整体来讲并不算优秀。他拿到的篮板所代表的价值也要打折扣。很多人讲“乐福那么多篮板到骑士后就被某人给抢了”。如果我是教练,我宁可让乐福牺牲一些篮板去护框,也不要让乐福有好的数据然后成为防守负贡献的球员。事实就是,尽管在82场常规赛里乐福的护框不算好,来到季后赛,除了打勇士,乐福的防守效果在护框占比不变的情况下,防守效果简直判若两人。在卢指导的指挥下,乐福更多作为单防点,减少协防戏份。16-18这三年乐福常规赛护框数也就5.3次上下,常规赛Diff%为2.2;到了季后赛,乐福的护框数同样为5.3次,Diff%却到了-4.43,也就是常规赛亚当斯的防守表现。同样的,乐福也进入了总决赛。

数据下降的同时球队成绩上升,那么这种牺牲就是值得弘扬的。数据提升的同时球队战绩稀烂,这种得分是无用的。这就是为什么21-22赛季的勒布朗该被严厉批评,22-23赛季后期的勒布朗该被表扬的原因。无论什么理由,一切表现都要为战绩服务。

亚当斯&乐福&洛佩兹


来到骑士之后,不提布拉特时期,17年经过改造的乐福篮板率回升到2011年以来最高,说明乐福仍然有足够的篮板能力。

相比后场篮板,前场板是乐福区别于各种篮板大神的地方。去到骑士后前场板也是乐福“退化”的地方之一。但事实上,15年勇士小球名震天下之后,前场板的作用再也没有樱木花道时期那么重要了。

一个球队前场板好,大致有以下原因:首先,距离篮筐越远,越抓不到前场篮板。德克生涯后场篮板历史第九,尤因第十,可德克的前场板还不到尤因的一半。理由就很简单,德克外面投篮居多,尤因则是常年篮下肉搏;其次,球队内切越多,对方防守落位越困难,前场板越多,比如斯隆时期的爵士;再有,克利福德时期的山猫除了麦基吉外,谁都不许冲前场板,球出手马上回防。09年之后的绿凯常年放弃前场板,可又不是加内特和帕金斯前场板不好,是因为冲前场板一旦冲不到,反击可就是多打少了。对于众多有单兵防守漏洞的球队,放弃前场板大大利于回防。

而小球的防守原则,大家就都清楚了。

这也就是大家再也见不到类似于马龙和罗德曼那样卿卿我我的底层逻辑:内线从低位接球慢慢向外移动,球出手后更倾向回防,内线里卡位的人变少,力道在变小。

况且从场面上看,相比加内特巴克利他们,乐福对篮板的重视远大于防守,以及在小球时代不太需要一个三分37%的大个子天天冲前场板,这太浪费了。

在勇士之后,传统双塔走向衰败。与此同时,首发大前锋也进行了自我改革。要么练出三分成为假小前,要么维持原样当替补中锋。浓眉加考神算现代了吧,但浓眉那几年最好的内线搭档还是米罗蒂奇——一个纯正空间型内线。

浓眉和米罗蒂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骑士已经有TT这样一个纯正蓝领,乐福并不需要完全发挥他的蓝领功能,反而需要放大他进攻方面的天赋。

那么骑士,或者说,布拉特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仍然要强调一下乐福减重的历史。

乐福减重可以追溯到2011-12赛季。由于乐福球队地位和个人能力的上升,他的体重限制了他的上限。于是在12赛季前的停摆时间里,他进行了极其刻苦的减脂计划。这也是他2011-12赛季突飞猛进的原因之一。

所以乐福减重的初衷,是为了让他自己有更高的竞技水平。

时间来到2016年。我查到的最早相对系统讲乐福如何减重的应该是这篇来自MikeRoberto.com的Kevin Love Diet:When Weight Loss Weakens You.发表时间为2016年的6月15号。

Kevin Love Diet:When Weight Loss Weakens You.


