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牛津大学教授:我们招博士,最重要的筛选标准是哪些?

2023-08-29 10:05 作者:社会学理论大缸  | 我要投稿

编译/明春

校订/孙宇凡

    每年我都会收到大量的套磁邮件,表示对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the 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简称OII)的博士研究感兴趣。现在,我整理了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计划课题的建议。

    不像很多美国博士项目,我们英国假定你在申请博士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一个硕士学位。这意味着你需要在读博期间完成的课程较少,也可以较早地启动你的博士论文研究。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期待你在申请阶段就能提交一份更为详细的研究计划。完成这样计划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我在这篇文章中提供的建议是基于我在过去的研究计划中所见到的一些亮点和问题,也基于我之前担任我们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的某个博士项目的主任的经历。这些建议是我的个人看法。最终的录取决定是由我们互联网研究所招生委员会做出评估。

建议一:找到合适的导师

    我们博士项目最重要的评选标准之一是导师的匹配程度。这意味着在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你需要找到这样一位老师——既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又对你所提议的研究有兴趣。

    一种思考专业知识的方式是将其分成主题、理论和方法几个部分。比如,你可能计划通过开展调查(即方法)从集体行动(即理论)的视角研究网络零工(即主题)。你可以查看教职成员的人物简介和过往著作,从而弄清他们是否具有与这些领域相匹配的专业知识。我的过往记录与上述例子中的三个领域都匹配。但是只有两个领域匹配可能就已足够,甚至有时候只需一个领域。一些教职成员或许只在意是否具有相匹配的方法论知识。我目前最关心理论上的匹配。一旦你确定了可能适合的导师,通过邮件向TA们介绍你的研究想法,以核实是否匹配。

    对你来说,从外部去确认兴趣是否契合会有些棘手。一些教职成员可能对他们通常所做的题目/理论/方法感到厌倦。他们可能正在做某些在网上尚不多见现象的新研究。你可能和老师之间在专业知识上较为匹配,但不可能达不到完美匹配。就个人而言,现在使用集体行动理论研究除零工以外的其他平台用户群体——如主播或电商卖家——的研究计划会让我更兴奋。一个弄清兴趣是否匹配的简单方法是通过邮件向教职成员发送几段与你的研究想法有关的内容,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指导这个研究。

建议二:在当下研究未来

    许多研究计划都是未来导向的。这很好——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帮助我们应对变迁以及塑造社会。但作为一个方法论问题,实证社会科学家需要调查具体的事物——这些东西已经存在,或者在过去存在过,并在档案和记忆中留下了痕迹。我们需要一个群体来观察,需要对人们进行采访,或需要交易来分析。基于对过去的了解,我们能够对未来做出假设,但是如果这些假设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我们就无法用实证的方法直接探究未来。

    比如,你可能对“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感兴趣。这个概念确实体现了一种减轻大规模数字平台的力量的方式。但是,你别去研究一个基于假设的未来平台。你不能对尚未存在的事物做实证研究!

    就我个人而言,我甚至会建议你不要选择一个真实存在但比较新、又不太稳定的平台,因为从不断变化的事物中得出结论是有难度的。相反,我会建议你尝试寻找一个有趣的、历史上的案例,它要能够阐明某个在今日也有所相关。这类研究的实证部分将与过去联系起来,但讨论和结论部分可以完全用于解释未来影响。

    当然,过去永远不会与现在和未来全然相同。但研究者的本领正在于确定一些理论模型——这些模型能够从分析出过去的哪些方面对未来产生了影响。太阳底下很少有全新的事情。一份没能发现与过去有任何关联的研究计划大概仍是不完善的。这听起来可能很无聊,但是如果你对未来感兴趣,首先要了解过去。

建议三学术研究而非实务发展

    以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为例,我们有两个博士项目:一是信息、传播与社会科学哲学博士项目(DPhil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二是社会数据科学哲学博士项目(DPhil in Social Data Science)。前一个是我们最开始的项目,是多学科的,后一个是我们较新的项目,更多强调对学生的方法论技能的培养。

    但是,两个项目的共同点如下它们都是社会科学项目。这意味着任何研究计划的主要焦点应该是严谨的社会科学研究——对某些人群、社区、社会或类似对象的研究,而不应该放在发展新技术或创立公司。这些目标固然很好,但它们属于工程学或创业项目。

    你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完全有可能在之后对新技术的设计或者企业的建立产生影响。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的研究经常在技术领域产生影响。但是,你必须先做研究,而这需要时间,并且包含了未知因素——你无法确定你将会发现什么。

    有时,候选人打算先创立一个系统,再研究使用该系统的人。如果该系统是一个实验性环境,被用来研究某特定社会科学问题,比如社会信息如何影响政治行为,那么这会是一个绝妙的方法。参与者们很可能是被支付报酬的实验对象。但是如果该想法是关于一个真实的系统环境,并吸引真实的用户使用,那么我认为对于博士项目而言,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到既实现这一点,又能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研究、并完成博士论文撰写。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要使它围绕学术研究而不是实务发展。

    总体而言,向有可能成为导师的人发送邮件是一个评估你的选题是否合适的好方法。但是一定要先做好功课:研究教职成员的背景和著作,并相应地调整你的方法。祝你好运!

