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14|6.3 微剧透|考据向散文|厨子9:太阳神草原包子
伊尔萨巴德救援队的厨师来自天南海北,做着各种口味的菜肴,也不管加雷马人吃不吃得惯。

伊尔萨巴德救援队的厨师来自天南海北,做着各种口味的菜肴,也不管加雷马人吃不吃得惯。

做得最多的是伊修加德菜,基本是各种面包,软一点的有凯撒面包,硬些的有骑士面包。骑士面包是黑麦做的,口感并不好,虽然很有营养,但天天吃实在太乏味。伊修加德的普通人已经能吃上又甜又软的凯撒面包了,反而是贵族们吃得多些,大概是被“富贵病”吓怕了。面包好做,且易于保存,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它确实是个好选择。日子还长,倒不用在口腹上着急。


最受欢迎的是草原包子。草原人酷爱吃肉,特别是牛肉,加雷马人也爱吃牛肉。一来,牛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不管草原还是冰原,牛的族群都能壮大。二来,牛肉好获取且有营养。或许出于以上两个原因,太阳神草原和加雷马冰原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偏爱起牛肉来。


太阳神草原的牛肉包子皮薄馅大,有牛肉的香味,却一点不膻。传说太阳神在八九月出巡,由月神代行职权。月神主管的八月和九月雨水丰沛,是草原的夏天。经过大雨的灌溉,草长到最好,这时候的刃海真成了一片青绿的海子。长风吹拂,牧草低伏,滚滚翠浪,露出犏牛米黄的脊背。牧民都说是犏牛吃的草里有野香料,能解膻味。这个说法很有趣,而且我觉得有些合理性,我有时吃多了香辛料,出汗时就一股香辛料味。

犏牛有一人多高,一头牛得四五个汉子合力制服,给牛脖子上套了绳子,使劲拽住了。杀牛时手起刀落,一把小刀子片在敖龙族手里就像自己的手那么好使。朵塔儿部的纱都是个利索手,她说要杀牛吃肉,刚套好牛就一刀子杀完,大约是将刀插在动脉上,牛还没有感受到痛苦就魂归太阳神殿了。她用刀快速且轻,一片白刃在骨节缝隙中游走,三两下划好牛肉,哒哒几下切成大块。几下功夫,煮汤的肉、炖菜的肉、蒸包子的肉和要晒干的肉,分明地摆在案上,草地仍然翠绿干净。
草原包子的牛肉馅不是剁烂的,那太小家子气,是预先用甜茴香炖过的大肉块,加上基拉巴尼亚胡萝卜、山芋两种块茎植物做成的。胡萝卜和山芋把牛肉黏在一起,吃到嘴里既有淀粉的绵,又有牛肉的韧。甜茴香还激发出山芋的微甜,缓解了大块牛肉的腻。



包子是太阳神草原的传统食物,根据《草海行记》记载,草原上的敖龙族在有文字以来就已经有吃包子滋补身体的传统了。暮辉之民散居在草原上,在漫长的历史中也逐渐形成具有各个部族特色的包子和包子文化。
模儿部逐水草而居,每个季节都会变换新居留地。他们从迁徙的新土地上采收新地的野葱和野花做成包子馅,在大萨满的带领下,于一顿热气腾腾的晚宴中宣布定居。其日娜是现任大萨满铁木伦的孙女,她最喜欢吃冒着热气的定居包子,它松软、新鲜、未知,充满生活的惊喜。
答兹咯部男性主内,是勤劳的管家,女性则以轻巧的身姿、灵敏的嗅觉驰骋草原,是数一数二的猎人。我在重逢集市上遇到答兹咯部的查姆布,她当时正忙着打理包子店。她丈夫做的包子鲜嫩多汁,名气很大,来赶集的人排着队买。准备好的包子馅不够了,她就拜托我去现打些犏牛肉。查姆布干活利索,小刀剔了几下,骨头上不剩一点肉丝。她一边磨刀一边夸我:“你身手这么好,真不应该当男人,多浪费啊。”这话说的,真让人害怕啊。其实分什么男男女女呢,大家都有自己的辛苦事。
凯苏提尔部是“沉默之民”,他们认为行动是最纯粹的,语言中则诞生谎言。亦秃儿根是凯苏提尔部的族长,恐怕就是全族说话最少的那个。他们坐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包子,只能听见咀嚼声,偶尔有压抑着的打嗝儿声。我常常向朋友们形容食物的味道,说得天花乱坠还觉得言语苍白。想来也是,既然说不清那就吃一口好了,我也什么都不说了,请您各位自己去重逢集市买个热乎乎的草原包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