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秦始皇 第八章 永乐星舰(上)
一
欧阳叶庆来参加任务了。
经过层层选拔,欧阳叶庆成功当选“永乐”号舰长。
“永乐”号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先来到小行星带,寻找目标是紫焰系、能加速到光速的50%的小行星,然后搭载这个小行星去紫焰系调查,然后再回来。
这个任务困难重重。就单论时间,就算一切顺利的话,到紫焰系需要12年。再过6年,“永乐”号找到返航小行星,地球人才能收到平安到达的消息。再用12年时间返航,一个需要30年的任务就这样被“永乐”号的人接了下来。
不只是时间,还有许多危险。万一小行星减速导致食物不足呢?万一中途有黑洞呢?万一紫焰系里有外星人呢(见第三章)?万一紫焰系的三颗行星不能种植太空菜呢?万一小行星被巴纳德星的引力撕碎了呢(危害不大,可以迫降在紫焰系行星上)?万一根本找不着符合条件的小行星呢(没什么问题,就耽误了一次任务,要是紫焰系那边没有小行星的话他们就回不来了)?
此次任务一共要去8个人。他们是:“永乐”号舰长欧阳叶庆、“永乐”号副舰长安益、“永乐”号装备负责人卢清进、“永乐”号通讯负责人贾叶春、“永乐”号食品负责人崔玉琪、和“永乐”号的干部苗伦全、诸葛识、宁辉玄。
在海南星舰发射场,中国发射了第19星舰(之前的星舰都在小行星带)“永乐”号启程了。两个月后,“永乐”号到达位于火星和土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这里聚集着中国19艘星舰,这19艘星舰都是以皇帝第一个年号命名的(有“建元”号、“贞观”号、“雍正”号、“乾隆”号等)。
到达小行星带后,“开元”号副舰长朱燕卿劝他,但是没用,她就简单祝福了一下欧阳叶庆,就回到“开元”号上了。
很快,“永乐”号降落在毁神星上,和5艘星舰一起寻找适合的小行星。6个月后,终于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小行星——茶神星。它能加速到光速,但是由于内部结构,工作人员算出有35%的可能性会爆炸。于是,16艘星舰一起找。3个月后,找到了夜神星,夜神星有10%的可能性会偏航,但速度是光速的一半。
考虑到时间的危险性(食物不够、生病、速度慢),于是研究组给“永乐”号发射了一个爆炸检测仪。爆炸检测仪能检测出茶神星10分钟后是不是要爆炸(这已经是最新科技了)。
中国航天局告诉8人:如果茶神星要爆炸,只要超过行驶路程的一半(即3光年)就别返航。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就让8人轮流“值班”,其他人保证一定要冬眠(就算这样可能也不行,星舰太慢了,很可能8个人都活不下去)。
启程了,“永乐”号在365颗太阳周围的太空核弹引爆了。“永乐”号在365颗太空核弹的加持和在太阳的引力下,“永乐”号到达光速的80%。经过木星时,速度是光速的90%。
欧阳叶庆:“很好,有什么问题吗?”
宁辉玄:“没问题,一切正常,现在的速度是每秒28万千米。我们将在一年后离开太阳系。”
几个地球日后,“永乐”号和“旅行者”1号擦肩而过,“旅行者”1号拍下了100年来唯一一张照片:那是拍“永乐”号和茶神星的,图片很模糊又很清晰。几十天后,这张照片传给了美国宇航局。“永乐”号往“旅行者”1号发射了微型摄像头,也拍了“旅行者”1号。
和“旅行者”1号擦肩而过后,“永乐”号就驶向了茫茫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