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引领传统行业获得新活力
培育石化化工重点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建设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加快有色金属行业建设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近日,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稳增长方案,加快推动技术装备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是其中重点。
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在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状态、各类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车间里,操作员根据系统自动计算的结果就能精准完成加料、调温等工序。九羊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基于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炼钢创新应用,公司解决了炼钢操作标准化、冶炼提质降本增效等难题,实现智能炼钢全流程能力与效益提升。现在,“经验炼钢”变成“智能炼钢”,转炉终点的碳、温双命中率提高至88%,冶炼时间缩短8%至10%。
当前,我国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已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500多个,生产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支持举措分业施策。围绕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相关支持举措将进一步发力。日前,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稳增长方案,将着力加快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智能转型。
面向钢铁行业,将开展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促进钢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采矿、制造加工技术深度融合,提高行业数据治理水平,加快钢铁行业智能化升级。
面向石化化工行业,将发布实施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标准,遴选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重点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行业智能化升级。支持地方创建具有竞争优势园区、智慧化工园区。
面向建材行业,将加快制定一批重点细分领域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集成互联等关键标准。鼓励有条件地方建立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支持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发展。
持续激发转型活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推进产业智能化需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支撑作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系统化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