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室哲哉——深處的美意識》第四章、屆不到的特別感謝

2022-01-02 02:56 作者:Gift_For_Tkfans  | 我要投稿



書名:《小室哲哉——深層的美意識》(小室哲哉——深層の美意識)

著者:神山典士

發行人:野間佐和子

出版社:講談社

發行日期:1996年3月6日第一次出版

聲明:版權歸原著作權持有者,此譯文僅供粉絲交流,不用於營利商用,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Disclaimer: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opyright holder, this translation is only for fans to communicate, not for commercial profit, if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me to delete it, thanks.  



「或許是因為晴實醬的緣故吧,由於她的死,才讓哲哉希望成為職業音樂人的心情真正地膨脹起來吧。當然很早以前他就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我能看出來,晴實的死是他這次下定決心的誘因。」

昱子如此說道。

「葬禮之後,小室有哭著打電話給我,真是嚇了我一跳呢。我們安慰著小室說你要替她努力下去,替她堅持活下去,但是小室卻只是在哭。她的死對我們來說也很震驚,明明是個開朗的、迷人的前輩。小室那樣子在人前毫不顧忌哭泣的舉動,我想只有那一回吧」

小泉如此回憶道。

「以她的死為界線,之後每一天的變化都接連不斷。就算是尋常的日子,也總給我一種要發生什麼的感覺。像是從哪裡來的工作聯絡,或是來自唱片公司的簽合同的事,又或是來自某個演出的邀請等等。

感覺自己周遭的事物,突然飛快地進展起來」

小室說道。

 

 

【BELIEVE】(信念)

晴實的事發生後不久,小室首先開始做的事是,一個人呆在麻布十番(東京都港區)一個叫JAK的錄音室製作音樂。小室考慮首先應著手的是製作能表現自己音樂的demo帶。

這個時期,小室終於有所意識。

雖然之前也一直向著職業音樂人的目標而活動著,但總是依賴著他人,依賴著別的樂隊。天真地妄想著如果能在其他藝人底下做背景伴奏的話,或許就會有機會。自己不親力親為,去面對一切問題,去開拓出屬於自己的路的話。

意識到了這一點的小室,不再迷茫,並將當時創作錄製下來的原創曲直接遞給唱片公司的製作人聽。

為此,就不得不將這些曲子反覆錄製成demo帶。

除了相信自己的能力之外,這一點也是小室最初所意識到的極重要的一步。所製作的demo帶並不照模照樣將演唱會上所演奏的聲音錄製下來就完事了。而是自己另外再在編曲上下了一番功夫,將合成器的特色充分發揮出來,這才是最終所完成的demo作品。

當時的小室開著一輛白色的國產私家車往返於府中的家和麻布的錄音室。那時候當然沒有資金可以拿來長時間租用錄音室了。

為了不花錢就能進行錄音作業,小室和屬於是熟人的JAK錄音室持有者作了交涉。最後小室獲許在沒有人預約的深夜時分,可以免費使用器材和錄音室來進行作業。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所錄製的約20首demo曲中,有後來提供給渡邊美里的「I wish」、「君に会えて」、「嵐が丘」、「BELIEVE」等曲子。

當然,對於當時的小室來說,這樣的「未來」遙不可見。無需再用自家那簡陋的器材進行反覆錄音,而是能採用具有多重錄音技術的multi- track這一器材進行錄製,單純沈浸在這種喜悅的小室,一個人默默地在小小的錄音室中編織著音樂。

在那間錄音室進行作業的事情,一開始木根並不知道。看著小室每天來回奔波勞碌的樣子,覺得他有一種專業人士的派頭呢,木根回憶道。

「雖然不知道他是從誰那裡得來的工作,但是小室在音樂方面的工作確實漸漸多了起來。不僅僅是為村田先生呀白竜先生等人擔任背景伴奏,也得到了新人樂隊的監製工作,作為應急補充人員在各種各樣的歌手演唱會進行演出。好像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很享受忙碌,從上午就開始出門幹活的傢伙,夥伴當中好像就只有他一個吧」

我喜歡忙碌。

現在自然也是如此,從早上11點到午夜12點的日程安排,原本是由經紀人管理的。但是這個時期都是由小室本人決定和劃分的。其安排工作的特點就是幾乎不考慮從一項工作轉換到另一項場所工作的交通時間。

