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冷门推荐:“我”与《诈欺猎人》——纪念《诈欺猎人》完结,人物篇

2018-11-26 22:42 作者:泠yuki  | 我要投稿

多年前,有人提出了这么个观点:日漫就是卖角色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公平的。所谓日漫(动漫)卖角色,实质上和文学、影视中的塑造人物并没有任何区别。

主要角色

多年前,有人提出了这么个观点:日漫就是卖角色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自认为发现了日漫的本质,把这当做日漫(甚至动漫)低俗、低劣、幼稚、无聊、没营养的论据。这种观点曾红极一时。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公平的。所谓日漫(动漫)卖角色,实质上和文学、影视中的塑造人物并没有任何区别。我们不妨想想:提到《水浒传》,是不是就想到了武松鲁智深宋江?提到《无间道》,是不是就想到了刘德华的刘建明、梁朝伟的陈永仁;其他,诸如《西游记》的孙大圣,《天龙八部》的三兄弟,也不外如是。创作,塑造人物是最重要的。动漫上的创作,并不例外。

当然,近些年来的萌肉风气日盛,塑造一个丰满的形象,似乎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流行的做法,我只看到一个外表可爱,而浑身贴满名为“属性”的标签的角色粉墨登场,时不时像发情的雄孔雀开屏,展示着身上的标签。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堕落,一种悲哀。

《诈欺猎人》的人物塑造非常好。《诈欺猎人》可以说是一部群像剧,不但主要角色形象丰满,间中又有细节衬托,使心理刻画入木三分。每个章节过场的诈欺案受害人的焦虑与无助、诈欺师的磨刀霍霍也是活灵活现,体现了夏原武阅人之丰和取材之细。下面,就让我评判一二。

黑崎

曾经是诈欺案的受害者,因此而家破人亡,但之后黑崎居然作了诈欺师,并且成了狩猎“白鹭”的黑鹭。但黑崎却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赎罪,或者说,让心里,好受点。黑崎制裁了多少只白鹭,但这不过只能稍稍弥补他内心的空虚。他过去从没为家人做点什么,现在,狩猎白鹭是他唯一能为死去的家人们作的了。但黑崎也明白,成为了诈欺师的自己,就是对家人们最大的背叛,所以他生活里处处有自虐的迹象,甚至,一个劲的抵触他人的好意。

黑崎看透了人情冷暖,但最终,还是个人,还是个年轻人,还是个想回家的年轻人。

黑崎是上上人物。


吉川冰柱

黑崎对谁都戴着面具,但是对着冰柱,他却能显露真我。冰柱是照进黑崎漆黑内心的一束光,尽管微不足道,但黑崎的心里慢慢感受到光的温暖,尽管他一直不承认。在这段感情中,冰柱一直是主动的。她的小小心愿,也只是让黑崎知道,还有个人在关心着他,还有人在想念着他,不管黑崎在哪里,甚至,死在哪里。此段告白之苦涩,有情人心里口里自知矣。所幸,倦飞的黑鹭最终必将停留栖息于冰柱之上。

冰柱是上上人物。


桂木敏夫

“我就在这里”是桂木老爹对黑崎的永远的承诺,简单一句话,给当初刚刚家破人亡的黑崎有了活下去的目标。面对黑崎这么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孩子,桂木老爹从来坦坦荡荡,不闪不躲。百年树人,但桂木五年以来栽培黑崎,心中完全明白,日后不免死于黑崎之手。但黑崎有事,桂木向来大包大揽,保他周全,生死仇亡,在桂木眼里好似过眼云烟。人中龙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桂木是上上人物。


早濑

桂木的保镖早濑的戏份不能说少,但作用委实不大。其个性沉默寡言,并不十分突出。

不过,早濑曾指出,桂木对于黑崎的偏爱,源于“对黑崎的人生有所亏欠”,纵观全篇,此可谓一针见血。仅此一节可见其心性智慧,可列上中人物。


白石阳一

从白石的外形、经历等方面来看,白石阳一应该是夏原武在作品里的化身,和罗琳之于赫敏一样。

白石行为处事,颇有些前辈高人之感,无往不利,经手的都是数目上亿的大案。然多智近妖,令人有点喜欢不起来。

白石是上上人物。


小黑

九品论人的不少,但论到了宠物猫的,恐怕这还破天荒是头一遭吧?小黑是黑崎从无良宠物店里带回来的,黑崎的伴侣。尽管受到全屋人的宠爱,冰柱更是照顾备至,但小黑的地方还是黑崎的房间,黑崎的床头,小黑一定会回到那里,此一幕绝倒。

小黑是一只可爱的上上猫咪。


神志明将

神志明警部补是一个被浪费的人物,在《诈欺猎人》的世界里他处处碰壁,徒劳无功,非他之过,实乃作者命不在神志明。

神志明是中上人物。


鹰宫辉

鹰宫是个管说不管做的温室花朵,本以为能有什么惊人之举掣肘黑崎,到头来也只敢磨磨嘴皮,遇到事情立刻惊慌失措,大失风度,贻笑大方。鹰宫辉这种人,现实里不知道有多少。

鹰宫辉是中中人物。


受害人与加害者

《诈欺猎人》对于受害者心理的刻画,有很大的警示作用。“我不会被骗”、“我怎么会被骗呢?”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是大多数受害者的心态,甚至不少受害者,连“骗”这种事,都没有想过。在现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里,他们肯定能通过电视、报纸上接触过类似案例。但一方面,新闻报导实际很有限,关键手法很少详细报导;加上为了新闻的趣味性,很多报导都有意无意地倾向于把受害者塑造成头脑简单的白痴笨蛋,而毫不考虑受害人当时的环境和骗子的手段和话术的作用;并且,都市传说、甚至是一些科普节目当中,出现了用根本不存在的“迷魂药”、“迷魂粉”来“控制”受害人的桥段;这种不负责任的报导让观众对骗更加不放心上。另一方面,受害者本身也缺乏相关知识,例如高利贷诈欺里的受害者,往往连利率都不会算,甚至对利率的高低毫无概念。并且,受害者往往把所有的人都当成“好人”,毫无心防,对陌生人也完全信任,毫不怀疑——但是,被亲戚朋友出卖的人都不计其数,何况陌生人。

再者,部分受害者就算有所怀疑也会抱着侥幸心理自欺欺人。这时候的受害者就好像一个快要输光的赌徒,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只好赌自己并没有受骗,当然到了最后,也只有输光。

而骗子对受害者是毫无怜悯的。他们心里想着是“为什么你要被骗?”

他们自诩为捕食者,毫不留情的啄食猎物。他们所倚靠的关键因素,就是自身的知识,比如,在“诉讼诈欺”里,合同要怎么写才能误导对方,又要怎么利用法律条款的漏洞“控告”受害者,这些不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是根本想不到、做不到的。然而,知识是把双刃剑。他们可能从来都想不到,最终还是要栽在自己的能耐上。黑崎的狩猎里,往往会使用以牙还牙的手法,把恶果送回到加害者手里。为受害者、为读者,出一口气。

注:本文为代发,本文最早发于S1论坛,ID死神狙击手。 2017年5月26日


冷门推荐:“我”与《诈欺猎人》——纪念《诈欺猎人》完结,人物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