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垃圾佬日常修电脑(换板U套)
所谓台式机的维修,现在基本就是哪里不行换哪里,全模块化设计,基本上只要会装机有钱买件就会修电脑,完全没有一点压力
本作是关于之前说的当初我爸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的电脑的修复工作,两台中的第二台。之前第一台是我自己家的电脑,陪伴我在ACFUN和隔壁过了非常不堪回首的日子,在那时候我用现在看视频都卡的双核电脑剪视频然后渲染视频,经常一干就是一天,5分钟的1080P视频要渲染一个半小时,而显卡在那时候也只是个亮机卡(GT240 TC512,本机只有256的显存,支持老版本的CUDA然而现在什么活都干不了)
除非非常有钱以至于不在乎残值和可靠性,否则不建议大家买任何未经时间和市场检验的新品牌,这话不仅仅适用于买车买家电,其实电脑也一样
总之,我们重返老房子,找到当年失落的电脑,换上性能靠谱的板U套,安装上操作系统,事情就这么简单。

老房子里面回忆有点多,比如陪伴咱当年实习的手机,后盖被敲上了钢印顺带雕上了签名




老票子真不少啊

顺手还找到了之前弄到手的这个ACFUN的香蕉商城的奖品,128G的SD卡,之前应该是换了三张吧,当时一张值100多,这张放一年了还没开封,现在这128G U1的闪迪卡已经有99包邮的神价了,我寻思再不用更不值钱了,早用早享受吧
测评:ACFUN香蕉商城诺西M7笔记本散热底座测评

找到老机器,其实老机器配置当年也不算太差,AMD X2 240+GT240,打个GTA4还是轻松愉快的,这机器的板子在咱家当了好几年监控机,硬盘直到现在也没写坏,唯一的问题是主板,设计寿命太短已经GG了,后来我家就直接重新换了个机器,这老机器点不亮当时我也是试过很多次,包括换固态或者上IDE硬盘之类的,但是最终还是不行,就是主板废了,修不如换,现在AM3的主板开核的技嘉全固主板也就四五十,没必要和他扯。这是去年咱第二次觉醒重新成为图吧垃圾佬的契机,过去一直在鼓捣电子DIY那点破玩意的咱,又重新拾起做垃圾佬的快乐了:
100块钱大战GTA5(775)
775虽然性能不济,但是毕竟是图吧精神图腾之一,从奔腾3到奔腾M到775奔腾酷睿至强,图吧就是这么玩过来的

当初那台机器嘛倒是成了 图吧垃圾佬的100元大战GTA5神机 的原型机,毕竟AM3里面支持的CPU非常多,从双核双线程到六核六线程都有,只要你主板支持供电,没有老平台做不到的。至于AM3+的四核八核恕我直言,是四核八模块物理超线程,是假的,根本没有八核,是把长流水线的四核处理器在物理层面上超线程的一种虚标,为此老外那边正在告AMD呢,不会真有人把这玩意当好东西了吧,现在反正谁要是想捡垃圾玩游戏的话我上来就推荐AMD 640T,包开U也就卖100块钱,开六核+L3之后四舍五入就是老龙王了,超一超性能不比现在几千块钱的家用机四核差,而且还能用AMD专用条享受家用机的各种便利。
图吧垃圾佬带你500元组装吃鸡游戏神机
640T+GTX670,基本属于图吧垃圾佬能想到的最好的配置了
如果需要玩AMD的那套鸡血驱动+AMD FULID MOTION补帧,就可以上100块钱的HD 7850,性能比什么R7 260X强 通过破解驱动也能支持AMD特有的显卡补帧,看动画非常爽
AMD FULID MOTION补帧效果展示
100块钱的AMD显卡 FULID MOTION补帧插帧测试(天使降临OP)

怎么还有个破三星的硬盘

总之老板子折的差不多了,就连扣具都废了,所以基本上不整个换是不行了

这机器配的是老索泰的GT240,不用外接电源的老显卡,40nm制程,相对CPU来说挺先进但是没啥性能,支持CUDA但是过去的视频软件也都不能用它加速,现在的价值在20-30块钱左右,既不能用显卡编码硬件录制视频,也不是老开普勒架构的显卡,连费米都不是,说到底,就是个勉强能亮机的亮机卡,没比GT610强多少