这个网站主要撰写关于运动员或其他人对于饮食的看法,类似于国内那群卖蛋白粉的。文章主要的信息来源是雅虎拍摄于2011年12月14日的Kevin Love’s 25-pound weight loss diet.(此视频现在无法观看,雅虎搜索也搜不到了)

这篇文章甚至没有仔细看雅虎发表视频的日期,在文章中堂而皇之地写“我们猜测这是他在那里的最后一个赛季”。

我不敢说这是谣言的源头,但事实上从2011年到2015年休赛期减了30磅远比2014赛季结束到2015赛季开始减了30磅更靠谱。

yahoo video in 2013-2014
2011年12月14日
视频很有可能是这个讲乐福2010-11赛季的纪录片


而且那篇文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介绍健康饮食”,乐福似乎只是一个引子,真实性有多少,我不敢说。

另一篇来自kingjamesgospel.com的被众多人奉为圭臬的文章,满篇充斥着断章取义。文章开头的Rick Noland的推文确实是这样写的。首先,这个Rick Noland发推从来没有前因后果,凭空一句话,一天发十段,作为报道了36年的old school突出一个不知所云。我连他说这句话的起因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更别提揣测。以及,这个记者曾经写过“不要这么刻薄,老实说,凯文乐福是在装害怕”这种话。真实性只能说有待考究。

kingjames网站非权威网站人员也能发表文章
Rick Noland推特


而后文引用的GQ的采访则是与减了多少,何时开始毫无关系,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乐福一天的饮食而已。

唯一的证据或许是GQ询问乐福何时将减肥放在首位,乐福回答是刚被交易到骑士的时候。这句话很容易误导人。因为GQ询问的点是什么时候乐福把减肥放到首位,而非何时开始减肥。类似于我是一个大学生,从学期中开始减肥,但在假期把减肥放到首位一样的逻辑。当别人问我什么时候提高了对减肥的重视程度,我百分百会说假期,但这并不代表我只在假期进行减肥。

GQ记者克里斯托弗卡森的采访


乐福的防守本来就是同位置平均水平以下,维持他的大体重对他个人百害而无一利。甚至大家所认为的巅峰乐福正是2011年减重之后的乐福。

而所谓拿乐福来应对马刺,先不说马刺成型的那几年,乐福对阵马刺仅仅是2胜1负,无论说样本量还是实力讲乐福对上马刺并没有那么有优势。或是说,乐福对于勒布朗击败马刺究竟有多少正面作用,从打法上甚至没有欧文高。

更离谱的是“假想敌论”。因为勒布朗刚被马刺绅士横扫,故有了阴影,于是把马刺当成假想敌。此时此刻我很无语。一支球队的建立除非能够像18火箭那样能够确定对手,这才会有针对性组队。那几年的西部谁都可能杀出来,准备对付马刺,结果雷霆火箭快船个个有机会,对付马刺和对付这些队的方法可不一样啊。万一货不对版,谁担得起责任呢?

现在的一些极其愚蠢且不自知的球迷经常用他们浅显片面的思维去考虑大方向上的问题。可他们不知道,一支球队的建队风险,是由他们自己承担的。他们不会像2K一样,哦,这个球员不行不适配,交易,换来适配的。如果仅仅这么简单的话,那帮球探凭什么赚那么多刀?他们所思考的,远远不是咱们这些圈外人能够窥其一二的。他们的决定影响的不只是球员的生涯,也影响他们自己的生涯。如果告知你这笔交易的结果影响你的饭碗,你还会这么草率地下结论吗?


解释回到布拉特的问题上。

我不想过多解释布拉特的普林斯顿体系,(因为没必要)但我们需要知道普林斯顿体系需要什么样的人,那些人在体系里的表现是什么。

普林斯顿:罚球线上站个持球点,其他人开始跑。罚球线上的人找机会给切后门的队友传球上篮,或是给外围三分点传球。

那么问题来了。骑士队内最好的传球手是勒布朗,而勒布朗不可以,也没必要成为站在罚球线上的那个人。布拉特的解法是:那个站在罚球线上的人作为勒布朗的掩护人,勒布朗过挡拆后交球给他来进行体系的运转。

