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瑶卿十首
寻瑶卿虽遇却寡言
一路径参差,阻长何觉疲。
晨风裁细柳,露气罩寒池。
凛慄终须见,薄凉无所期。
浮云虽骤定,蔽日有穷时。
【注】
(1)阻长:即道阻且长。语见于《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2)凛慄:即指人因寒冷而颤抖貌。如杜甫 《北征》诗云:“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闻瑶卿来思
今有浩然志,怎嫌陶令迟。
已沽漉巾酒,仍备买邻资。
共藉梨花食,闲看柳叶垂。
临询心更怯,反问尔为谁?
【注】
(1)来思:语见于《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后以“来思”表回来、归来之意。
(2)浩然志:典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3)“怎嫌”句:陶令即陶渊明。化用自王维《早秋山中作》:“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4)漉巾:典出自沈约《宋书.隐逸传.陶潜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5)买邻:典出自李延寿《南史.吕僧珍列传》:“初,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6)“共藉”句:语见于苏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诗云:“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7)“闲看”句:此处略取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戏言瑶卿怯场事
新妆越女未自知,何问画眉深浅时。
且慰当收钟毓汗,犹怀自若谢公棋。
空临易水非燕市,不竞南风必楚师。
此处心安应举目,留言令我位不移。
【注】
(1)“新妆”二句:语见于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其诗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酬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2)钟毓汗:典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3)谢公棋:典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4)燕市:典出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5)“不竞”句:典出自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后常喻竞争对手力量不强。
与瑶卿登顶折多山
刻题阶石万千重,仿佛铭文在岱宗。
寒透薄衫如裹雪,飙驰弱质似挺松。
俯观身后三千客,自诩生平第一峰。
犹见孟嘉吹帽落,须臾未肯动云容。
【注】
(1)岱宗:即泰山,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铭文:秦始皇二十八年曾勒铭泰山。
(2)孟嘉吹帽落:典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寮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命取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成,箸嘉坐。嘉还即答,四坐嗟叹。”
忆瑶卿
往事堪嗟几欲狂,新愁更胜旧愁长。
霏霏曀雾催云黯,飒飒惊风助雨凉。
沧海横穷千里路,归期萦损九回肠。
鱼函锦字浑无据,人事音书两渺茫。
【注】
(1)“新愁”句:句法出自晏几道《减字木兰花》:“新恨犹添旧恨长”。
(2)萦损:指因愁思郁结而憔悴。语见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萦损柔肠,困酣娇眼”;九回肠:典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又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江流曲似九回肠”,故云。
(3)鱼函:古时书信用鱼形信函。浑无据:全无凭准,语见于袁去华《剑器近》:“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
(4)人事音书:语见于杜甫《阁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此处指二人间之关系;音书:即音讯。
重遇瑶卿
未携初昔池边柳,又见归时驿路梅。
郑宅方窥罗隐老,沈园旧忆放翁才。
琴前未向文君奏,身侧早随萧史来。
凭我传声辞席罢,莫如稍饮手中杯。
【注】
(1)驿路梅:语见于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又牟融《送范启东还京》:“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此句取自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之典。
(2)“郑宅”句:典出自何光远《鉴诫录》:“(罗)隐常献卷于郑相公畋。郑女妙于篇什,每读隐诗,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未尝不于父前三复,似慕其才。相国或一日因隐到宅,遂留从容,命女下帘窥之。女见隐为人迂差,永不复吟隐诗矣。”
(3)“沈园”句:即陆游的《沈园》二首。《齐东野语》载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偶与唐婉赵士程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沈氏园之事。