(以上原文来源:https://www.oii.ox.ac.uk/news-events/news/how-to-choose-a-topic-for-an-oii-doctoral-research-proposal/)


    实际上,我在去年开设的《研究计划写作七讲》课程,就有位同学录取了这个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的博士项目

学生录取牛津、剑桥等硕博士项目

    我们在课上,不仅传授了上述的三个标准建议,更是通过七讲课程,写好研究计划每个板块,还有——

✅ 有学界的国际评分标准

✅ 有研究计划的优秀获奖范本

✅ 有让国内、国外老师心动的选题方法

✅ 有让你无痛写作的雪花写作法

✅ 还有奖学金申请经验博士培训分享


    什么是《研究计划写作七讲》?

    这是我每年都会开设的研究计划班!这个班因为很受学生欢迎,去年到今年已经开了5期!本次课程为第6期!也是今年最后1期

报名请用微信扫描下面海报二维码👇🏻👇🏻👇🏻

    光是2022年的课程,就已成功指导国内985等高校硕博士毕业开题;指导学生录取国内外TOP名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美国、德国、爱尔兰等不同国家的博士和研究型硕士项目,横跨社会学、传播学、文学、哲学等领域。


——课程适合群体——

课程主要面向以下群体:

 · 正在或计划申请国内、国外硕/博士项目,需要撰写研究计划书

 · 申请学校需要writing sample,考虑写一份类似研究计划的材料

 · 读硕/博期间,需要写研究计划/开题报告

 ·  以社科各专业为主,例如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可迁移到更广泛的文科,往期课程也有来自比较文学、哲学等人文专业学生参与并拿到offer。


——课程优势特色——

1. 学术内部视角

提供难得的大学/导师评分标准,搞懂导师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研究计划。 

2. 极具实操性

提供优秀的、获奖的研究计划模板,逐句逐段精读,让你有参照、能仿写。  

3. 国际视野

用案例讲解如何在国际学界讲好中国研究,与欧美前沿研究接轨,让国内、外导师一眼心动。 


——课程大纲——

研究计划写作七讲

主讲人:孙宇凡

第1讲:评分标准大揭密

到底导师觉得什么样的计划书告才叫好?

· 完整分析英国各高校的 分级评分标准 

· 锁定研究计划 写作必备和可选板块 

· 学习研究计划 自我测评和修改方法

    为解决这个困惑,我将以苏格兰社会科学研究生院(Scottish Social Science Graduate School)评分标准为例,结合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等高校关于项目资助方面的评分标准,为你讲解:1.研究计划/开题报告如何Introduction等哪几个必备板块、哪些可选板块。2.各个板块是怎么分级打分的。3. 高分标准是如何体现在研究计划里的。4.如何根据评分标准自己检验和修改自己的研究计划。


第2讲:让导师心动的研究选题

你的研究计划是否能提出好的问题?抓住前沿?是否能让导师心动? 

· 快速定位各科各国 前沿选题

· 分层次和导师简历 研究匹配 

· 将中国故事提升到 理论对话

    我会带你精读台湾大学教授蓝佩嘉的作品,提供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案例。同时,延伸讨论:1. 运用海外政策分析、科学计量学等方式,寻找热点前沿选题的方法,直接用到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写作中。2. 匹配导师的策略,提供你的套磁和申请的成功率。3. 将中国研究故事提升到理论对话价值的方法,提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问题,不管国内还是国外老师都会对你感兴趣。


第3讲:奖学金申请和博士培训

· 全奖博士生分享申奖全过程 

· 海外讲师亲身分享博士培训模式

    博士申奖和评奖过程一直是个黑匣子,很少有人了解具体过程和其中的“潜规则”。所以,这门课程特别邀请了我们爱丁堡大学第一位拿校全额奖学金的中国博士生,来分享她的申奖全过程!她会详细介绍申请的每一步是如何准备的;深入探讨如何选择具有吸引力的研究选题、如何撰写让评审眼前一亮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在申请过程中经验性的技巧。

    同时,我也邀请了一位在英国大学任教的讲师,分享英国大学具体是如何培训博士生的。作为一名在海外读博又任教的讲师,他对国外的博士培训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会从教育者的角度,聊聊博士培训的课程内容、师生指导的互动与合作,以及每年为博士生制定的培养规划。

    这是一个了解申奖和博士培训非常难得的机会——帮你从真实的经验者哪里获得第一手的分享和建议。


第4讲:精读范本,搞懂每个板块

拆解和逐句解剖100分范本到底好在哪里? 

