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 枪械介绍 汤姆逊冲锋枪


汤姆逊冲锋枪
汤姆逊冲锋枪是20年代产品,该枪结构比较复杂。它虽不是由汤姆逊设计,但冲锋枪这一术语却是由汤姆逊最早提出来的。汤姆逊冲锋枪是以美国汤姆逊将军命名,但实际上是由美国人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设计的。
中文名称
汤姆逊冲锋枪
所属国家
美国
服役时间
1922年
基本内容
汤姆逊冲锋枪
汤姆逊冲锋枪是20年代产品,该枪结构比较复杂。它虽不是由汤姆逊设计,但冲锋枪这一术语却是由汤姆逊最早提出来的。
军中第一的汤姆逊冲锋枪
第一种真正投入生产的汤姆逊冲锋枪是M1921,最早有M1921冲锋枪出售记录的是在1922年,但是售出量极少,任何军队都没有把它当作制式武器,它多配备于警察使用。后来推出的M1923、M1927、M1928,其大多部件都源于M1921。M1928刚出现时称为海军型冲锋枪,供海军使用,装备陆军后称为M1928A1。M1928同M1921的主要区别是连发射速降低了,由800发/分降到700发/分。射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枪机的质量,同时减小了枪机复进簧的簧力。1942年,改进后的M1928定名为M10.45英寸(1英寸=25.4mm)汤姆逊冲锋枪。进一步改进M1,又出现了M1A1。M1系列汤姆逊冲锋枪在外观上与M1928汤姆逊冲锋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M1的拉机柄在机匣的右侧,而M1928的拉机柄在机匣顶部。
汤姆逊冲锋枪的大量外销始于二战初期,有记载显示,1939年秋,法国订购了3750支M1928和3亿发弹;1941年初,瑞典和英国也有订购。二战期间,仅自动军火公司一家就生产了20万支汤姆逊冲锋枪。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曾大量装备M1928A1和M1A1汤姆逊冲锋枪。四川兵工厂大量仿制汤姆逊冲锋枪,枪身上刻有\"中华民国十九年四川兵工厂造\"的铭文。
历史物证:
●解放战争时期,原山东钜野县程县长和商政委二人带领柳林、刘庄等4个村的32名民兵围歼驻龙国保以西的敌人时,曾缴获美造M1A1汤姆逊冲锋枪。
●淮海战役,我解放军曾缴获大量M1928A1汤姆逊冲锋枪。
●1952年,福建省浦霞县闾峡乡民兵护航队配合我军解放浮鹰西洋岛时,缴获美造M1A1汤姆逊冲锋枪多支。
●1960年,在平息西藏叛乱的战斗中,我军缴获美造M1928A1汤姆逊冲锋枪。
【别称】
在美国,该枪又被军迷称之为"芝加哥打字机"和"芝加哥小提琴"
历史物证 解放战争时期,原山东钜野县程县长和商政委二人带领柳林、刘庄等4个村的32名民兵围歼 驻龙国保以西的敌人时,曾缴获美造M1A1汤姆逊冲锋枪。 淮海战役,中国解放军曾缴获大量M1928A1汤姆逊冲锋枪。 1952年,福建省霞浦县闾峡乡民兵护航队配合我军解放浮鹰西洋岛时,缴获美造M1A1汤姆逊冲锋枪多支。 1960年,在平息西藏叛乱的战斗中,中军缴获美造M1928A1汤姆逊冲锋枪。
历史简介
美国人研制冲锋枪起步非常早,约翰-汤姆逊(John Thompson)将军于1916年创立奥托军火公司(自动武器公司),专注于冲锋枪的研发生产。汤姆逊的军火公司其实是个皮包公司,根本没有自己的设备,于是跟柯尔特武器制造公司达成协议,由柯尔特负责生产,奥托负责销售。著名的汤普森冲锋 枪原型在1919年问世(汤姆逊M1919A1),次年汤姆逊开始公开展示样枪,以争取军队的订单。这款新式冲锋枪使用美军.45ACP标准手枪弹,由一个容弹100发的巨大弹鼓供弹,射速高达每分钟1,500发,100发的弹鼓4秒钟就打光。汤姆逊的广告牌称此枪为“堑壕扫帚”,就是突出其无比强大的火力。到场的专家纷纷称赞这是当时最具革命性的轻武器。 可惜汤姆逊冲锋枪在当时显得太超前了,过快的射速、加之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保守的美国军方转而订购昂贵而笨重的路易斯轻机枪。汤姆逊又向警方推销,效果依然不理想,柯尔特到1925年一共只生产了3千支(这其中有56支卖到中国装备孙中山的卫队)。走投无路的汤姆逊使出浑身解数向社会推销。此时正值美国政府颁布禁酒令,各地黑帮纷纷贩运私酒谋取暴利,汤姆逊冲锋枪因为短小精悍火力强大而深受黑道青睐,成为匪徒的标准装备。 汤姆逊冲锋枪在民间的成功,渐渐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1926年,美国海岸警卫队购买了几百支汤姆逊装备巡逻艇,同年美国邮政总署订购了250支装备押运邮车的海军陆战队。1927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介入尼加拉瓜内战,汤姆逊冲锋枪表现优异,促使海军陆战队于1930年正式列装汤姆逊,称为1928海军型。1932年,美国陆军才勉强将汤姆逊列为骑兵部队的非制式武器,4年以后升级为骑兵标准装备。由于当时是和平时期,军队舍不得花钱,下的都是几百支的小订单。到1939年,奥托军火公司仓库里依然挤压了4千支最早的1921型冲锋枪,几乎要破产。正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二战爆发了。此后的一年里,法国订购了6,000支汤姆逊冲锋枪(后来战败未能提货),美国陆军订购两万支,而英国更是下了107,500支,价值两千一百万美元的庞大订单。好戏才刚开始,1941年8月,美国面临参战的压力,开始提升军备,向奥托一单订购了319,000支。