理论上来说乐福作为木狼多年的战术中轴,无论是能力上还是球队地位上都当仁不让。但事实是给勒布朗掩护的那个人通常是莫兹戈夫,乐福多作为内切者或外弹三分。

当然,选择莫兹戈夫从道理上讲没问题。莫兹戈夫代表俄罗斯参加了12年伦敦奥运会,当时俄罗斯队的主教练就是布拉特,于是莫兹戈夫很熟悉布拉特的战术体系。相比较乐福来说,布拉特更相信莫兹戈夫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仅仅是“可理解”的层面。乐福作为巨头,为什么不利用呢?乐福明明可以做和莫兹戈夫一样的工作,甚至乐福的多样性更好。为什么不,这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解释,布拉特没有发挥出乐福作为巨头的比赛影响。起码在这一点上,他的工作是不合格的。一个教练对于一个球队,就像厨子烧菜,菜码和调料东家备好了,怎么烧出滋味来是厨子的事情。手头的材料是有毛病,端上灶台了换不了,看厨子的本事了。

说到骑士的人情世故,张佳玮认为勒布朗习惯于掌握管理层,热队和之前的面包布朗就是例子。但在布拉特事件上,很难说他被辞退和勒布朗有多大关系。勒布朗在布拉特任期的角色反而是更高的。布拉特对于勒布朗的“谄媚”(根据海伍德所说,布拉特对勒布朗有过分的倾向,尽管勒布朗并没有展示出他需要。这)点燃了更衣室。

说到乐福换帅前后的区别,乐福的肘区接球多了2次,肘区策应增长1.4次,肘区得分命中率从7.6%暴增到35.3%,两分球命中率从46.5%增长到70%。卢指导比布拉特更精确地在媒体面前表明了他要在乐福身上做出的改变:他让乐福在他最舒服的位置上进行更多的触球,他非常清楚高效的乐福可以带动球队的进攻。

14-15赛季乐福的三分出手率达到职业生涯最高,占总投篮的41.2%。乐福并没有像布拉特应该做的(并且承诺做的那样)减少这个数量并将他移到篮筐附近,而是现在在三分线外投篮占比43.9%。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命中率为36.3%的三分射手,如果将乐福严格部署为四号位,就相当于只使用瑞士军刀上的迷你剪刀。

乐福说:“很多人都因我的投篮而了解我。但我知道我能传球,尤其是在半场,尤其是在那些肘区。”

 

我个人认为乐福才是小球中锋的先行者。

区别于追梦格林和约基奇,乐福的生长环境比他们恶劣的多。格林身边有库里克莱杜兰特,以及科尔这样的大师;约基奇开始展现自己威力的时候都已经是勇士王朝建立之后的事情了。乐福生长的时候传统内线依旧可以作为核心之一站在最高舞台上,在一些比赛内容上发挥统治级的作用。乐福的打法被认为是华而不实的。

同时期的大前锋组织有加索尔和格里芬,传统内线还有阿德和兰多夫。米尔萨普和追梦更像是工兵球员,看顺位也能看出来。浓眉在16年才开始主打小阵容中锋,霍福德很难说他进行过绝对性的转型。

乐福在其中更像一个有着传统内线滤镜的空间型内线。他的低位依旧有传统内线的影子,同时有极好的篮板和三分。场均6次罚球,命中率常年8成以上,这也能理解他高阶数据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打法比较倾向魔球嘛。

看到这种有机会做出变革的球员的人们,自然希望乐福成为类似于近几年约基奇的球员,但我们太过于低估内线成为战术发起点的难度了。乐福可以送出长传,可以转移球,可也就仅此而已了。他终究没有约老师那样的能力,成为约基奇级别的球员。

约基奇打破了我们对于一名篮球运动员的认知,作为一名篮球爱好者,约基奇的存在是超现实的。他能同时拥有后卫的运控,锋线的终结,而承载着一切的是一副6尺11的躯体。

小球中锋的概念说到底,就是巨人拥有小个子的本事。乐福的特殊之处是身为一个传统内线的胚子,却进化出了更多元的比赛内容,更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综合体。

但可惜的是,他的比赛影响力依旧被传统内线的逻辑所限制。乐福更像是介于传统内线和小球内线的交织物,二者都有一点,却又没有融会贯通,完全地取精去糟。他没有划时代到在一个不属于他的时代里缔造属于他的体系,于是只能成为体系的一部分。

