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碎人生理想-《追忆似水年华》读后系列
关于为什么读书?我有很多功利性目标,其一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在社交场合(其实主要就是几个哥们在小饭馆里喝酒,调侃,抬杠,诸如此类)尽量把事情说明白,把话说漂亮,说的巧妙幽默,获取片刻的虚荣心。这种有点可笑的功利心在我今天进行日常性功利性阅读时遭到打击。
普鲁斯特七卷本的《追忆似水年华》第四本,描述了一位口才了得的老贵族,简直击碎了我人生的目标。
皮埃尔 德 维尔朱先生,即克雷西伯爵,是一个穷贵族,但出身极其高贵。他落魄到生活潦倒、几近穷酸的地步,我感到,哪怕抽一根雪茄,得一次“消费”,对他都是美得不得了的享受,以致在我不能见到阿尔贝蒂娜的那些日子里,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总要邀请他到巴尔贝克来。白面书生,一双蓝眼睛富有魅力,说话精巧雅致,表达尽善尽美,只见他两片嘴唇一动,妙语连珠。。。。。他喜欢喝最名贵的酒,无疑是因为落魄,因为对所失了如指掌,因为他养成了嗜好,也可能是因为过分夸大自己的偏爱。因此,当我邀请他到巴尔贝克吃晚宴时。他点起菜来食不厌精,就是吃得太多了一点,喝得更是过了头。。。。。。。。他每次下火车就问我说:“我们的小聚会定在何时?”这可以说是食客的贪婪,也可以说是博学者的知味,因为他把巴尔贝克的聚餐看作是一次交谈的机会,所谈论的问题对他来说简直如数家珍,而他有不能跟别的任何人谈,在这方面,我们的聚会与联盟俱乐部、珍本收藏协会定期的特别丰盛的晚宴有类似的地方。。。。。
如果再展开来看,文学艺术不无骇人之处。
印度导演雷伊的《大地之歌》里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写剧本的父亲,生活非常悲苦,只因为他选择了以文字为生。
《布登勃洛克一家》讲述了一个富裕家庭的衰败,因为这家人变得沉迷于艺术。
木心说,文学艺术是好玩的,但是有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