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届华政经济法第一名考研390分+法考双考经验
24届华政经济法第一名考研390分+法考双考经验
【个人基本情况】
华政民商法应届生,六级580+(无刷分)。今年一战经济法+法考双上岸。
考研初试:英语一89,政治69,经济法121,法综111,总分390(初试第一)
法考:客观题214+主观题130
【关于双考】
大三时候也纠结过是双考还是单独只考研或法考。个人认为,法考和考研的准备时间都大致在5-6个月左右,因此在时间安排得当且认真准备的情况下,一年内双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一点要有信心。当然,两者之间的重合度应当说还是有限的,但同时准备还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在法综方面一些知识点背诵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在备考过程中,我认为考研更注重于对知识的发散和语言组织能力,而法考更注重对于知识细节的掌握。因此在备考策略上,考研应当更注重前期的积累铺垫,法考要更注重中后期对知识的反复强化。
【关于时间安排】
PS:去年法考延期,因此我在7-8月穿插复习考研,今年备考的同学要按照考试时间适当调整节奏。

【关于备考资料】
以下是我在备考期间用到的资料:
专业课/法综:震川全年包+本科教材+自己的课堂笔记
政治:徐涛精讲书+肖秀荣1000题+肖四肖八腿四+腿姐背诵手册
英语:单词书(恋词/红宝书)+真题(黄皮书详解版)+tb手译本+张剑80篇+真题(无详解版练手)+王江涛作文书
【关于经济法专业课复习】
我个人认为,经济法的专业课复习难点之一在于内容较多,因此复习初期记忆起来会比较困难。其实整个备考的过程都是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所以一方面在心态上一定要平和,记忆本身就是个反复多次的过程,前期遗忘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说前期的背诵就是为了忘的,但是每一遍的背诵都是加深记忆的过程,后期背诵起来会越来越快的。另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框架的构建,要有体系的进行记忆,只有把知识点串成知识体系,记忆起来才会更加有效。当然,一切记忆的前提都是理解,前期理解了知识点才可能进行背诵。背书的方法我觉得是因人而异的,我个人比较喜欢背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写一写关键词,觉得这样会记忆更加深刻一些。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时常复盘,如果白天背诵的内容,晚上可以再回忆一下。
经济法专业课复习的另一大难点在于会对一些时事热点进行灵活考察。因此在备考的后期要结合冲刺笔记和模拟题,在体系性复习的同时对一些重点热点话题进行着重准备,至少做到任何话题都要有话可说,有基本的答题思路。当然,毕竟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热点背后考察的仍然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夯实基础知识仍然是备考的关键。
【关于法综的复习】
法综在复习上的难点仍然是内容庞杂,记忆起来会觉得比较困难。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法考备考中一些知识点记忆口诀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法综中来,便于对一些逻辑性不强的知识点进行关联记忆;另一方面我认为在背诵记忆上仍然要以体系化的记忆方法为主,先背小标题然后展开。毕竟答题的时候最主要的一是写出得分点,二是字数够,因此具体展开论述的部分即便实在无法准确记忆,也要知道个大概展开论述的方向,总之至少要做到有话可说。
【关于英语复习】
1. 培养语感和做题的手感。从我个人的复习经验看,英语复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和做题的手感,至少每天都要看一点英语。在整个备考的一年中,我基本坚持每天背单词和至少隔天做一篇阅读,即便在法考冲刺期也不例外,这大概是帮助我取得高分的两个好习惯。
2. 单词永远是基础。
l 任何阅读写作的技巧都要以充足的词汇量为基础才能转化为分数,因此背单词永远是复习英语的基础,至少背完一轮单词再做真题。
l 刚开始一天1个Unit,后期都背过了会越来越快一天3-5个Unit,循环往复的背。
l 背单词配合做题,把单词带入文章句子语境下去背记忆效果会更好。
l 我前期是听了朱伟的恋词5500的单词课(当然对他的课褒贬不一,如果复习时间紧迫的可以不听课),中后期觉得背透了又买了恋词7000/红宝书交替背。对于单词书我个人是觉得都大同小异,无论哪一本背熟了考研单词关基本是没问题了(大家可以不用像我一样买这么多hhh)。
3. 阅读是英语得高分的关键。
l 英语阅读是得高分的关键,所以前期英语复习的重点永远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在阅读理解复习到位的情况下再开始复习其他科目。
l 关于做题和听课:我个人是做了几套老十年真题感受了一下考研英语出题风格之后,听了唐迟老师的阅读方法论。听完之后自己再做题,订正的时候再有针对性的听唐迟详解的课。
l 真题为王!英语阅读复习最好的材料永远是真题,整一年复习中真题以做3遍为佳,并且一定要吃透真题。所谓“吃透”就是文章中每一个单词、每一句句子都没有障碍,每一题都知道正确答案的来源句,错误答案错在哪里。这些在黄皮书答案中讲解的都很详细了,认为仍不能说服自己的配合唐迟老师的阅读课,找到自己解题的逻辑是关键。
l 关于手译本:手译本在复习中我认为是很好的工具,会倒逼你把每句句子都弄懂。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会以复习效率优先,对一些长难句重点句进行手译,其他句子确保自己没有疑问即可。对于长难句的翻译其实也是在对翻译题型的复习,黄皮书中文章的译文都是以翻译题答案的标准去写的,对翻译题的复习也很有帮助。
l 关于真题几刷:完全不用担心文章已经做过了答案都记住了,因为你其实根本没记住,错了的还会错!而且二三刷的重点已经不是正确率了,而是阅读理解做题的方法和逻辑。所以真题真的刷几遍都不为过!
l 关于模拟题:虽然我在复习期间也买了其他的模拟题,但张剑80篇是我唯一认为逻辑最接近真题、对自己有帮助的。因此如果觉得题荒的可以做做张剑80篇,在扩充词汇量和提升阅读速度方面还是有益处的,当然这还是要在真题认真透彻复习完的前提下。(其他考前各家老师出的冲刺模拟题我虽然也买了,但是个人觉得出题质量不如前者,甚至会影响考前的心态,所以我都没有做完,我自己考前仍然还是以真题为主进行复习的,再次重申:真题为王!)
