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港影:再论,谁是香港电影的“福将”?

2023-08-27 00:20 作者:倦歌楼  | 我要投稿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

这关乎立场、喜好、能力乃及人品、修养等各种因素。

正如没有全知全能。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世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观点,故而就有诸多争执、偏颇、攻击、污蔑等等,如浮水沉渣,时隐时现。

然则,观点其实仅供探讨和思考之用。

何需又鸟马户?

之所以是“再论”。

实则是因为,这个话题颇为庞杂,非一则短文所能承载。

是故采取分而述之的办法。

而在早前所言及的李小龙、洪金宝、成龙、周润发及周星驰之外,当然也还有其他的演员,在各自的职业生涯里,为香港电影添砖加瓦。

同样是或商业、或作品因素,又或者影响力深远。

那么,还该有谁?

比如李连杰。

他的崛起,颇富传奇色彩。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少林寺》,几乎令整个亚洲,万人空巷。

该片的票房数据极为可怖,内地票价一毛,总票房逾1.6亿,香港逾1600万,打破了香港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在日本创下40亿日元票房纪录,在韩国则创下51亿韩元的票房纪录。

其后先后经邵氏、嘉禾而至正东。

若以头部票房而论,他在香港始终都要屈居于双周一成之下。

但一句“功夫皇帝”,就足证他对香港电影的贡献,论动作的凌厉与视觉上的观赏性,放眼全球,或都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他。

而其声望,在奔赴好莱坞,又回归华语影坛之后,就足堪与成龙并驾齐驱。

甚至连双周都难攫其锋。

更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少林寺》、崛起香港影坛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还是巅峰期的《太极张三丰》《中南海保镖》和《精武英雄》,乃及后期的《英雄》《霍元甲》《投名状》,作品的厚度与品质,皆令人心折。

先抑后扬,高山仰止。

又比如其余群雄。

梁家辉昔年出演《情人》,让世界见识了东方情人的神韵。

梁朝伟则以《花样年华》入主戛纳,成为中国第二个戛纳影帝,更是华语影坛手握权威奖项最多的男演员,且在商业上也颇有建树,诸如三个香港票房年冠,也坐拥《春光乍泄》《暗花》《花样年华》《无间道》《2046》及《色·戒》等厚重作品。

郭富城是香港有数的大明星之一,创下过连庄影帝的纪录。

他在后港片年代发力,手握三个香港票房年冠、打破一次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在内地拥有三部超过十亿票房的作品,凭《父子》《最爱》《百年浮城》和《无双》这几部作品,可入港影巅峰争雄。

刘德华是老港片年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尤其数十年来,其人气一直保持在一线阵营,这一点殊为不易,更以投资和监制、主演电影的方式,持续保证着作品的出产量,历史上商业成绩突出,三个香港年冠之外,也手握两部十亿层级以上作品,有《无间道》和《桃姐》为代表作。

甄子丹可以说一句大器晚成。

他凭《导火线》《杀破狼》和《叶问》,奠定“最后的动作巨星”地位,观众也尤其喜欢其“拳拳到肉”的写实动作风格。

而古天乐,则更多是在以密度极大的作品,加固观众对于港式商业电影的传统印象。

余者则可谈,亦可略。

回到“福将”这个话题。

投身香港电影其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贡献。

这个逻辑放在任何地方,也都适用。

但如果以“福将”为标准,则不单单是收获了多少拥趸,而更要看诸如创造了什么、影响了什么,故而商业成绩与作品质量,是相当重要的衡量指标。

再简单回溯,昔年香港电影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暂且不提,就拿最近十年内地市场的表现来看,谁人当得提名?

周星驰导演作品《美人鱼》破三十三亿。

有《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无双》《扫毒2:天地对决》《叶问4:完结篇》《拆弹专家2》和《怒火·重案》皆破十亿。

也就不外乎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刘德华、古天乐这几人。

甚或还可以加上一个谢霆锋。

而以电影品质来说。

可以回溯到更远的年代,比如《新龙门客栈》《情人》《暗花》《风云雄霸天下》《暗战》《喜剧之王》《少林足球》《无间道》《功夫》《黑社会》《投名状》《叶问》《十月围城》《寒战》乃及《无双》,其中任何一部,都可以独当一面。

或有遗漏,但不再赘述。

这些电影,又都是谁人的主场?

没错,仍然离不开梁家辉、梁朝伟、郭富城、刘德华、周星驰、古天乐、甄子丹和周润发等人,至多在此基础上略做名单的添加,比如张曼玉、任达华、刘青云等等。

只是相对来讲,有些演员或不够全面。

又或者作品质量不足。

再延展而论。

所谓“福将”,也即刻下印痕者。

无论是票房、口碑还是表演实力,印痕越深、贡献越大。

所以列数据、谈表演。

即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余者另论。


港影:再论,谁是香港电影的“福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