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夜宵的坏处,儿童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
经常吃夜宵有没有坏处?有,长期吃夜宵会引起肥胖,还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曾经发表了一篇报告,发现夜间进食组的人血糖分值普遍升高,这是为什么呢?

人体有个生物钟,在白天和晚上我们的激素水平是不一样的,到了夜间我们的褪黑素分泌会增多,它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就会减慢,人体就应该进入一个低功耗的睡眠状态。
如果这时候你去吃夜宵,身体里的胰岛素水平会比较低,血糖就容易升高。而且夜间新陈代谢比较慢,能量不容易被消耗,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身体里引起肥胖。所以孩子要减肥、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就尽量不要吃夜宵。
并且吃夜宵不仅会影响当晚,还会影响到第二天的进食,对身体健康不利。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晚上吃了夜宵,第二天早上反倒更觉得饿。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跟胰岛素有分不开的关系。人体进食以后血糖会升高,身体就会分泌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把多余的糖带到肝脏合成糖原或者脂肪。如果前一天临睡前吃得太多,食物可能就会引起胰岛素长时间过量分泌。
而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降下来了,第二天的饥饿感就明显。但这不是好事。一是会让你的胰岛经常加班,二是把能量储存成脂肪,人就会发胖。长此以往胰岛功能就会被搞坏。
那如果想要控制体重和保护好胰腺,晚饭应该怎么吃呢?
晚餐要吃少,吃七八分饱感觉不饿就好,千万不要吃得过多,吃撑就更不行了。时间最好在晚上六点左右,睡觉之前约四个小时,在这期间尽量都不要再吃东西了。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不少儿童糖尿病患者管不住嘴,晚上要吃夜宵,就是改不了。我想说,吃夜宵当然是非常爽,但肯定会影响血糖,如果这个都改不了怎么能控制好血糖呢。即使是血糖正常的人,也应该尽量不吃夜宵,更不用说是糖尿病儿童了。
健康的生活就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建议儿童糖尿病患者到了夜间就让身体好好休息,尽量不要吃夜宵,少熬夜,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有更加长久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