 

【日結工作】

木根曾在書中如此寫道。

當時演出正火熱進行中,就剩下兩首曲子的時候。

我正演奏著節奏輕快的曲子,這時小室小步快走過來。

舞台正前方的utsu(宇都宮)正在熱情歌唱著,小室卻突然從舞台左側快步走到右側,然後對著我說。

「抱歉,我得走了,我得在親戚的結婚典禮上彈奏婚禮進行曲」

我雖然一臉懵逼,但是沒有停止手中的彈奏,對著他說。

「演出就快結束了啊,能再等等嗎」

「抱歉,已經比預定時間遲了」

(《電気じかけの予言者たち》Sony Magazines)

就這樣小室停止演出,將合成器線路都整理起來,用他那纖弱的身子抱著大大的樂器,從舞台左側走向右側然後消失不見了。不消說樂隊全員都驚得目瞪口呆。

當然,那時候我們的樂隊活動壓根沒有半毛錢的收入,因此大夥兒必然都得各處找活幹。譬如木根,就幫忙經營自家的下水道事業,也有在酒館彈奏樂器的人。小室是屬於那種除音樂之外的工作絕不碰的類型。因此只要是和音樂有關的工作,即便是那種周圍人都覺得「怎麼連那種⋯」的工作也會接受。

今天是原田真二,明天是あのねのね(日本民謠二人組),後天又是廣告音樂的錄製工作,下個月又是村田和人演唱會上的演出工作。就這樣,小室為當時小有名氣的音樂人默默地作著伴奏。

看著小室那樣一副拼命的身姿,對於他的任性妄為,樂隊成員們也就由他去了。

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像那種在演出時作背景伴奏或是在錄音室做些幕後工作的音樂人拿的都是日結工資。

規定一天、一個小時多少錢,幹完活把一定的現金拿到手,之後就拜拜了。

當然這個演出費,和一般的兼職打工或公司職員的時薪相比,自然要高很多了。

對自己的手藝充滿自信的匠人不知從何地冒出來,默默地幹完一件事之後,又不知所蹤地離開。在依靠一技之長的意義上,可以說這也是一種專業的風情啊。

但當你進入過音樂業界之後,就會發現,那只是一種枯燥的工作,是無法像真正的藝術家那樣通過作品來進行自我表現,是一種遠離創造性活動的工作。

不將自身暴露在公眾面前,這或許是一種保持安全境地的方式,只要不在工作上犯什麼錯誤,也是可以維持生計的。

但是,不將自身展露在人前,就意味著失去了另一個「明天」。

棒球中的安打再進一步就是全壘打了,但是音樂業界的藝術家和背景伴奏之間的差別可絕非只有一線之隔。

 

【自我展現】

小室的夢想,絕非只是靠音樂吃飯而已。而是希望作為一名藝術家來進行自我展現。因此對小室而言,無論如何都得衝破障礙,去進入對面的世界。

為此該怎麼做才好呢?

小室能靠的就只有「自身」而已。他明白了,必須在大眾面前展現自己。

因此小室決定自己作曲、自己編曲,自己來製作音樂。

如果樂隊成員聚在一起錄音的話,作品就會存在一些不是自己本意的聲音。現在該用我自己的手,來創作100%屬於自己想法的音樂了。

而能實現這一切的器材就是合成器了。雖然還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但是通過操作合成器內置的計算機,一個人就可以創作出多種樂器的音色,也可以製作出demo带。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创造出纯度100%的小室哲哉的世界。

1982年正值23歲的秋天,離晴實醬去世幾個月之後,小室拿著好不容易製作出來的demo帶前去拜訪了Epic Sony的小坂。而在斜陽照屋堂的同年冬天,小室開始頻繁進出木根的家。

 

【三人組合】

「我們來幹點新的事吧」小室說道。

「總而言之,要麼守著以前的女朋友,要麼選擇新的女朋友開始全新的生活,就像是這樣一種選擇啊」

木根眼前的小室,始終說個沒完沒了。

在此之前,小室也曾邀請木根參與樂隊活動。有一次,帶著個名叫Mike的澳大利亞人,說三個人一起用英文歌出道怎麼樣啊。

那個時候,木根還對這個有些奇怪的提案感到吃驚,但不久Mike因為簽證到期被驅逐出境了,也就沒有後話了。

所以這次小室又會帶著什麼樣的人來呢,木根對此有些蠻不在意的。但是這次的小室,卻比想像中更加態度堅硬。木根深知,以往的小室是那種不會拒絕他人請求的人,但是這次居然固執地請求人到這個地步,還是第一次見到。

