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像孩子一样的爱人是怎么回事?需求是爱的反面

<爱和需求>
1、爱恋关系 x 母子依恋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一个人产生爱恋的时候,这种感情其实和我们对母亲的依恋很像,需要母亲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即使情侣中一个人做妈妈,一个人做宝宝其实双方你情我愿乐在其中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问题就在于可能没有人会一直愿意做妈妈,即使是你妈妈都不愿意自己做妈妈,甚至还是让你来做她的妈妈。
比如她想让你把她做的饭吃掉的时候,让你考高分的时候,其实有时是想让你满足她安心或面子的需要。妈妈是在付出但妈妈也有需要,需要是人人都有的。
但是重点是我们要敢于承认需要,需要并不是爱,需要是爱的反面。爱是想做一些事情让你舒服,以你为中心来滋养你;而需要是希望你来满足我,做一些事情让我舒服,在亲密关系会总爱和需要是同时存在的。
2、被需要也是她的需要
被需要也是自己的一个需要,但是只有是你的付出和他需要相匹配时,这对她而言才是爱。我们不能要求他人强行为自己的付出买单。
虽然我们对一个人产生爱恋的时候,这种感情其实和我们对母亲的依恋很像。但是两个人的关系不仅仅有母婴式关系,还有成人式关系。
恋爱中的成人关系是两个心智成熟的(独立、不需要他人供养的)成年人彼此给对方爱,满足对方的需要。成年人是有边界感的,不会强迫对方满足自己需要,也不为委屈自己无条件满足对方。首先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又有自给自足的生活,然后和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
但是谁还不是个孩子,我们总有需要母婴关系的时候,你能量低了我满足你,我状态差了你满足我也是适当的变奏,但是成人式的关系才是主旋律。
想要获得成人式关系的关键是你能不能认领自己的需要,只有把自己的需要识别出来,认领到手。我满足我的需要,你满足你的需要,有条件的时候相互满足才是健康的成人关系。
现实生活中为啥要催伴侣上进
->因为这样对方可以升职加薪
->这样双方结婚后能有更好的生活
->我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其实这样的生活可以通过自己去实现也应该自己去实现。
所以:
我们需要的是被关爱的感觉和有价值的感觉(被爱和爱他人)。
需要就是需要,需要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所以大家可能正视自己的需要,
不要通过“我对你好”,“这是我对你的爱”来包装自己的需要,进行PUA对方。
23/07/08my comment:
1、想到其实日常我们很多人描述母爱父爱的时候,总是歌颂,认为孩子就是讨债鬼、吞金兽,好像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就成了弱势群体。但其实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从一出生就充满了彼此充满了爱和需要,他们需要你健康、需要你变好,需要你不要抑郁,需要你赚积累更多的财富,甚至需要结婚生子来满足他们的安心、避免被人议论的需要,只是恰恰这些很多时候也是对自己是好的(部分可能不能同时满足双方)。所以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很多时候是因血缘联结,搭伴修行的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共同成长,想要做的好其实都不容易。
2、其次是在任何亲密关系中
- 先关注自己,先爱自己,自爱把自己爱满,溢出的分给他人共同快乐
- 当自己过得好了,自己分享自己体验给对方时,大家都觉得有意思的,轻松的乐在其中,不会造成过多负能量让对方让你分担,在爱有限的情况下不消耗他人的爱,相处得自然也就会更舒适
正确认清自己需要,归根到底识别一件事是自己的需要,还是自己打着需要的名义需要对方去做什么。认领自己的需要并不可耻,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让你满足自己的需要,才可耻,如果一个人过度不知廉耻也确实没有继续交往的必要。
总之在亲密关系中,母子相互需要,伴侣也是相互需要,需要就伴随着爱,好的坏的先己后人。不要娶了一个妈,也不轻易做别人的妈,拒绝过度大男子主义,少要求他人,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