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学词典】艺术

2023-02-19 22:49 作者:就叫余风同学吧  | 我要投稿

艺术(Art)

艺术是一个含义涣散的常用术语,人们对它的定义各不相同,没有形成普遍认同的定义。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家对艺术的定义通常“不再将艺术视为构造世界的一种方式”,而是关注艺术与心智的关系。正如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艺术作为一种有目的但又是自由任意的实践活动,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自然所提供的“天才”,并且这种天才受到鉴赏判断的限制。

对人类学家来说,艺术在本质上被视为是社会的产物。博厄斯在著作《原始艺术》中提到:“艺术是一种表达感觉过程的功能,这种感觉过程的表达是由艺术家以人们的感官所能看到的方式创造出来的。”阿尔弗雷德·C·哈登(Alfred C. Haddon)认为艺术是“智力的创造性发挥,顾及实用性或观赏性的制作”,“研究艺术有两种方法:美学的和科学的”,前者是艺术史学家、美学家做的,而后者(科学的)则是从人的生物性方面出发的人类学家所需要的。罗伯特·莱顿(Robert Layton)则进一步提出,“艺术与广义的经济或政治实践活动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这说明艺术不只是有实用功能,它还有建构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度的功能。霍华德·墨菲(Howard Morphy)认为,“作为一个概念,‘艺术’的边界是含混不清的”。他运用“家族相似”的概念,将艺术品视为一个多元序列,因此他给出以下定义:“艺术是一种行为方式,艺术生产融入于意义创造过程的整体之中。” 他将艺术作为一种行为方式的人类学研究,考虑到了研究对象的多维性,超越了传统的功能性范畴和划分。人类学通过对艺术的生产过程和方式,以及其表现出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理念,艺术也从一个人类学边缘领域进入到中心的研究领域。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认为艺术存在于科学知识和神话思想或巫术思想二者之间。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则认为艺术是人类经验的拓展。

不管怎样,人类学对艺术的长期研究形成了不同角度审视艺术的各种看法。早期人类学从艺术作品中的宗教、美学、性因素出发,随后的人类学家逐渐转向关注符号、意识和宗教图像,还有人关注艺术如何构建威望和身份体系,以及艺术在区域体系和殖民遭遇语境下,成为分析贸易和交流的主题。近年来,随着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的发展,艺术人类学也开始关注感官人类学和身体化,以及对艺术品、乐器等无生命的物体进行研究。

【人类学词典】艺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