小室說的關於Epic小坂的話,確實很吸引人。

木根迷茫了。

實際上那個時候,木根有著其它打算。想要再次集結speedway進行第三次的最後勝負。

當然想法還有些模糊。

其中的候補成員自然也有宇都宮和小室。

除此之外,木根還有著另一個迷茫點。在和宇都宮和小室打招呼之前,自己的心情還猶豫不定。年齡也都快25了,雖然家裡人也沒說什麼,但是能感受到「老大不小多少也該醒醒幹點正事吧」之類的無形壓力。

那個時候,父親還得了胃病,處於不手術就沒法活下去的狀態。

木根心中確實也萌發了這樣的念想,金盆洗手不搞音樂了,繼承下水道工程的家業吧。開著藍色的寫有「水道100號」的車子去錄音室,這成了同伴間的笑柄,但也確實表現了木根那顆「動搖的心」。

小室的提議是,兩個人作曲,再加一個主唱,組成三人組合。小室希望主唱候補人的聲線能向聽眾輕鬆地傳達歌詞,並提到了speedway的主唱宇都宮。

那個時候,宇都宮也沒有在進行音樂活動,對木根來說,他必然也是自己想要拉攏的隊員。

但是,如果接受小室的提議的話,就意味著再次背叛了自己的家人。不僅如此,就算宇都宮點頭接受邀請的話,那麼speedway的其他四個人該怎麼辦呢。從當時大家的年齡和狀況來看,無疑是剝奪了其他四人的音樂道路。

再反過來說,如果讓已經在找除音樂之外其它生路的宇都宮回來,一起組成樂隊又失敗的話又該如何。所以說這次自己的決定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PS:不誇張的說,kine桑的決定確實影響了之後的jpop進程,hhh)

作為隊長,木根的心亂了。他沒法馬上回覆小室。

小室對木根的處境也表示理解。

雖然如此,原本想著組成多人樂隊站在小坂面前的計畫依舊毫無進展。樂隊需要成員來維持,那麼就需要資金。一個人的音樂才華再怎麼出眾,如果其他成員拉後腿的話那麼整個團的質量就會下降。

如果由小室來當主唱的話或許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把無法勝任的人換掉,直接讓小室自己賣顏就行了啊。以前披頭士初期的時候,也這樣替換過鼓手。這對專業的樂隊來說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小室並不是當主唱的料。

因此從現實角度來考慮,為了抓住這次機遇,最佳的策略就是,由會作曲的小室木根還有能調動觀眾氣氛的宇都宮組成三人組合。

 

【執念】

木根回憶當時說道。

「現在回想,那個時候那個傢伙(小室)打动我的大概是他身上的那种执念或信念一样的东西吧。不是我在說些漂亮話或者同情的話什麼的。實際上,當時小室的提議和我自己的樂隊相比,怎麼看都是小室的想法比較奇怪吧。他想做的音樂,也就是使用合成器製作音樂,我們也想躍躍欲試。

與此相對,我的考慮就只是想和speedway的成員一起做音樂,僅此而已。音樂性方面,想做什麼形式還屬於一片空白。

當木根和宇都宮還在迷茫的期間,有一次,小室帶著錄音機出現在了speedway的觀眾席中。

那個時候,小室微笑著以一副淡然的神情斷言道,「這應該是speedway最後的演唱會了吧,我來幫你們錄製下來」。

自從一個人獨立完成製作demo帶開始,小室確實有了一種明顯的變化。對於木根而言,他的這種變化亦銘刻於心。

根據小坂的記憶,小室帶著木根和宇都宮再次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是在初見的2、3個月之後。

那個時候的小坂,對於他們的過去一無所知。但是既然是製作出出色demo帶的小室帶過來的人,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吧,小坂如此判斷。

從Epic出道,幾乎是等同於內定了。

之後小坂才在機緣巧合下知道了三人組樂隊的由來。是在小室的誘使下,才讓原本準備金盆洗手的木根、宇都宮又重新回歸音樂這條路。

因此TM NETWORK的誕生是源於小室那赤裸裸地對於出道的執念。而三人命運的矢量也由此被捆綁在了一起。

 