契机发展
二战的爆发对于奥托军火公司来说是一个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汤姆逊 M1928A1的生产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可以说是居高不下!1939年,一支不带任何附件(油壶、枪背带、维护工具、弹夹、弹夹袋)的汤姆逊M1928A1居然要209美元!!!以致于几家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日产量也不过200多支。英国作为同盟国向美国定购了大量的M1928A1,不过大部分都在前往英国的运输途中被德国的U型潜艇击沉在大西洋海底;由于英国战前忽视冲锋枪的用途与价值导致此番情形的出现,现在又为了汤姆逊高昂的价格而用去了外汇储备的五分之一实在太不划算;鉴于此,英国索性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了带有英国特色的-司登冲锋枪。摆在奥托军火公司面前的难题是:美国军方对于居高不下的价格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而如何降低价格成为了奥托军火公司的头号难题。 一句话,就是要改进现有的老型号汤姆逊,生产简易型汤姆逊冲锋枪。 图上为汤姆逊M1921、中为M1928A1、下为M1 就在此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出现了,萨贝迪公司--应军方的邀请共同参与汤姆逊冲锋枪的改进工作。 萨贝迪公司的工作人员从汤姆逊的出生地调来了当时汤姆逊冲锋枪早期型号的图纸、量具、夹具甚至部分半成品和样枪,逐一进行了排查和分析,他们测试了各个机械力点、零件的工作面、使用环境等等;尤其是他们用高速摄影机拍下了汤姆逊冲锋枪发射时的机械动作并进行了无数次的计算和验证后得出:早期型汤姆逊(M1919A1、M1921、M1927、M1928A1)冲锋枪的枪机为半自由枪机,枪机后端为了保持开闭锁动作到位以及减少机械故障加装了“H”型黄铜延迟块,而枪机上对应“H”型黄铜延迟块的让位槽加工过于精密;以上两个部件是使得汤姆逊冲锋枪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而后进行的实验中,萨贝迪公司的工作人员发现改进型汤姆逊冲锋枪即使在不加装延迟块的情况下改为自由枪机式也能正常开闭锁;报告上报到了陆军部,陆军部随即批复同意改装并进行试生产;然而奥托军火公司却发难称萨贝迪公司侵犯了他们的专利。而陆军部驳斥说:战争期间一切都为战争服务,其它的免谈。。。(不过奥托军火公司确实有苦说不出,因为H型黄铜延迟块和枪机让位槽的加工成本就达到50美元!而且一直以来是奥托的专利。)于是,改进型汤姆逊冲锋枪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1942年4月,新枪被美军列为制式装备部队,命名为M1式冲锋枪,这是美军的第一支制式冲锋枪。M1于当年开始生产,共制造了249420支,1943年又增加到了360609支。这时萨贝迪公司对汤姆逊M1冲锋枪又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改进包括:拉机柄从机匣上方移到机匣右侧,并对拉机柄形状进行了简化;原先的莱曼公司生产的可调标尺更改为钢板冲压的“L”型标尺,标尺中央小孔标定射距为80米,标尺上方缺口标定射距为200米;去掉了枪管外部的散热槽,同时枪口防跳器因为作用不大也取消了。M1928的枪托与机匣采用滑槽配合连接,可以拆下,而M1则直接用两个螺钉固定在机匣上。此外M1只能使用20发或30弹匣供弹。 M1后来进一步简化即成了M1A1,后者是最后一款军用汤姆逊冲锋枪。M1A1与M1的外观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M1A1取消了M1枪机上的三角形击铁,改活动击针为固定击针。另外下机匣左侧的保险扳手和射击选择扳手也简化为插入式单销轴旋转式样。M1A1在钢板冲压的标尺两侧安装了三角形护翼,防止落地时标尺受外力变形,同时枪托增加了贯通式交叉螺钉,提高了枪托对冲击的耐受性。M1A1冲锋枪是在1942年10月正式定型的,当年生产了8552支,1943年产量为526500支。1944年M1停产以后,M1A1继续生产了4091支。到1944年底为止,供美军使用的汤姆逊冲锋枪全部停止生产,改为生产加工性能更好的美国M3式0.45in(11.43mm)冲锋枪(绰号为注油枪)。目前,该枪已从各国军队中撤装,但美国警察仍在使用。M1A1是汤姆逊系列冲锋枪中最容易加工、成本最低的一种,1944年一支带有备件的M1A1成本仅4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