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的国家安全问题,23年浙江、22年辽宁都考到了,这类题该怎么做?
作者 硕都 | 排版 杳杳
中国近几年钢产稳居世界第一,但原材料大多依赖于进口(约八成)。
2020年,中国生产了全球41.25%的精炼铜,但同年中国进口了铜金属544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6.4%。
中国现探明的金属金储量占全球储量3.77%,世界排名第九。假设储量不变,按照2021年的产金速度,9年后我国就再无金可采了。
中国现在缺铁、缺铜、缺金!
其实不单是铁、铜、金,我国的镍矿、铝土、钾盐等矿产的供应风险都较高。国家的矿产资源安全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高考地理也越来越关注,近几年相关试题非常多,如2022年辽宁卷、2023年浙江卷等,今天我们就要去看看这个主题。
01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我们把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具有稀缺性和无可替代性的矿产资源,称为战略性矿产(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称为关键矿产)。战略性矿产的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是会动态变化的。
2016年,我国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首次提出战略性矿产目录。

矿产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特性和用途可以把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依据产出状态可以分为固态矿产、业态矿产和气态矿产。
【水气矿产】水气矿产是指以气体或液体为载体的矿产资源,包括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硫化氢、氦气、氡气等。

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种类多,储量丰富;✓ 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等。
了解完矿产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在试题中有哪些常见的考察角度。
02
常见考察角度
我们先来看最新的两道高考真题,仔细对比一下它们的设问角度和参考答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点击可查看大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这两道高考题的设问角度很相似,都以“安全风险”为切入点,但又不完全相同,辽宁卷问现象,浙江卷要求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们先看它们的共性,题干都提到了“资源安全风险”,对应课本内容,可以从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像“资源储量少、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等,这些既是风险高的表现,也是造成风险的原因,所以两道题的参考答案中都有这些表达。

但由于浙江卷的设问更侧重于原因分析,所以就无需要总结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而且小编认为,借鉴辽宁卷的解题的思路,浙江卷这道题可以补充“消费需求”的答题角度,如“随着经济发展,对钾肥的需求量大”。
通过以上两道高考题的对比分析,在“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风险”这类试题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分析角度:

0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同类试题中,虽然有所谓的“答题模板”(常规分析角度),但只知道这些是肯定不够的。即便是同一类型,不同的题干之间,也会有差异。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灵活作答,以下方这道题为例:
点击可查看大图

其实“抢占资源份额”是为了保障本国资源安全,消除本国资源安全风险。所以它的设问和前面讲的两道高考题是一个类型的,只不过穿了个“马甲”而已。
但我们得注意到,题干的对象是“欧美国家”,还用到了“抢占市场”等字眼,所以还需要在“模板”中,把“扩大国际市场,增强国际影响力”这一点再补充进去,再来看下面这道题。
点击可查看大图

这道题在问“我国开发海外铁矿资源的原因”,其实与上道题是类似的,我们先把“模板”中的角度用上。但还要注意,这里的主语是“中国”,我国对铁矿需求量大,所以开发海外矿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国内需求,而不是抢占国际市场。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上面这题对题干中提到的“意义”,是指这件事情实现以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或是积极作用。
中赞合作对赞比亚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以从社会(就业、居民收入)、经济(资源开发、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角度作答。
对中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资源数量、扩大资源供应渠道、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保障国家矿产安全供应”等方面。这些措辞,基本都是动宾结构,在这类试题中是经常会使用到,所以我们要熟悉起来。
从中赞合作这道例题中,可以看出,拓宽资源的进口渠道,对于降低矿产安全风险是有好处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以保障国家矿产安全的措施呢?
关于这个问题,复制此处链接到浏览器,就能看到我们之前总结的资料啦~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824900/
上面多从综合题的角度梳理了答题思路,如果碰到选择题呢?其实只要搞懂原理,无论什么题型都能拿下。来,完成下面几道题练练手。
如果今天的文章有收获的话,记得点击赞和在看呀,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学习心得哦~
04
做完题再走吧~
锂电池应用领域广泛,消费电子、汽车、储能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领域。我国锂矿储量位列世界第二位,但我国锂矿产量较低,国内加工企业需从国外进口含锂卤水来生产锂电池。如图为2018年锂矿查明金属锂资源储量的各省排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锂加工企业需从国外进口含锂卤水来生产锂电池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A.提取锂矿技术不足
B.保护我国锂矿资源
C.我国锂矿储量低
D.我国锂矿分布分散
参考答案
1.A
【解析】由材料“储量世界第二,但产量较低”可知,可能是提取锂矿技术不足,A对;保护我国锂矿资源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B错;由材料“我国锂矿储量位列世界第二位”可知,我国锂矿储量大,C错。从图中可读出,我国锂矿集中分布在青海和西藏,锂矿分布集中,D错。故选A。
中国铝土矿缺口很大,其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其次为几内亚、马来西亚、印度、巴西等国家。下图示意2008—2015年中国铝土矿生产量与进口量及进口量所占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数据表明中国铝土矿
A.进口量大于生产量
B.进口比重直线上升
C.对外依存度比较高
D.2014年进口量最少
3.中国铝土矿开采加工的现状,极有可能导致
A.国内铝土矿资源逐渐枯竭
B.停止进口国外铝土矿资源
C.世界铝土矿产量急剧下降
D.世界电解铝产业加速衰退
参考答案
2.C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某些年份我国铝土矿进口量大于生产量,某些年份则进口量小于生产量。我国铝土矿进口比重呈波动性变化,AB错误。我国进口铝土矿最少年份占总需求量的35%以上,对外依存度比较高,C正确。2014年我国铝土矿进口量所占比重虽然最低,但由于总量较大,所以进口量并非最少,D错误。故选C。
3.A
【解析】铝土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我国铝土矿资源蕴藏量占世界比重低,但开采量大,过量开采会导致其逐渐枯竭。A正确;国内资源枯竭,进口量加大,B错误;我国的铝土矿对世界产量影响不大,C错误;工业发展对铝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电解铝产业加速发展,D错误,故选A。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我国稀土产量全球第一,但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弱。反观日本,国内虽没有稀土矿藏资源,却独有“另类稀土资源”,不断从全球获得高额利润,在世界稀土市场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世界稀土供应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下图示意2017年稀土产业全球专利各国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弱,主要是因为我国稀土产业的
A.产品种类多样 B.生产规模较小
C.原料供应多元 D.产业链不完善
5.目前,面对国际稀土格局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应该
①整合稀土产业,实行总量控制
②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③大量进口稀土产品,保护本国资源
④加强地质勘探,扩大探明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4.D
【解析】稀土产业链复杂,越接近产业链的下游科技含量越高,经济附加值越高。我国的稀土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我国在稀土产业下游的稀土应用技术不发达,导致高端产品的欠缺,即稀土产业链不完善,D正确;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原料供应都不是影响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5.A
【解析】整合稀土产业,实行总量控制,能够保障我国稀土资源的安全,①正确;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能够提高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②正确;大量进口稀土产品不利于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③错误;加强地质勘探,扩大探明储量不能提高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④错误。所以选A。
*声明:图像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