【TAMA·NETWORK】

「由我來當這個組合的隊長,比較好吧」

三個人的活動才剛開始沒多久,小室就以少見的認真樣向其他兩人確認道。

speedway時期,木根是屬於隊長一樣的存在,但是從現在開始,三個人之間的主動權開始由小室掌握。

在音樂活動開始之前,先得確定組合的名字。那個時候,從各種提案中拿定主意的也是小室。

「想用多摩(TAMA)這個詞,譬如像TAMA·RIVER、TAMA・AREA之類的」

當時在美國也活躍著很多以出身地來命名的樂隊,像是「波士頓」、「芝加哥」。在日本也有金澤的「mantanpin」樂隊、沖繩的「紫」樂隊,這樣以出身地為中心展開活動,繼而進軍東京的樂隊有著獨特的存在感。

假設使用這種命名方式的話,那麼以地域來說的話就是「多摩」了。

「但是多摩吧,多摩這個詞,感覺取名取了個空屁,還不如不取」

這是木根和宇都宮的真實感想,以為這是小室的玩笑話。

「那麼不是漢字,以英文單詞TAMA來表示如何呢」小室還要堅持到底。

「加上NETWORK這個詞,組成TM NETWORK呢」。

沒多久木根又從某外國組合名中獲得靈感提議道,這樣或許能減少「多摩」這個詞的鄉土氣息。

「即便如此,TAMA這個詞還是不太好吧?」

從業餘音樂人時期開始,就頗受女性粉絲追捧的潮流達人宇都宮說道。

「那麼,就把TAMA縮略成TM,叫TM NETWORK吧」

最後斷言的是從形象上並不輸宇都宮的小室。

在這次的討論中,小室當時所想到的是像阿部晴彥這樣的三多摩音樂家。

 

【三多摩最後的樂隊】

關於當時自己的心境,小室如此回憶道。

「如果這次出道我們失敗了,對當時的三多摩音樂家來說就屬於是全滅了吧。在speedway之前也有各種樂隊向專業世界進發,也有出道之初就能賣的樂隊,但是那個時候,已經沒有在進行正經的活動了。而且不是也有阿部君這樣的事件嘛。

最後的最後剩下的就只有我們了。

拉攏來speedway的兩位像王牌一般的中心成員木根和宇都宮,唱片公司方面又有Epic支持,有種我們是三多摩最後的樂隊這樣一種感覺。

當然木根和宇都宮也有相同的想法。但就執著於樂隊名這一事來說,小室那強硬的態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小室來勸誘我們的態度的確是很強硬。但他那個人吧,永遠都是這樣,嘴上說著「這樣對大家很不好吧」、「我做了很過分的事情吧」,但是該幹還是得幹。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是那樣的人。所以就算他提議取名作TAMA,我也不覺得他對多摩的事有多上心,雖然當時他的眼神很認真」。

本來這個時期的小室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是褒貶不一的。

「小室有在為多摩地區的夥伴考慮事情?這個一點兒也感受不到耶。木根他們才是在努力地把大家聚攏在一塊兒的吧」。

知曉當時情況的一些關係者當中,也有人這麼說。小身板又很怕見生人,一臉蒼白樣的小室絕非那種將感情溢於言表能聚集夥伴的類型。不如說是只考慮自己、任性妄為的利己主義者。

對小室來說,他從未在三人之外的場合中發表過這樣的言論。對於木根和宇都宮也是如此,在人前公開發表「代表多摩」的言論,是有違他們的美學的。

這個時代,伴隨著淚與汗水的青春劇,早已被視為惡搞一樣的東西。像這種外表冷淡的人,有一種搖滾音樂人的氣質。

但是在冷酷表面的內裡,小室這種令人意外的真實情感,卻可以從其他的事實當中看出來。

這之後沒多久,在接近出道之際,圍繞著樂隊名還有這樣的故事。

當時在六本木的Sony錄音室中,三個人在錄製第一張專輯的時候,小坂突然說道。

「關於樂隊名,再考慮考慮吧」

小坂對於這個TM=多摩的公式很是在意。

peekaboo、slow dancer、mello yello,幾個名字被書寫在會議室的黑板上。實際上,到錄音工作的最後一刻,錄音室的板上也不曾掛過「TM NETWORK」這個名字牌。