尽管这样,他也是那几年顶尖的二当家之一。这样的评价,似乎对于一名曾经短暂地成为联盟前十的球员来说并不低。某些人仅仅通过一些片面的信息,不负责任地评价乐福,认识不到乐福的价值,把乐福当作一个工具去延申到其他人,把各种不属于乐福的标签扣到乐福的头上,展示出自己“智慧”“公平”“正义”的一面,这才是令我觉得可悲和可笑的地方。

(分割线)

乐福是有自己的理想的,就像每一个年轻人刚刚进入联盟的时候,他们都希望成为一个被人书写在历史上的人,他们的故事被人们记忆并传颂。

乐福也一样。

换一种讲故事的方法:乐福通过自己的探索,开发出了不符合时代概念的远投技术,辅以类似于古典内线的特点,成为了那段群雄并起但天赋凋零的时代里,开拓时代的人。

他带领着一群并不卓越的伙伴,努力做出事实上难以做到的事情。命运没有站在乐福身边。也许上天认为他的存在太过于超前,需要给予他一点小小的命运震撼。凯文乐福刚刚进入联盟就拥有培养了凯文加内特的教练凯文麦克海尔。乐福充满好奇,无所畏惧。他崇拜麦克海尔,仅仅一个赛季之后,他就失去了这位良师益友,接班的是一个在此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篮球的MLB主理人。但乐福没有停下脚步。他将自己设想为狼队的下一个明星球员,凯文加内特的自然接班人。他在明尼阿波利斯看到了成长、繁荣和获胜的机会。

可上天依旧在难为他:卢比奥甚至不算是卡恩的黑点。卡恩寄希望于他选中的“天才”成为真正的传奇,但当卢比奥来到明尼阿波利斯打球的时候,他预想中的后场搭档乔尼弗林已经要退出NBA了。韦斯利约翰逊和德里克威廉姆斯如果换成戈登海沃德和克莱汤普森,你能想象那支木狼的未来吗?

但乐福仍旧和卢比奥,佩科维奇,阿德尔曼撑起了那支木狼,在全明星后一个月短暂地打进了西部前八。上天看到他的成绩,选择再次刁难他。上赛季最好的帮手是谁?迈克尔比斯利。所以比斯利陷入了单打陷阱和女人毒品酒精的温柔乡。新赛季最好的帮手是谁?里基卢比奥,3月左膝前交叉韧带撕裂,赛季报销。还有谁帮忙?佩科维奇受伤缺阵,米利西奇受伤缺阵,JJ巴里亚受伤缺阵……乐福在赛季末经历了11连败,木狼的首发一度是乐福,里德诺,韦斯利约翰逊,马泰尔韦伯斯特和老布拉特米勒。

新的一个赛季,木狼补强了球队,罗伊和基里连科都还算有一战之力。上赛季木狼已经有冲击季后赛的希望,上天又看到了希望,于是在乐福仅仅在做俯卧撑的时候,让他掌骨骨折。乐福尝试抗争,结果是拉伤了腹股沟,赛季报销。

常年的失败,彻底累垮了乐福,他选择最后再拼一次,但他的队友依旧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支持,他希望依赖的队友甚至不认为他是领袖。或者说,明尼阿波利斯的某些人不认为他是领袖,也不打算围绕他建队来冲击冠军。他觉得需要寻找更强的伙伴,一些不需要他拼命还带不动的队友,于是他选择离开。正好吉尔伯特向他抛出橄榄枝,拥有一个和勒布朗合作的机会,乐福为什么选择“不”呢?

与勒布朗的合作真的有了结果——合作的第二年就获得了很多人倾其一生也无缘的NBA总冠军。但与此同时,乐福温润如玉的性格甚至让所有人忘记了去主动体会他的心情。兰多夫会在赛场上展现黑熊的霸气,阿德会在波波不太会用他的时候与波波交谈,格里芬会在被鲍尔默欺骗后展现自己的脾气。但事实上牺牲最多的乐福,似乎什么也没说。

