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阳明学传习录有感悟镜有行方有得
现在之所以还未成就,就是内心狂妄,深深陷入世间情债,而不知道世俗如粪水。反思之后,修证才能成就。在俗世中,只有一心舍离世俗,拼尽一切,坚持实修实证。
如今发生的一切如《了凡四训》所言,都是已经定好的,因缘生,因缘灭,自己心中的变,对外境的感受,也都是定好的,惟有自己的内心面对所经历的一切要以道心对待。时刻观想佛道的对待事物方式。以道心、佛心,对待外境。
《道德经》写得很清楚,究竟大道镜一直等我回家。一直在门口相望,等我回家。年年应该以感应看到道。既然念而无感,又看不到,一定是自心出了问题,当一遍遍念道,一声声忏悔,消除破掉自心所障。

编辑
自心有障碍,就要明理,明白哪里不好,就要改善,人生除了道镜再无大事。忏悔、理明,得道护佑,消融障碍见道,归。
但念道,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虚妄之相,何须再为此起心动念,何必再为外境所转心动。奈何妄心难息,必用坚强毅力,老实实修破之。
悟到了就要去实践求证,证到了才是得到了。
时空只是人的妄念错觉,在这个时空中光速是突破点,自身比光速快的是心念,用心念方能突破这个时空,也就是由心发,用意念破。

编辑
善性在过去未来本就清明存在,只因心念被世俗各种妄念阻碍住了。借本自具有的道从外突破障碍,更由心内发意发愿。
如释家的《心》是从内心突破障碍,识达本性,《金刚》是在心外突破障碍,识达本性。
于道言,起妙用的,在于道演化时,同时也带动听者身临其境,状态相应者,当即可证道。
当需要言语时,必有思维过程,当思维时,是心在思考,心在动,动则有力,也就是能量传递,此时只需要接受那能量光体。道无言,言者是听者的自心。
心包太虚,其内无小,其外无大,一切都是全息之像。
一念无限大,一年无穷小,一念佛魔间。一念言之简单,行之转念,必从自身着手,定要下功夫。凡夫与圣人的差距,注定在行上念上转变,有念入念,有行转念。
融道当具大无畏心,舍命入道,一切交给道,死时合道,活着受益,应化入道。
自性本明,本自具足,道心易退,具身只是一堆破烂血肉,当把自性本心,完全交给道,由道护佑,回归大海。
破除自我,需先明白前因后果,世间俗世之人,皆是随事就事,事中生事,一切烦乱。何必自己再去入戏。自以为做主,原来是半点不由人,忘求一颗心东想西念,了无知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