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 | 聆听老兵故事 传承英雄精神
8月2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大千和泰安科技学院王钰森在暑假期间一同来到了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军人退役事务局见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英模--高西林。与老人进行了深入交谈听老人讲述了那段难忘的战争经历。
谈起当年的战争经历,高西林老人激动异常,难以想象,垂暮的老人追忆起意气风发的戎马生涯,眼神满是奕奕神采。哪怕是稍纵即逝,也足以让人感受到老兵身上尘封已久的骄傲与荣光。“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 高西林老人道出自己参加战斗的初心和使命。

高西林老人述说着他的家庭情况和参加战斗的经历。建国前他家有两位烈士,第一位是抗日战争时候牺牲的,第二位是在河南战役时候牺牲的。正是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于1982年参军到济南军区67军200师600团当兵。参战是严格保密的,临近春节,不仅家人不知道他们参战的消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要到哪去、打什么仗、执行什么任务。战士们只是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准备,将个人物资分为带向前线的物资和送回家乡的物资进行分开包装。战士们没有很多东西,带往前线的东西只有两件衣服,一床被子和一个枕头包。枕头包里仅有一块白布包上两身衬衣,这便是战士的枕头。战士们还要在红领章的背面写清自己的名字和血型,方便负伤输血。很多战士都写了遗书放在寄往家乡的提包里,家人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知道,部队接到任务奔赴前线了。

部队到达前沿阵地后,随着信号弹的腾空而起,总攻任务正式打响。作为军人,他毫不犹豫冲在战斗一线,积极参加进攻、防御战斗任务,身边有的战友倒下了、有的负伤了,此情此景更加激起了高西林老人誓死保卫国家为战友报仇的信心和决心。老山前线的天气一天到晚看不到太阳,经常下雨,老鼠、蚊子、蚂蟥特别多,下雨天没地方睡觉,除了应对战斗的危险,还要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考验。“我的前面是战争,我的身后是和平”,高西林心里很清楚。他没有退缩,没有多想,一心扑在战斗上,服从命令、坚守阵地。他在参战中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多次负伤,坚持做到轻伤不下火线。受到多次嘉奖,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荣立二等功一次。在一次侦查任务中,不幸踩到了地雷,导致左腿截肢,左手,头部多处受伤,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后来转业到山亭粮食局工作。
随后,高西林老人又带着我们去了退役军人之家,厅里存放着黑白照片以及音像材料,这些物件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山亭区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场景和人物,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前辈们曾经经历了艰苦的奋斗和牺牲。使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生活,并对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心存敬意和感激之情。

最后,高西林老人向我们这一代青年给予了殷切期盼,他说:“现在这一代青年学生,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年轻一代的身上,以后祖国的发展也要靠年轻人的力量。现在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条件跟过去相比都非常优越,你们要努力学习,奋勇向上,要有更多的正能量,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孙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