但是那個時候,小室嘟囔著說道,「果然還是想用TM這個詞呢」。

最後,在小室強硬的堅持之下,將「TM」的略稱由「多摩」改成「time machine」,此事才塵埃落定。

「就算改用其它名字,我想也未必與大賣有著決定性的關係,所以還是用TM比較好吧。剛出道的時候還不想說穿這些緣由,我想等到樂隊火了之後,再告訴大家TM=多摩這件事也不錯吧」

後來小室這麼說道。

 

【幾個伏筆】

決定完樂隊名之後,小室又拉著另外兩人再次窩在了錄音室。

「樂器的話,就只用純粹的吉他和合成器就好了吧」小室在這處也下了決定權。

最初的合音是在木根家進行的。

「這樣子可行嗎」

「真的只要一台合成器就萬事OK了嗎」

木根和宇都宮有些不安的嘟囔道。盡可能的把木根家所有的樂器都用起來,這也不是不可行的事啊。

當時來說,就算是職業音樂人,也很少能將合成器運用自如。

並非只是音樂人不會使用這一器材,而是器材本身的性能,沒法達到音樂人想要的聲音的領域。

沒有主唱的YMO,已經以電子音樂(computer music)成功了。但是在他們的舞台上,必定有一位被稱作「操作手(manipulator)」的電腦工程師來進行輔助工作。錄音的時候擔任電腦程序的控制,演唱會的時候,也會和演出的成員一同登台,控制電腦的整個運行。

現在的話「操作手」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才要開始出道的小室等人來說,這一切是無法奢求的。就器材而言,YMO有著充足的經費,可以擺滿一堆奢侈的器材,而小室他們可用的器材就十分有限。

多人一起演奏樂器來發出厚重的聲音,對於習慣了這樣的木根、宇都宮來說,只有吉他和合成器的聲音實在太過單薄。

但是,為什麼小室就那麼自信滿滿呢。

「沒關係,沒關係」

不知從何時起,這話不知不覺便成了小室的口頭禪。

「等demo帶完成之後,也給其它唱片相關人士發過去聽聽吧」

小室如此說道。雖然從Epic出道的事應該屬於是內定了,但小室三人還是為此重新製作了demo帶,打算也寄給其他的音樂相關人士。

而且,還參加了當時TBS電視台所舉辦的業餘樂隊大賽。

當木根和宇都宮還沈浸在對speedway的戀戀不捨中,小室已經按照自己的意志以TM NETWORK之名不斷進行下去了。

小室說,「那個時候,希望他們可以支持我的音樂工作。和小坂先生見面也已經近一年了,因此有種不安感。去參加業餘樂隊大賽,也是希望能獲得優勝,為出道錦上添花,是為出道作勢的一種戰略考慮吧」

木根也這麼說道,「雖然有過關於Epic的談話,但我不覺得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果有更好的去處也會考慮別的地方,我想這是理所當然的心情。想要獲取關注度自然就會去參加比賽。事先佈置好多處伏線,這是小室從那個時候就有的做事方式」

 

【50個demo帶】

——出道之前的年輕人,怎麼可能會相信大人們的那套說辭呢。

從小室和木根的話語中,隱約也能感受到這樣一種意味。不僅是他二人,從古到今,許多音樂家都有過類似的發言。本來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的關係就是一種「買進賣出」、「互相試探」的生意。對唱片公司來說,判斷那些年輕人能不能火,是一開始決定是否投資的標準。而對年輕人來說,唱片公司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能為自己的音樂活動支持到何種地步,對大人的所作所為有種不信任感及不安感。

譬如,當民謠還未深入民心的時候,在業餘樂隊大賽中獲得第三名的吉田拓郎就曾經從廣島來到東京,向販賣店兜售自己的唱片。

10年過後,現在的民謠已經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而搖滾的市場此刻還在孕育之中。而對小室等人來說,在speedway時期甚至有著「只贊助印刷200張海報」的悲慘經歷。

因此,對他們來說,是選擇Epic,還是尋求能提供更好條件的唱片公司,自己的音樂是否真的被Epic所認可呢,這是在以多重的方式來試探音樂業界的反應。

小室一共製作了50卷新增兩首曲目的demo帶,為了不讓對方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盒子上只寫了樂隊名和小室家的電話號碼,向當時活躍著的音樂製作人都寄了過去。