水洗干净之后备用

老主板拆卸其实特别容易,把线全拔了然后ATX标准规格的六个螺丝拧掉就可以拆板子了,鉴于我们现在要换的是板U套,所以CPU都不用动,内存也都事先插好了

老AMD X2 240@2.8G,解码视频都解码不利索的老U,无法用来看H265 1080P,AMD台式双核算力感人,还不如英特尔同年代的笔记本45nm U,实测P8400可以解码1080P hevc,在配合MPC-HC的前提下15W的低压U L9300甚至都能流畅解码1080P H265,震撼我妈,所以AMD台式U要用来看视频至少要三核以上(双核不行可能是由于CPU规格吧,英特尔同年代的奔腾双核都能用来解码1080P HEVC视频了。我不知道羿龙双核行不行反正老速龙肯定不行),建议三核也要主频优先而不是三级缓存优先的U,弄个X3 445就行了,大概率开四核小概率开L3,不要X3 710或者720

这里我们这个板U套上带的是X4 635,相当于开过核的X3 445那样吧,没有L3 主频2.9,相比羿龙955之类的肯定差远了,但是优点是便宜,50包邮,如果需要性能,可以上640T开核,可惜这个板子不支持

开核有风险,不是所有开核U都能跑得稳的,不少类似X3 710开X4 10的时候跑系统经常就莫名其妙的蓝屏了,实际上就是CPU包开不包稳。
所以既然是四核U,那么AMD双核原装的铝片散热肯定不好使,这会儿直接就去取散热器吧,我忘带了,反正离得近来回不过五分钟

老笔记本散热器随手也抱走了

这会儿散热器取回来了,是之前随手换下来的红海MINI,红海MINI什么都好双热管单风扇,就是散热基底是铝底的,CPU和热管直触
说实在的这种设计按说正常是没毛病,但是在CPU DIE面积过大的时候就出现了传热问题了,DIE的面积比热管投影面积要大的时候CPU就出现局部过热了,CPU钎焊的铜盖只能导热不能均热,所以要么换铜底的散热器比如同价位的铁塔MINI要么就自己加导热垫用来均热(实际上也不便宜)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铁塔mini的,毕竟散热风扇内置隐藏设计,而且还铜底直触,说实在的我看行。

内存上了四条2G马甲条1333,性能保证

超频3的大风扇,其实我并不喜欢塔式散热器装外置风扇甚至装好几个风扇的设计,理线不规范就很容易挂风扇上
顺带说下,这个GT240是TC512的,实际显存256,最大与系统共享之后能上到512,玩GTA都有点勉强,而且DDR3的显存还不如GDDR3,整体来说还不如随便30块钱收个9800GT或者GTS250得劲呢,但是这老机器电源没显卡供电,所以也只能上这个
洗完之后灰也是一样的大
索泰的卡其实还行,堆料之类的也不错,有点技嘉主板的感觉,至少这么多年过去显卡没炸
随手给CPU上点硅脂
凑合过吧
注意主板这里这个M52LT S3的主板和D3的不一样,S3不能开核,主板只有CPU供电部分是固态,D3或者D3P支持开核(加了开核芯片)且是全固设计
随手蹭蹭CPU散热器让硅脂均匀一些
CPU散热器扣好之后,插上风扇
老板U可以收起来放进历史的垃圾堆了,这个板子过去还修过,有必要吗 直接换没几个钱,连U都换了省得性能感人老卡
这板子不算高端,但是也是双BIOS,双厕所,双粑粑……虽然不是同一个时间,但是在同一个厕所
总之,板子的可靠性肯定比映泰的破玩意强多了,至少用这么多年都不带爆炸的
CPU散热器风扇的方向要朝向机箱外的,这点可和下压式散热器随便安不一样
这里给主板螺丝拧好之后就按照普通的装机顺序来接线就可以了,比如这个电源开关
音频线USB线硬盘指示灯之类的

都要按照标准接线来

其实无非就是左边是电源和硬盘指示灯(左侧为电源正极,LED有极性),右边是电源开关和重启开关这么个顺序

然后主板的24P电源和CPU 4P电源接好就行了

这板子音频线在这个位置,这么长时间了这套板子我买了好几套,接线肯定不能接错的

USB在这个位置,一个位置两个口,总共支持4路前置USB

显卡自然晾干之后,直接插唯一的显卡位置上,注意机箱挡板要空出来

拧固定螺丝

这板子来的时候没带挡板,和老挡板又不通用,索性不装了,还凉快

老机器硬盘不知道哪去了,换上新硬盘(拆机的西数320G,老机器应该是希捷的吧,没准炸了 据说还在但是找不到了可还行)

