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容留吸毒触犯刑法,教唆吸毒?这种损友不交也罢!

本期视频主要两条刑法:《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一共3个案例并留有课后作业,附带参考资
案例一:张三在30岁生日邀请众多好友开脱单Party,饭后留下25人,李四在张三同意一下购买ytw供人吸食。在众人吸食毒品时被民警当场抓获。
问:张三和李四的行为构成犯罪吗?
解析:虽然吸毒不是犯罪,吸毒只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吸毒是可以受到拘留或者强制戒毒的行政措施。但是这种吸毒的帮助行为都有可能构成犯罪。刑法规定了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可处3~7年有期徒刑,情节最高可以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李四显然构成引诱教唆吸毒罪,他让本来不想吸毒的张三等同学产生吸毒想法,属于情节严重型。根据司法解释:如果教唆多人吸毒,就是情节严重。
而张三为吸毒者提供场所,构成容留吸毒罪,最高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司法解释规定:一次容留多人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两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毒就可以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论处。
答:张三构成容留吸毒罪,李四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案例二:聂某是一家旅馆老板,五人(其中有一名为未成年)在其旅馆内开房间吸毒,聂某发现后未制止其吸毒,未报警,但在警察逮捕后对过程进行了如实供述。
问:聂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解析:《禁毒法》规定旅馆娱乐场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有负责禁毒宣传教育的义务,要落实进度的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聂某是由法定的制止义务,聂某未制止吸毒。法院判处聂某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了五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答:聂某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案例三:王五家里来了4个朋友,连续三天,王五发现这4个朋友每天晚上在房间吸毒。王五心里想着只要自己不吸就行,未制止和报警。
问:王五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吗?
解析:王五有制止以及报警的义务,但是他并没有制止和报警。因为王五的几个朋友是在其家里吸毒,构成了容留他人吸毒罪。王五最后被判处一年4个月有期徒刑。
答:王五的行为构成犯罪,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课后作业:王六(女)与王七(男)同居,王七还在上学。王六发现王七吸毒,制止无果后未报警。请问王六构成犯罪吗?
参考资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行为是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由此可见,本罪的行为具有以下三种情形:(1)引诱他人吸毒。这里的引诱,是指以金钱、物质或者含有毒品的物品让他人吸食,或者以向他人进行鼓动等方法,勾引、诱使、拉拢本无吸毒意愿的人吸毒。(2)教唆他人吸毒。这里的教唆,是指以宣扬吸毒后的体验、示范吸毒方法和劝说、授意、怂恿等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产生吸毒的意图并进而吸毒。(3)欺骗他人吸毒。这里的欺骗,是指暗地里在药品中掺入毒品供他人吸食,使他人不知不觉地染上毒瘾。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行为是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由此可见,本罪的行为具有以下三种情形:(1)引诱他人吸毒。这里的引诱,是指以金钱、物质或者含有毒品的物品让他人吸食,或者以向他人进行鼓动等方法,勾引、诱使、拉拢本无吸毒意愿的人吸毒。(2)教唆他人吸毒。这里的教唆,是指以宣扬吸毒后的体验、示范吸毒方法和劝说、授意、怂恿等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产生吸毒的意图并进而吸毒。(3)欺骗他人吸毒。这里的欺骗,是指暗地里在药品中掺入毒品供他人吸食,使他人不知不觉地染上毒瘾。
客体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客体是他人。这里的他人,是指从未吸毒的人,或者曾经吸食但已戒除的人。
罪责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处罚
根据刑法第353条第1款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3款规定,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加重处罚事由
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多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使他人形成毒瘾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等。
从重处罚事由
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是本罪的从重处罚事由。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
容留他人吸毒,这里的容留是指实施了容留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所以,即使是吸毒者前来要求而被动的容留行为也会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