果然——。

結果十分樂觀。

一週之內,就陸續有電話打進來。

其中就有後來為中村步創作出熱曲「翼の折れたエンジェル」的作曲家兼製作人高橋研;在學生時代和加山雄三一起組過樂隊,向世間輸送過中島美雪、尾崎亞美、光GENJI、工藤靜香等人的音樂製作人渡邊有三,和山下達郎共同設立阿爾法唱片公司(Alfa Music)的小杉理宇造。

諸如此類響當當的人物都向小室投來了橄欖枝。

 

【頭獎】

「母親,今晚TBS可能會打電話過來,但是因為白竜先生的工作委託我必須去大阪呢。別多說什麼,就說我出去了吧」

根據母親昱子的回憶,這個時候的小室,還在繼續著背景伴奏的工作。

「於是那個晚上真的有電話打進來,是來自TBS的,是通過預選賽的通知」

昱子還記得當時自己緊張地拿著話筒的樣子。

這個時候的小室,言行充滿了自信。在比賽前夕還曾當著小坂的面笑著斷言道,「那麼,為我們的出道錦上添花,就讓我們去贏得頭獎吧」

結果如願以償 ,是頭獎。

並且獲得了來自會場所有唱片公司的出道邀請。

「十分感謝,先讓我聽聽您的想法」

小室等人已經有了Epic這個支持,現在有了更多的退路,甚至可以和這些大人們做交涉了。而掌握這個主動權的也是小室。

而對於本人來說,得意的外表之下還有著其它考慮。

木根說,「與其說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倒不如說我們有著清醒的認識,就算在比賽中贏得了頭獎,也未必與成功有著必然的聯繫。從高中時代開始就參加過不少比賽,speedway時期也不是沒有星探找上門來的經歷。

但出乎意料的是,家人們都很為我們高興。實際上,從全國的3000隻樂隊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也是很厲害的事情啊。我們從業餘時代一路走來什麼沒遇到過,這種場面還談不上有多麼激動,與此相比家人們的反應更有說服力吧」

比賽的會場,小室和木根的家人都急急趕來。三個人演奏的樣子,也在小室堂兄弟的幫助下,用錄像帶錄了下來。當然,那個時候用的是Beta錄像帶,攝像機也跟週末用的旅行包一樣沈重。這是昱子為了這一天而特意準備的。

確認獲得了頭獎之後,很快就在小室家舉行了一場慶祝宴。早一步離開的昱子回家一看,推託說「太忙了沒法去會場」的丈夫修一在家裡洗車呢。

「哲哉他們獲得了頭獎哦」

昱子興高采烈地報告道,丈夫修一還在那裡裝糊塗說,「什麼頭獎?」

昱子回想那個時候的情形,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容。對於兒子的音樂活動老是擺出一副不痛快樣子的修一來說,這應該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吧。

但是自從獲得頭獎之後,修一就再也沒對小室的音樂活動發過任何「牢騷」。

有一次,小室頂著金髮去參加親戚的掃墓,也沒有被責難什麼。

在木根家,大家也認可了音樂活動,關於繼承家業的事也不再提及。

 

【什麼是最具個性的】

獲得頭獎是在8月22日,和Epic的會面是在9月1日。簽訂正式的契約是在9月10日。

行程表開始排得越來越滿,和各種工作人員的溝通會面也多了起來。

正式錄製是從10月份開始。

小室棄用了尋常的錄音器材以及鋼琴、電吉他這樣的樂器,而是叫來了高中時期以來的音樂夥伴小泉。啟用小泉手裡擁有的Apple Ⅱ計算機,使用被稱作「MIDI」的電子信號,是一種能同時操作多種樂器的計劃。