用螺丝固定在硬盘架上之后插好数据和电源线就行了

老机器只有两个SATA通道,需要扩展可以走PCI

这边还有一个老AM2的机器,还能开机,但是进系统就GG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如上个老羿龙8650或者9600试试吧,老速龙双核是真的次,羿龙就好多了,9600其实并不便宜,建议上十多块钱包邮的8650,8400也行,都可以

老机箱做工还可以,前置四路USB还支持软驱

就是开机进系统就系统自检,然后进系统蓝屏,可能是硬盘挂了吧随便换个就好了

老凤凰的BIOS,我倒是很熟悉了

希捷的破ST3250 250G机械盘

这机器配的老罗技的MK140还不错呢,虽然手感并不怎么样但是多媒体键盘的大滚轮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从此我意识到了多媒体键盘的重要性。现在买不到了

这机器居然装备的是GT210,行吧

这地方居然还有1T的硬盘,可惜据说是废了

这个板子是双敏的,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有这个牌子了可能
前两天B站有小学生图钉居然直播500元吃鸡装机,我还是老了啊……
电源看着还可以的样子,这板子没准可以上三核+GT240 这东西我有的是
总之现在材料不足,别扯这个老AM2机器了,有AM3要啥AM2
咱的老机器是我随手从不知道哪会儿玩的点不亮的775机器上摘的硬盘加上仓库盘的硬盘
开机居然自动进系统了
X4 635 8G,这配置说实在的还跑XP有点浪费了
鸿基可还行,你也是ACER?
因为装了双硬盘所以光驱不使用,其实使用也没啥用,老SATA DVD 刻录机现在才卖20多
总之一切看起来都挺正常的
当年这老显示器居然还是带音频且支持1080P的,比我现在用的都好
76.88% NTSC,不分VGA还是HDMI都是
基本配置就这样了
VGA和HDMI都不支持音频,但是居然能识别出来双显示器,有点NB
不服跑个分,14倍左右,基本和AMD 860K差不多(860K是基于推土机一脉相传的压路机打桩机架构,实际上估计也是双核四模块,也就是拉到4GHZ左右又开了超线程流水线比较长晶体管规格大的双核,发热大……)
这个U没L3,且额定TDP只有95W(不少955或者X3 445开出来的四核都是125W)
说老U缺指令集我倒是没感觉,毕竟咱现在也在玩奔腾M,在XP下是不缺指令集的。这老U也支持SSE4.1,比860K是差点但是不耽误用(现在缺SSE2很多软件是真的运行不了)
倒是这个BL-C3步进有点意思,如果是三核U就很容易开核了

相比AMD的台式U,英特尔的P8800倒是感觉少了不少指令集呢,但是咱现在依然用来码字当主力,没区别

GT240,好歹用了GDDR3,还可以,支持CUDA

然而在PR下根本不支持CUDA加速
没了,这机器整好了就算是完美修复了,完活。其实老AM3这种东西到了现在还真是垃圾佬的乐园,可玩可用,从双核到六核全产品线覆盖,对于垃圾佬来说还真是非常实用的东西。还记得之前有一次我说什么百家号有个小子白跑趟是纯属自己蔡吗?他当时就是看到AD5000+GT240的配置之后不知道怎么升级的屑,AD5000直接开FX5000四核,DDR2内存加满然后显卡换个9800GT(有节能版不需要6P供电的,估计是频率低点但是核心规格不差)大干GTA5还不是一样爽,这还只是个AM2+呢,总之,对于垃圾佬来说,老平台永远是乐园,AMD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令人怀念的历史,折腾这些老物(开核、超频、AMD专用条)远远比现在装机这种给钱就有配置纯一手交钱交货CPU买回来没核开没余地超有乐趣的多。
老机器,CPU可以弱点但只要不太弱内存管够之后也不会卡,现在不干什么重活AM3这套配置真的够用,至少现在随便就能上得起四核六核不用忍受过去的双核那就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