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的生活智慧》:壹、学天篇:16、患不知人也 | 曾仕强

2023-06-10 06:12 作者:心易之路  | 我要投稿

学天第一

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已知②,患不知人也。”

主旨

孔子对“人不知而不愠”的深一层解说。

注释

①“患”是忧虑的意思。

②“不已知”就是“不知已”的倒装句。

今译

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忧虑自已不能了解别人。

引述

现代人最好明白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在某一行再有名,对其他行业的人来说,也未必熟悉。人家不了解自己,原本是正常的现象,用不着不高兴。反倒是自己要扩展视野,不妨多多认识别人。把别人当做镜子,以便反过来映照自己,使自己更明白真相。知人与被知,孔子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和孔门三乐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互相对照,更能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

现代人很喜欢推销自己。为了出名,什么花样都使得出来。为什么不想想,自己是人,又不是货品,为什么要推销呢?即使不是看轻自己,至少也看不起别人。意思是“你们这些人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连我都不认识”,怎么不令人难堪?泰山何尝自我推销?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熟悉?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推销自己,才是正道。

自我要求

(一)人不知而不愠,对一般人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因为本来就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根本是正常的现象,怎么会生气呢?然而,对于著名的人士,那就很难控制得住。往往因此而十分生气,表现出恼羞成怒的样子。

(二)知人很难,所以经常由此造成悔恨。最好时常观察身边的人,检验自己的知人能力。

(三)要知人,不能不知天。知人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人与天”“人与神”“人与人”等项目。要知人,最好先知物,由知物做起,再逐渐知人,才是明白本末、先后的道理。

建议

修已是本,治人是末。最好循着知物、知天、知命、知性的顺序,进而明道、明德、明教,以达到知人的目的。


《论语的生活智慧》:壹、学天篇:16、患不知人也 | 曾仕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