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吧!登山少女》— 爬山与日常成长之间的结合

《前进吧!登山少女》第四季 完结撒花!

《前进吧!登山少女》(又称《向山进发》)是我趁着这个季度开播第四季,所以顺势将前几季给补上来的一部作品。
先说我个人对这个系列的简单观感,那就是我认为它确实算得上是这类轻百日常作品中,质量较高的那一档;但另一方面,它也并没有很好地对上我的电波与胃口,所以我也很难说我特别喜欢这部作品。
我的这篇专栏,会先聊一聊我认为本作相对戳我的部分,以及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却不是特别喜欢本作的理由。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啊!

如果要我挑本作四个季度里我最喜欢的部分,那绝非第二季前半,主角一行人挑战富士山,但女主葵却因为高山症而登不上去的那段剧情莫属了。
之所以我会喜欢这段剧情,是因为本作以此为契机,才真正地让葵这个爬山萌新,知晓了爬山这项活动的意义;亦即,爬上山去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看到那道瑰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所踏过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不断自我挑战的证明。所以即便最终无法成功,这个过程本身所带来的成长,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与此同时,本作还将爬山这项活动的意义,给融进几个角色的日常互动之中,甚至因此让这些互动被赋予了多一层的意义与价值。这尤其体现在葵在失败受挫以后,没想通为什么明明自己拖累了枫学姐,让她必须要陪着自己而无法登上山顶的情况下,她还要如此照看着自己,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母亲之前明明如此反对自己参与此次爬山,她最终在自己失败之后却没有一丁点的斥责;而在她想明白了背后的缘由之后,想通了这就是朋友之间的互助、就是亲情之间的关爱之后,她也真正地意识到了周遭的这些朋友、这些亲人,对于自己来说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而这对于葵这样一个有点内向与孤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捩点。

也就是说,凭借着这段剧情,作品不只是拔高了它的表达上限,它也很好地将女主葵这个角色的成长给带出来、并予以了非常扎实且细腻的描写。
而不得不说,在这类轻百日常作品中,能够将活动的价值,与角色间的互动、与角色本身的成长,进行高度绑定的案例,确实也是比较少见的了。所以能够在本作中看见这样高光的剧情设计,我自己还是比较惊喜的。
也因此,当我看到这段剧情的时候,我对于本作的评价其实是非常高的。
更是因为这样,在第四季最后的2集,当葵与同伴们再一次地去挑战富士山,并最终顺利登顶的刹那,我才会感到如此的动容。

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在作品后续(第二季后半之后)的故事中,老实说对于爬山这件事本身的描写就渐渐降低了。就虽然作品仍旧不断有叙写角色去爬山,甚至像是我刚才所提到的那样,在第四季末尾也让角色再次挑战了富士山,所以也很难说作品彻底抛弃或遗忘了爬山的这个元素;但是,后续大多数的内容里,也确实较少去描绘与讨论爬山的过程与意义了,整体的故事基调,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同类型里常见的那种日常互动了。
那这样的处理很糟糕吗?当然也没到糟糕的地步,毕竟这就是很多日常番的常态;而本作只是回归常态而已。
但是,在见证了葵的成长,尤其是她对于爬山、对于友情的更深入思考之后,再回归到比较朴素的日常之中,它给我的感觉确实是有些后继无力的。
诚然,如我刚才所说,爬山的要素也没间断,对于爬山这件事的讨论时不时也还是会被作品提出来,特别是作品显然是想要以此为基底,去细致地描绘葵为了再次挑战富士山,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努力之后所收获的成长。但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它所触及的深度与力度,其实都已经不及前面所提到的富士山回,再加上这样与爬山关联性较高的故事密度也比较低,这就导致它所呈现出来的情绪力度就稍嫌欠缺了。

另外,或许也会有人反驳我说作品在细腻程度上,也绝不是我所说的那般无力;毕竟在第二季后半,作品也补充了枫和可可奈两个角色的单元回,让我们知晓她们背后的故事;第三季后半更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叙写日向与葵之间的争吵,并以此去带出日向对于葵的依赖,以及她后续的一些成长;到了第四季,作品也有简单地带到穗香这个角色的一些内心想法与故事。
对此,我其实也还是承认的。毕竟不得不说,能够在一部这样的日常作品中达至这样细腻描写的作品,确实也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但同样的,我的观点依旧是,后续这几个角色的个人故事,其实与爬山的关联性不算太高;就作品并不是借由它的核心要素“爬山”,去带出这些角色的故事与想法的,而这在我看来,自然就没有富士山回之于葵那样的高度与魅力了。
换言之,确实是因为在我见证了作品能够将爬山这一活动,与角色的日常互动与成长进行近乎完美的结合之后,我对本作后续内容的期待被巨幅地拔高了;而后面的这些内容,即便客观上已经做得很好,在我这里也还是因为期待的落差,而在观感上稍微差点什么。

