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过愤怒的海》影评
今天下午无事,就随便挑了部时间上刚刚好的电影,恰好就是《涉过愤怒的海》,看过之后,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涉过海了,反正我是愤怒了,觉得这烂片耽误了我一下午美好的时光——嗯,我本可以躺在家里打一下午羊了个羊的。 如果用两个词总结这部电影,那就是故弄玄虚和莫名其妙。说它是个犯罪片吧,它连个罪犯都没有。说它是个悬疑片吧,人家根本也不想设置任何谜面。说它是个心理片吧,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在表面上浮着,没丝毫的心理深度。说它是个教育片吧,来,你来告诉告诉我,熊家长加熊孩子,给我什么教育意义了?每种片子的感觉都沾一点,但每种片子又都不是,就好像是一篇格式都对、但写得很差劲的论文,看着啥都挺对的,但就是无从改起,通篇透露着糟糕和绝望的气息。 我一直坚信并强调,现实主义作品需要关注并重点表现的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要能表达人物内在的情感诉求的,环境—人物—行为—情感的四者统一才能呈现出感人至深的情节,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就是在被人冤枉、进入监狱之后,靠着自己惊人的头脑和耐力,最终在监狱墙上敲出一条通道,最后在大雨中进入到自由世界。这是四者的统一,而《涉过愤怒的海》的导演似乎并不在乎人物的行为是否与其所在的环境和其身陷的情感统一,从最开始老金在地铁站狂追李苗苗那就已经显现了。在这部电影中,四点几乎全都是错位的,人物和环境不匹配、人物和行为不匹配、行为和情感更不匹配,老金和景岚做的那些事情,在没有充分交代行为和事件背景的情况下,百分之九十都是强行加戏。我其实不太相信这样一个所有一切都还在迷雾之中的案件需要当事人亲自去破获,我也不太相信一个父亲会因为那点事情去恨自己的儿子入骨并希望他死,更不相信警察会因为有感于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正常情感而甘冒警界政策之大不韪、去放一个持刀入室纵火犯出国——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这片真是纯纯浪费了周迅和黄渤的演技——我也很难去想想,这俩演员到底是如何对电影中那宛如精神病一般的父亲和母亲进行角色诠释并认真敬业地把他俩演出来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我牺牲精神?最可笑的是,最后影片强行升华,说老金出狱后,把船卖了、所有钱都捐给儿童心理健康机构。嗯……这片子里哪里讲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几个小孩因为家长离婚了、就忽然摇身一变、变成反人类反社会的坏种或者心理就忽然变态了?如果说李苗苗是个天生怀种的话,那又和儿童心理健康有啥关系了? 这个片子,就想它那不伦不类的标题《涉过愤怒的海》一样,不伦不类的。如果说我学到了啥,那就是沈阳市消防局还是安全局在影片开始之前放的安全宣传教育片还不错,另外,我还知道了,好演员,比如周迅、比如黄渤,可以在没有任何情感基础上、对角色进行不那么离谱的演绎。 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