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气体、金属制备
一.氯气 1.化学方程式:二氧化锰+4浓盐酸=(加热)氯化锰+氯气+2水 2.除去杂质浓盐酸时,用饱和食盐水 3.检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4.尾气处理:氢氧化钠溶液 二.二氧化硫 1.化学方程式:亚硫酸钠(固体)+浓硫酸(70%-80%)=硫酸钠+二氧化硫+水 2.验满:湿润的品红试纸放在管口 3.检验: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尾气处理:氢氧化钠溶液 (注意: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硫,因为亚硫酸钠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倒进去后就直接反应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三.硫化氢 1.化学方程式:硫化亚铁+稀硫酸=硫酸亚铁+硫化氢 2.除杂:(只有水)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 (水和氯化氢)饱和硫氢化钠溶液 (拓展:硫化钠+硫化氢=2硫氢化钠,原理:强酸制弱酸,S2-的酸性强于HS-) 3.检验: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湿润的硫酸铜试纸变黑/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前两项的原理在于硫化铅、硫化铜都是黑色沉淀,后一项利用S2-的酸性检验) (注意:高中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氢气、硫化氢、一氧化氮,其他都不行) 四.氨气 1.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2氯化铵=(加热)氯化钙+2氨气+2水 简易方法1:一水合氨=(氢氧化钠)氨气+水 (氢氧化钠是除水用的,且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以让氨气快速逸出) 简易方法2:一水合氨+氧化钙=氨气+氢氧化钙 2.制取氨气时,须在试管口和导管入口的交界处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对流 3.验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管口冒白烟(氨气和氯化氢反应) 五.纯碱(碳酸钠) 1.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一水合氨=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氯化钠=碳酸氢钠(沉淀)+氯化铵 2碳酸氢钠=纯碱(硫酸钠)+二氧化碳+水 (本反应共有3步) 2.装置: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广口瓶,有一个带一左一右两个洞的软木塞封口,左边洞口用长导管伸入液面以下,右边洞口用短导管放在液面以上,且左通二氧化碳,右通氨气 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1.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氮:3铜+8稀硝酸=3硝酸铜+2一氧化氮+4水(38324) 二氧化氮:铜+4浓硝酸=硝酸铜+2二氧化氮+2水(14122) 七.钠&相关物质 1.化学方程式:2熔融氯化钠=2钠+氯气 2.用途:钠钾合金:导热剂 高压钠灯:制取单质钾和钛 八.铁&相关物质 1.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煮沸)+硫酸亚铁(固体)=氢氧化亚铁+硫酸钠 2.为了避免氢氧化亚铁中的二价铁被氧化,可加入铁屑防止(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后,会与铁单质反应生成二价铁) 3.铁的核外电子排布:+26 2 8 14 2 4.铁的一步反应产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两步反应产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三步反应产物:二价铁、三价铁 5.氧化性:氟气>氯气>氧气>溴单质>三价铁>碘单质>硫单质 6.铁单质与各单质/气体反应 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与溴单质反应:生成溴化铁 与碘单质反应:生成碘化亚铁 与硫单质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7.特殊的制四氧化三铁的反应:3铁+4水(气态=(高温)四氧化三铁+4氢气 8.铁与硝酸的不同反应:(未配平) 硝酸+少量铁=硝酸铁+一氧化氮+水 硝酸+多量铁=硝酸亚铁+一氧化氮+水 9.颜色 氧化亚铁:黑色 氧化铁: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可作燃料) 四氧化三铁:黑色(俗称:磁性氧化铁) 10.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氧化铁+稀硝酸=硝酸铁+一氧化氮+水 氧化铁+碘化氢=碘化亚铁+碘单质+水 四氧化三铁+4硫酸=硫酸铁+4水+硫酸亚铁 11.检验 二价铁检验:① 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它只和三价铁反应,所以一开始没现象),再加入氯气(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与硫氰化钾反应,溶液变红) ②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三价铁检验: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 ②苯酚 ③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九.海水提取卤素单质(溴) 1.把海水捞出来后,去除里面含有的氯化钠,变为苦卤(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溴离子等均在此时的海水中,呈弱碱性) 2.通入氯气(氯气+2溴离子=溴气+2氯离子) 3.酸化海水,营造酸性环境,让氯气充分发挥氧化作用(不用浪费氯气进行酸碱中和),变为含有溴单质的苦卤 4.一次吹出:加入热水蒸气、热空气,让溴挥发(用二氧化硫承接,生成溴化氢、硫酸) 5.二次吹出:加入氯气,把溴单质从溴化氢里提取出来 6.冷凝:生成液态溴单质 (其中3-5步为富集过程,就是把溴单质聚集到一起) 7.拓展:3溴+3碳酸钠=5溴化钠+3二氧化碳+1溴酸钠(NaBrO3) 十.提取碘单质 1.提取过程:干海带——(灼烧)海带灰——(溶解、过滤)碘离子——(加入氯气)碘单质——(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四氯化碳——(蒸馏)——二者 2.化学方程式:3水+3氯气+碘离子=三氧化碘离子+6氯离子+6氢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