· 对比分析伦敦大学教授批改的好坏范本 

· 逐句精读爱丁堡大学的全奖研究计划 

· 参考谢菲尔德、伯明翰大学等学校范本

    这部分帮你解决导言与文献综述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学生写研究计划时心里没底,到底每个板块要怎么写?二是研究计划一般字数要求严格,写作时每句话要怎么组织,才能把文献写齐写好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对比一下满分的研究计划和不及格的研究计划,你就立马搞懂了。所以,我将向你展示由世界顶尖学府——伦敦大学学院教授亲自批改的两份研究计划,帮助你看清怎么写导言、综述、方法等不同板块,到底好的研究计划好在哪。

    关于第二个问题,只有带你一句一句地精读顶级范本,才能让你下笔的时候学会精准表达。所以,我会带你每句精读爱丁堡大学获得全奖的一份研究计划以及谢菲尔德、伯明翰大学等校研究计划,细致到参考文献如何体现学术水平、文献综述如何做到从古到今既完整又前沿等等。


第5讲:动笔写作、落笔成章

如何最规范地写出研究计划? 

· 雪花写作法的实战技巧 

· 带你搞懂方法设计的“八股文”
· 带你避免研究伦理的问题

    这部分帮你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方法设计部分怎么写?我会用英国、美国各大资助博士生和年轻学者基金会(资助金额在百万RMB以上)的获奖案例带你分析,研究方法设计要写,一定要包括哪些“八股文”板块,一定要引用哪些文献。结合我的研究专长,我会以案例研究相关的方法设计为例讲解。

     二是研究伦理部分怎么考虑?由于部分国内学校在研究伦理方面培训不足,升学或开题可能会遇到问题,所以我也会增加一个环节,专门讲这部分要怎么写。

     三是如何最规范地写出完整研究计划?我将讲解写作的实战技巧:运用雪花写作法:如何先写出150字,再到500字,再到2500字。克服畏难情绪,高效写出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计划。


第6-7讲:追踪答疑、逐月辅导
 · 每月一次直播答疑 · 定期督学克服拖延
 · 陪你读过艰难申请季

    和一般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课程不同,相信报这门课的学生申请求学或毕业开题的考虑。因此长期追踪辅导十分重要。在上完上面四讲之后,我会课后两个月每月有一次追踪辅导,直播答疑。

    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你克服拖延症,给你的研究计划写设下时间截止点。期待届时你带来自己的研究计划进展,分享你的疑问,希望我能够更长期地帮助到你。

    注:报名后提供研究计划优秀范本。


——授课时间和方式——

 授课时间

 北京时间

 第1讲:23年9月2日(周六)19-21时

 第2讲:23年9月3日(周日)19-21时

 第3讲:23年9月9日(周六)19-21时

 第4讲:23年9月10日(周日)19-21时

 第5讲:23年9月16日(周六)19-21时

 第6-7讲:23年10月15日、11月12日(均为周日)19-20时

  授课方式

  网络直播,小鹅通平台

  前五讲分别为1.5小时讲授+30分钟交流,后两讲全程专门直播答疑。

  回放有效期180天,帮你完整度过今年的申请季。


——课程收获——

学完这门课你将会:

✅ 掌握研究计划、开题考核的学术内部视角

✅ 学会前沿选题和匹配导师

✅ 学术写作清晰、有条理

✅ 自信与导师沟通研究计划

✅ 奖学金申请更有把握


——往期学员反馈——


往期学员在课程群或私聊中的反馈:  

——主讲人: 孙宇凡——

· 笔名:高行云

· 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生

· “社会学理论大缸”、“宇凡聊学术”创办人,“社会理论青年说”系列讲座创办人

· 硕士论文荣获2020台湾社会学学会硕士论文佳作奖

· 专著《历史社会学的理论逻辑》(2021),合著出版《听与说 社会学电邮集》(2015)

· 在《学术月刊》、《社会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 在《智能社会研究》期刊创始青年编委

· 先后在党政部门、政策智库和跨国公司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五年

· 历年课程与讲座有10000+学员参与


——报名方式——

 * 报名费:798元

 * 打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在“小鹅通”平台上报名;  

 * 在报名平台上,点击“联系方式展示”,添加讲课人的微信。

 * 课程作为电子虚拟产品,开课后不再提供办理退课。

* 以报名截图凭证,进入课程交流群,领取课程资料。

 * 由于人在英国有时差,所以加入你到群里可能会晚一点,敬请谅解。


牛津大学教授:我们招博士,最重要的筛选标准是哪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