渐渐的,德拉维多瓦离开了,理查德杰弗森离开了,欧文和勒布朗也离开了,就连TT也离开了。偌大的克村只剩爱神留守。

4年季后赛。4年总决赛,奋斗的场面留在身后,未知的困境正在眼前。后勒布朗时代的塞克斯顿,加兰相继成为球队主要培养的球员,乐福的心情依旧没有得到关注。乐福就像一个早熟的孩子,大家习惯了他很懂事,于是自然而然地以为他会理解一切,直到他忍受不了约翰贝林,忍受不了塞克斯顿。

乐福感觉他回到了寒冷的明尼苏达。但他不再是那个被人理解的狼王了。多年的伤病侵蚀了他的躯体,他的能力不再是联盟前几。羸弱的狼王不再被怜悯,只会被丢弃。

可当阿伦,莫布利,马坎宁相继到来的时候,乐福却成为了小年轻们心中的老大哥,降为第六人的乐福所展现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说服力。骑士似乎马上就要重返季后赛,成为一支优秀的青年军。

然而上天再一次看到了乐福的希望,于是,卢比奥赛季报销了,阿伦受伤了,马坎宁由于新冠问题水平起伏巨大。骑士那一年也没有进入季后赛,而随着米切尔的到来,骑士似乎又有了希望,于是乐福因为无法融入新的体系被买断,加盟热队。可他的水平真的不行了,热巴二号也弥补不了他的缺陷。为了冲击季后赛,斯波不得不将乐福DNP。

至此,乐福的故事就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苦命人。与那些陨落的人不同,乐福无数次爬起,又无数次被命运击倒。他本可以更好,可事实却正好相反。他的生涯似乎就要结束了。

也许就在那一瞬间,乐福觉得自己还能够贡献一些,还能追逐一些,于是当吉米巴特勒投进那些匪夷所思的球的时候,乐福或许觉得还有一点希望,他大踏步地走上球场,拉出大洛,围剿蓝豆,兑子伙夫,生抗约基奇,将奇迹贯彻到底。

2023年的凯文乐福,已经35岁了。上天似乎已经不在这个老战士身上浪费精力,而乐福也终于可以卸下包袱,享受篮球了。

这样看来,乐福的生涯还不错。以前觉得乐福进名人堂是一件离谱的事情,但如果你真的剖析乐福的故事,你会发现,无论何时,乐福都在追逐荣耀。纵使命运无数次给予他重击,但他总能为了那个遥远的目标拼尽全力。无论作为什么角色,为了荣耀,可以付出一切。

Youtube上有一个森林狼乐福的混剪,名为The road to glory,荣耀之路。尽管是近十年前的剪辑,却一针见血地表达出了乐福的心境。无论何时,乐福永远是明尼苏达那个不屈的狼王,拼命去追逐荣耀,走上这条漫漫长路,就算舍弃一切。2008年的乐福是,2014年的乐福是,2021的乐福是,至今仍是。

这就是我对乐福的终极评价。

2016年乐福夺冠瞬间


无论如何,乐福都不该被平面化。他不是勒布朗的附属品,他是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谈论到乐福的时候,一定要从乐福本人的角度出发。他有5届全明星,一个篮板王,一次最佳进步球员,2次二阵,一个总冠军,当下还在季后赛球队里发光发热。

只是可惜,他原本是现代内线的先驱者,却因为天灾人祸泯然于江湖。他是传统内线和小球内线的不完美的结合体,在NBA天赋凋零,众多传统内线无所适从的时候,如一道惊雷,划破了凝重的黑夜。而等到新时代来临,更加完善的小球四号位,如追梦,塔克,克劳德,格威等应运而生的时候,当武切维奇,萨博尼斯,努尔基奇这种更全面的内线诞生的时候,甚至诞生了约基奇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完美篮球内线球员的时候,作为传统内线和新时代内线之间的桥梁的他,已经不再特殊了。

但请大家不要忘记,在10年前那个时代变幻的年代,有这么一个划时代的内线横空出世,却在天灾人祸下泯然众人。他参与了2016的奇迹,也参与了2023的奇迹,纵使他没有成为大家希望的那样伟大,也足够了。

或许在总决赛上,乐福呼吸着丹佛高原微微带着清凉的空气,看着现在这个在场上无所不能的宽阔背影,也会想起那些年,明尼苏达寒冷的夜晚。

约基奇绝杀魔术
乐福绝杀快船


The road to glory——凯文乐福终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