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射齿目族谱》帽天山开拓虾

2023-04-02 15:26 作者:风是青的  | 我要投稿

————————快收学了————

正式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9 日,国际期刊《地质学会会刊》⑴

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前言

 在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第一块化石长尾纳罗虫有个优雅的名字——“周小姐虫”,它是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高级实验师周桂琴的姓命名的。⑵


1990年,周桂琴发现了澄江动物群第一块完整标本——(ELRC 20001),是继布尔吉斯动物群后第二块完整标本。[?古老记忆]

发现

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包括两块完整标本在内的澄江动物群奇虾类化石,在学术界和社会大众中引起了轰动。⑶


其中一块在1990年采集于帽天山的奇虾类标本(ELRC 20001),已成为了澄江动物群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自发表后,该化石标本和复原图经常出现在国际学术活动、各类科普作品和媒体报道中,并作为澄江动物群的标志入选1999年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代表性科技成果之一,以纪念邮票的形式公开发行。然而,自1994年首次发表以来,这块完整的奇虾类化石标本并未得到深入系统研究,成为奇虾类和早期节肢动物演化研究领域的一大缺憾。⑶

命名

在非正式发表之前,(ELRC 20001)曾被鉴定为抱怪虫科,奇虾科新种等。[其他]

直到2022年,基于前附肢形态、桨状叶数量、尾扇组成等特征上均不同于其他已命名的奇虾类属种,应属于一个新属新种。⑶


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员团队的曾晗副研究员、赵方臣研究员等人以这块化石标本(ELRC 20001)为正模式标本,将其命名为帽天山开拓虾(Innovatiocaris maotianshanensis),非正式于2022年8月23日在线发表在英国《地质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上。⑶

杨定华作图,曾晗、赵方臣
指导

此外,研究者还依据离散的前附肢标本,描述了澄江动物群中另外两个可能属于开拓虾属的奇虾类新种,分别为开拓虾未定种(Innovatiocaris? sp.)和多刺开拓虾(Innovatiocaris? multispiniformis)。⑶


词源:

属名纪念陈均远先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对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贡献。种名,不用解释。⑶


分类:

系统发生分析表明,帽天山开拓虾不属于已知奇虾类四个科(奇虾科(Anomalocarididae)、抱怪虫科(Amplectobeluidae)、筛虾科(Tamisiocarididae)和赫德虾科(Hurdiidae))中的任何一个,其演化位置位于非赫德虾类的基部或赫德虾科的基部,靠近赫德虾科和非赫德虾类的分异点,即接近奇虾类演化树的根部。因此,帽天山开拓虾为奇虾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点。(内容来自⑶

分类图,作者,炽魂Fire
该枚帽天山开拓虾正模标本展现出包括肠道、肌肉等精美的软躯体生物学特征,同时也揭示了奇虾类头部前附肢、眼睛、头壳等构造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颈部、桨状叶等部位的解剖细节。



注:

⑴远古发现丨我国科学家命名5.18亿年前“帽天山开拓虾(引用)

⑵周桂琴:我的姓给了5.3亿年前的小虫(复制)

⑶南古官网

⑷论文(看不懂)

《射齿目族谱》帽天山开拓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