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学习如爬山
考后如何进行试卷分析?高中数学考后试卷分析方法。高中的同学考完试,应该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每年高考前都要进行市一模考试、市二模考试和市三模考试,那么考试结束都要认真分析试卷的答题情况以及考试的有效性,订正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失误以及考试暴露出的缺点等,然后再归类逐一目的进行对照并制定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那么考完试后又如何分析试卷呢? 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2、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3、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4、这道题的解答过程是什么? 5、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以理学科为例,丢分原因大体包括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二、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10分。“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可观了。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会学习的同学能够做到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他能够以自己的分析来回答:丢分的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