(4)萧史:典出自刘向《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数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偕随凤凰飞去。”后常以萧史比喻情郎。
闻瑶卿赴东瀛
昔闻相如赋,长门值千金。
今逢割席谶,故作明远箴。
人事皆俯仰,伤别无古今。
恨比长沙傅,独对汨罗吟。
疑我楚越胆,剖我松柏心。
悠我辗转侧,沾我仲宣襟。
横波穿渌水,极目揽青岑。
相顾再无语,唯有自沉音。
【注】
(1)“昔闻”句:据萧统《昭明文选》引司马相如《长门赋序》载:“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千金”之说多见于后代诗词,如辛弃疾《摸鱼儿》词:“千金纵买相如赋”。
(2)割席:典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明远:即南朝宋诗人鲍照,字明远,鲍照有妹名鲍令晖,亦是当时才女。鲍照在其《登大雷岸与妹书》中曾有:“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之告诫。箴,即告诫规劝之意,后又引出意为规劝、告诫之文体,称其为“箴言”。这里暗指欲挽兄妹之谊。
(4)长沙傅:即贾谊,曾含冤受谪为长沙王太傅。汨罗:代指屈原,屈原亦含冤被放逐。
(5)楚越胆:典出自《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比喻虽近犹远,虽亲犹疏。肝胆同体,喻亲近;楚越敌国,喻对立或疏远。如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道合而襟期暗亲,志乖而肝胆楚越。”
(6)松柏心:语见于南朝乐府诗歌《子夜四时歌之冬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7)“悠我”句:语见于《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8)仲宣襟:仲宣即王粲,字仲宣。因王粲《登楼赋》云:“凭轩槛以遥望,向北风而开襟。”
(9)“横波”句:渌水:语见于李白《长相思》:“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横波:比喻女子眼神流动。语见于东汉傅毅《舞赋》:“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
望江南 思归以赠瑶卿 其一
离别易,相见负年华。
轻咏式微残照里,遥岑空际暮云斜。
望断在天涯。
【注】
(1)式微:语见于《诗经.邶风》,云“式微式微胡不归”,表思归之意。
(2)遥岑:即远山。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云:“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望江南 思归以赠瑶卿 其二
离别久,应学越吟人。
老却难俦王粲赋,未曾还诲已三春。
能不亦低颦?
【注】
(1)越吟人:典出自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陈轸)曰:‘越人庄舄仕楚执圭,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圭,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
(2)王粲赋:即王粲之《登楼赋》,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之句。
(3)还诲:语见于鲍照《重与世子启》:“奉还诲,深承殷勤笃眷之重,披读未终,悲愧交集。”即指回信。
水龙吟 次韵稼轩词寄语瑶卿诞辰
月明梦觉堂前,余辉映牖难盈手。
昨怜倩影,犹疑颜色,亭亭如旧。
泪眼相看,近前方识,苍颜华首。
恨青鸾沉海,归鸿声断,平生誓,还知否?
援醉阑干北斗,两悠悠、端居永昼。
遥怀往昔,兰亭金谷,觞飞斝走。
寂寞今朝,去年遗病,残花中酒。
盼他年,待得鲈鱼兴起,再称卿寿。
【注】
(1)次韵稼轩词:即次韵稼轩《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一词。其词曰:“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其中“手、旧、首、否、斗、昼、走、酒、寿”为其韵脚。
(2)“月明”二句:化用自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3)犹疑颜色:语见于杜甫《梦李白二首》:“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意指梦醒后迷离恍惚之情状。
(4)青鸾:即青鸟,传为西王母取食传信之神鸟;归鸿:取班固《汉书.苏武传》鸿雁传书之典,又李清照《菩萨蛮》词云:“归鸿声断残云碧”。此二句意指离别之后消息断绝。
(5)阑干:横斜貌,亦指北斗。语见于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援:持。语见于屈原《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6)端居永昼:语见于苏轼《水龙吟》:“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端居:闲居。两悠悠:语见于李商隐《端居》诗:“远书归梦两悠悠。”,即远书与归梦皆不可得之意。
(7)兰亭:乃书圣王羲之寄居处。王羲之曾邀谢安等四十一人与兰亭举盛会,作《兰亭集序》;金谷:即金谷园,西晋石崇之别墅。石崇曾邀贾谧二十四友等三十余人相聚,作《金谷诗序》。此处代指当年生辰日时之聚会。
(8)觞、斝:俱为古代酒器。此句指宴会中觥筹交错,频频传杯。
(9)“寂寞”三句:语见于张先《青门引》:“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中酒:即大量饮酒。
(10)鲈鱼兴:典出自房玄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又语见于贺铸《罗敷歌》:“季鹰久负鲈鱼兴,不在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