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如卧状麒麟 · 衢州白云禅寺
【白云山】
石梁白云山海拔206.5米,位于衢州古城之西,过衢江沿白云山路西行十余里即到。
白云山系千里岗山伸向金衢盆地的边缘余脉,北临石梁溪,南沿流塘涧,由白云山、大岗、衢门山三座西东走向逶迤相连的山峰组成。
民间传闻山型如卧状麒麟,白云山是头,大岗若背、衢门山似尾,山呈灵气。《康熙衢州白云山县志》:城西二十白云山亦名佛位评(俗称塔山庵)……。
是儒、释、道三教圣地,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现存有"白云书院"、"白云山寺"、"东岳殿"、"八角殿"、"龙头殿"、"明石碑坊"、"普同塔"、"接待寺"、"掬泉轩"、"平溪堂"、"懒归阁"、"九龙松"、"塔下樟"等古迹。
白云山寺后有碑汉张良修身处勒石古迹。宋代铁面御史赵抃曾与寺僧有交往,留有诗稿。宋、元、明、清留下不少诗词、文章。抗战期间,浙江省立八中(衢一中前身)迁石梁时金庸就读于此。
【白云山上的白云山寺】
清康熙年间邑城信女王多福假名山庵堂形成白云山上院和下院寺庙。
2000年修建了下院大雄宝殿,内供奉佛祖如下,殿内绘有释咖牟尼修炼成佛的二十八幅壁画。白云禅寺自明、清以来为供奉福、禄、寿、禧四神的场所。
每年农历三月廿六至廿八为白云禅寺庙会,四方村民香客朝山拜佛、赐福、求平安,万人云集,盈况空前。
寺庙经过师父们的多年建设及恢复,让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重要的殿宇中都放有介绍白云禅寺文化的微红科技提供的功德宝,让白云山佛学文化有了更好的适合现代社会的传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