4. 作文一定要自己多写。
l 关于作文书:我自己在作文方面用到的是黄皮书的作文答案和王江涛的作文。历年的作文我会比较两者然后选取自己比较欣赏的一篇进行积累。
l 作文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因此必定要有充足的输入作为基础。准备作文的前期我会每天抄写一篇大小作文,这样抄写一是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二也是一种练字,作文书写整洁非常重要。
l 关于模板句:我个人并不喜欢背作文,但是在积累作文的过程中我会按照文章主题分类整理出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用的模板句和写作结构。任何别人的作文一定要内化成自己的才可能在考场上运用的得心应手。
l 作文最怕的就是无话可说,因此在完成词句积累工作后一定要自己动笔多写多思考,只有在自己动笔的过程中才知道自己写作的短板在哪里,会在哪里卡壳,再对比范文,积累自己的写作思路。
5. 其他题型仍然以真题为主。在课程上,完型我推荐宋逸轩老师(强推!),翻译我听了刘晓艳老师,新题型没有听课以自己做题和黄皮书答案为主。完型复习的重点还是在找到解题的思路,在正确率上会有质的提升。翻译题做的时候一是要有章法,二是在阅读手译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练习,所以我除了真题之外并没有额外花太多精力。
6. 考前适当模拟。15年之后的真题我后期都作为模考来做了,主要是为了找到考试的感觉,便于自己合理安排做题的节奏。分题型复习的时候很容易不注意做题的时间,因此考前做适当模拟还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政治复习】
政治我并没有获得很高的分数,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要兼顾法考的原因,在政治上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所以在政治科目上可能无法给到大家很好的复习建议,以下只是我个人复习中的一些感受:
1. 关于课程选择:我听了徐涛的精讲和腿姐的技巧班以及押题班等,徐涛是录播课所以听课体验会好一些,腿姐的技巧班对我客观题正确率帮助也很大。我觉得两位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跟哪位都很好。
2. 反思:我觉得我政治没有取得高分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最扎实。1000题虽然和最终肖四肖八和真题的出题风格会有所差异,但是用来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很有用的。我法考结束前都没有很认真的去背政治,1000题也只认真做了一遍,本来想二刷的但是确实没有时间了,可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二刷一下,好好背书继续夯实一下基础知识会更好一些。今年大题我主要还是背的还是腿姐的,肖四肖八的大题没有背到很熟,可能在大题得分上也有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复习,最终考研成绩是不会说谎的。
【关于复试】
初试完之后我忙着毕业实习,所以一直到出分前其实都没有进行十分系统的复习。期间我主要是抽空背了一轮专业课的精讲,出分之后我正式投入到复试的复习中:
l 专业课部分:首先,我认为基础知识扎实还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在回答的时候还是要紧扣基础知识。其次,我认为复试更注重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会默≠会说,所以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在复试的准备过程中要多进行口头的表达,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复盘,通过不断操练也会有效降低自己在正式复试中的心理压力。最后是多看论文,对于一些时事热点和学院老师的相关论文进行重点准备,积累自己的答题思路。
l 英语部分:这次我们的复试仍然是以线上复试的形式,因此在准备过程中我更加注重英语口语的准备。在题型上,英语口语的题型既有生活话题,也有专业课话题。在生活话题方面我主要还是参考了复试资料包中的资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参考了部分雅思口语部分的话题进行准备。对于专业课英语,我在参考了去年的真题和复试资料中整理的内容之后,对于一些专业课的基础知识(例如经济法中商业秘密的概念和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参考英语版的法条进行了翻译,积累了一些专业词汇。虽然最后自己复试的时候并没有用到这么多,但是个人认为对于自己的法律英语水平还是相当有益的。当然复试最主要的还是要多操练,通过录音录像进行复盘,对吃不准的读音多查词典对自己进行正音。
【结语:一些碎碎念】
一年双考的备考经历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专注和坚持:
l 专注:无论是借助app还是何种方式,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己在学习中始终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远离一切干扰,拒绝“无效学习”。
l 坚持:我个人是比较爱做计划的,备考一年中我对于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复习进度都做了安排,并且基本每个阶段都保持相同的复习作息,这样可以很好地推进自己的复习进度,同时也会让自己更容易坚持下去。无论是法考还是考研,备考的过程都是一场耐力跑,只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并且努力坚持下去,最后都会收获不错的结果的。
回想过去一年的备考,确实很辛苦,尤其是在去年法考延期的情况下,10-12月几乎是月考的状态。尤其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也会动摇,也会想要放弃,但是回想自己大半年的复习,应当说是问心无愧的,每一天都没有荒废,因此我选择相信自己的努力,坚持了下来,最终结果也证明,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辜负自己,越努力真的会越幸运的。最后我想说,法考和考研带给我的可能远比最终的结果来的更多,备考期间养成的自律的作息、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时间管理的能力等等,这些也许是更让我在未来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