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公务员申论副省级写作题答案 以水为师

(五)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见解明确、深刻;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明晰,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以水为师
师法自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从崇尚松竹梅的高尚品质,到追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崇高境界,从坐如钟站如松的自我约束,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治国理念,山水自然为我们演示了最直观的哲理。这种借物言志的鲜明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
以水为师借物言志是中国文化中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从上善若水到滴水穿石,这和水的性质和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水善于变化,善于适应环境,顺势而为。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上善若水是中国道德的最高层次,其实也是讲事情不同则处理方式也不同,要根据情况选择最优的处理方式以追求善,而不能拘泥于形式,本末倒置。其次,水和道一样,大道至简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变化多端本质恒久不变。上善若水的灵活不意味着无原则的机会主义。善是一种智慧,是理性的主动选择,是道德上的可知论。道体现在事情的各个方面,虽然随形式不同而表现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水是万物的起源和道生一一生二,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水即包容,又满则溢,体现为人生智慧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要讲究中庸之道的审慎平衡。中国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知识分子阶层始终秉持审慎的理性思路,无论是敬畏天地还是敬畏人民,都极力避免过犹不及。
大道至简,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宇宙的起源是水”,就成了人类第一个哲学家,不是因为凑巧,而是他力图用一种统一的理论解释世界,同样,中国文化中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如何应对社会变化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以水为师,反思自己的人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毕竟“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第一,以水为师,以积极入世的态度,面对挑战顺势而为。当今世界,科技繁荣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从移动互联到人工智能,从火星移民到电动汽车,精彩纷呈。当然这也带来一个现实问题,如何面对发展了的世界?旧秩序正在消失,新秩序正在形成,转型是希望,也必然会有混乱迷茫。从共享单车的诚信问题,到社交媒体的语言暴力,从个人隐私保护到公共道德形成,个人必须积极地适应外界的发展,顺势而为,通过学习,改变,适应,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抱怨是没有用的,办法永远比问题多,人类也正是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实现了进步,成为了世界的主宰。(水系改造为例子)
第二,以水为师,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坚持有原则的灵活而不是无底线机会主义。善是一种能力,只有理性的善才是真正的善。上善若水不仅体现了一种灵活性,更为重要的是其理性的选择,道的体现。这是上善和机会主义的最大区别,是现代人和愚夫愚妇的最大区别。特别是,社会大规模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诱惑与困惑,因此理性地遵循文明的价值观念,才能保证在灵活中体现原则,而不落入机会主义的俗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为例)
第三,以水为师,要遵循海纳百川的谦卑与审慎务实/中庸之道的人生准则。每一种文明都有的优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常言道:君子三省吾身。三省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进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谦卑地对待人生,践行学无止境至关重要。中国进三十年地发展,就是因为主动与国际接轨,才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治大国若烹小鲜,审慎务实循序渐进是最优策略。知易行难,从理论到实践,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踏实前行。中国的改革,从特区的点,到制度到线,再到社会的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殊为不易也影响深远,效果显著。(接受外国经验与结合本国实际)
以水为师,是人通过借物言志,进行自我反思。时势变迁,天道恒常,冷静地反思自己,反思生活,反思选择,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唯其如此,才能动静皆宜,达到上善若水的至高境界。
本篇文章系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柳夫子讲道理
柳夫子讲道理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柳夫子讲道理 @微信订阅号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