当然,这也不是我对本作相对无感的核心理由。毕竟很多人看这类日常番,比起追求什么高度,更多就只是单纯且纯粹地享受着美少女们的日常互动而已。
也因此,真正让我对本作无感的理由,比起它后续的故事没有达至我的期待以外,更多的,只是单纯地因为我确实对本作角色之间的互动设计,不太感冒。
我试着总结了一下本作互动上让我无感的根源之处,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仅提供参考。
首先,是作品很喜欢让葵把内心感悟直白的说出来这点,对我来说其实是比较刻意的。
我自己并不反感大量堆砌的内心独白与描写;但关键是它多少需要带出比当下剧情更多一层的信息量或表达。而本作中的大多数情况,葵内心所说的,真的和我们观众眼前所看到的、所能够感受到的,没有多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很琐碎的日常互动中,作品都喜欢加入这样的内心独白,这就真的会让我产生一股刻意感。
当然,即便是这样直白的叙写,如果用在关键时刻,确实是很能够体现出角色对于这样一个简单事物的顿悟,进而展现出她突破迷茫的那种成长的感觉;但这也只是在关键时刻才比较有效果,如果毫无节制地去使用的话,那它就会反过来导致互动过程中那由不可言喻的暧昧感破碎,进而让角色之间的互动,变得不够有趣、也不够耐人寻味了。

其次,是本作的好一些互动给我的感觉还是太小家子气了。
这确实更多只是我的审美问题而已。毕竟单看设计,作品将它互动上的核心乐趣,设置在了俩女主之间的斗嘴,其实就是很正确的思路;尤其它还能够借由互损的模式来体现角色关系上的亲密,这就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但在我这,作品所设计的这些“互损”与“斗嘴”,犀利程度还是有点低了;就我感觉她们之间还没损到位,欠缺了足够的犀利与锐利,这就使得她俩的关系上又上不到损友的地步,下也下不到那种距离感与默契都绝佳的好友的程度,就有点尴尬。特别是有时她俩的斗嘴,真的很像俩小学生之间的那种“如果你不跟我好我就不跟你好了”似的打闹关系,而我也必须承认这确实不是我喜欢的互动模式与设计。

当然,虽然本作的互动设计整体来说不是很对我的胃口,但也远没超过我的接受范围之外,甚至如果不那么较真去看、不那么理性地去回想与思考的话,其实大体上的互动氛围,还是做得挺舒适、惬意的;所以我虽然说是无感,但充其量也只是我自己没有特别好地沉浸到故事之中罢了,并不是什么巨大且严肃的问题。
且像我刚才所说,作品对于几个角色的描写与塑造也都是在水平之上的;一些单元故事更是做得非常浪漫有趣。像是第二季第13集的萤火虫回、第四季第六集前半的前辈约会与失恋回,都是能够特别好地将那种暧昧且温暖的氛围给诠释出来的故事,观感真的特别出彩。
所以撇开我个人的主观因素去看待本作的话,我认为它也绝对称得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日常作品了。

总的来说,本作无论是其整体相当扎实的制作,还是它少见的深入了活动、也就是爬山的意义,乃至于它对于几个角色那相当细致的描写,这都已经让它与很多其他同类型作品拉开了差距。
所以,即便我个人主观上对本作确实难以称得上是非常喜欢,它也绝对是同类型作品中的佼佼者了;特别是如果你对我文中所提到的这些主观的琐碎问题都比较无感的话,那么本作还是相当值得推荐去看一看的。
简单评分:8.7/10
ps:别的不说,本作的制作质量是真的很好;而也只有如此高质量的动作制作,爬山这样一个“动”的要素居多的题材,才能够在本作中有着如此亮眼的表现;搭配上作品整体足够适宜的氛围营造,大体上本作所给予观众的观感应该都还是挺舒适、惬意的。
ps2:可可奈真的好可爱啊啊啊啊!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