這在出道前就有過實驗性的嘗試。

「我在考慮怎樣才最具個性,如果過於普通的話就很難大賣吧」

這是小室的想法。從這裡也能窺見小室拼命地摸索著成功的方式。

當然錄製初期,卻是一連串的麻煩。中途樂器無法受電腦操縱,三天下來什麼也沒幹成,這樣的事也是有的。一天數十萬日圓的錄音室租用費,就在操作電腦的小泉的焦慮中消失了。

即便如此,小室也沒有說要回到最初的樂器構成模式。如果和其他的音樂人做著一樣的事情,那麼「想要大賣」就更是癡人說夢了。在磕磕絆絆的摸索中,作曲也在進行著。

當時的情形,小坂仍舊清楚地記得。

「小哲寄過來的demo帶,對我們而言幾乎可以預見完成品的樣子了。編曲也很有專業水平,只有歌詞,是我介紹了作詞家重新填的詞。

雖然TM是三人組,但是錄製作業始終是以小室為中心,只有他一天到晚埋頭於錄音室。雖然使用電腦錄製音樂的方式碰到了許多困難,但是作曲這一塊在我印象中沒遇到什麼意外,進展很順利。基礎的聲音應該都是由小室一人製作完成」

對於木根而言,那種作業方式也頗具刺激性。小室每完成一首新曲,就有一種肉眼可見的變化。

TM NETWORK應該是三個人的組合才是,但是從這個時候起已經像是「和小室兩個人」這樣的構成了。

木根說,「當最後的truck down(將多種樂器的聲音用雙重線路的帶子進行錄音)結束,帶子錄製完成的時候,也不知道TM今後的路會怎麼樣,小室還想做些什麼呢?

那個帶子裡有著我們所不了解的小室的音樂。我想轉調這一技巧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吧,和業餘期間有著截然不同的音樂。

從製作demo帶開始,那個人就有一種想要做點新東西的慾望,有一種背負著使命感的樣子。

明確地說,的確存在著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曲子」

新一年的2月2日,專輯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truck down」也已結束。

那個時候,木根卻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比起這個更多的是鼓起幹勁「來讓專輯大賣吧」。不能再重蹈覆轍像speedway那樣的失敗了。不管怎樣,這是最後的機會了啊。

突然,小室腦中沈睡很久很久的一部分又甦醒過來。

那一瞬間,腦海浮現某位女性的面龐。

是晴實醬。

——要給晴實醬打個電話才行啊,好不容易製作完成了第一張專輯,這就拿過去給她聽聽吧。

這麼思忖著的小室幾步來到公共電話亭面前,卻驀然發覺。

——晴實醬不是已經死了麼。已經沒法和她通話了啊。

在這一刻,兩種不同的聲音回響在小室腦中。最後回過神來的小室,只能在公共電話面前茫然地站立不止。

 

【突如其來的噩耗】

當小室還在向著夢想拼命划水的時候,這個訃聞毫無預兆地突然襲來。

——晴實醬昨天死了,是自殺。

得知訃聞是在事件的第二天。幾天前,她還回家拿自己愛用的滑冰鞋。那個時候,還照常和母親有過對話。只是房間裡還遺留著醫生開的精神安定劑,晴實的母親如是說。

昱子也是,說到她的事情一臉的悲痛。

「對晴實醬來說,大學期間父親的暴卒一定對她的打擊很大吧。是我丈夫的弟弟呢,頭腦聰明,又長得帥氣,晴實真的很愛她的父親啊。那個打擊或許還未消除,令她做出這種令人遺憾的事吧」

對小室來說,親口講述關於晴實醬的事情,也需花費13年之久。

「進入大學之後,就不怎麼和晴實醬見面了。

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所喜愛的70年代的英倫搖滾已經不再那麼受歡迎了。比如說從Eagles的「加州旅館」開始,美國搖滾的勢頭便起來了。英倫搖滾過於黑暗了,不符合當時80年代的社會潮流。

從那時起,和她便有了疏遠。偶爾和她見一面,感覺她怎麼變成那種樸素的女孩子了呢。

問她在大學裡有沒有參加聯誼啊,老是說著我不受歡迎呢。明明還笑著說想交男朋友啊,過了多年終於有了呢⋯⋯

高中的時候從旁人看來,怎麼看她都像是我的姊姊啊。但是到了大學,就比我更加瘦小了,反而看起來像是比我年幼了。

她去世前,我一心只撲在工作上,我想和她也有一兩年沒見面了吧。

我在替別人當背景伴奏的演唱會上,她好像來看過一兩次。總之再次聯繫,便是那個電話了」

 

【晴實醬的微笑】

當小坂問起關於「特別感謝」的事,小室腦海浮現的是高中時代和晴實醬的談話。

「從歐洲出道比較好吧」

「演唱會要在大型體育館舉行呢」

「從歐洲出道,再在日本進行凱旋公演,粉絲一定會很狂熱吧」

「出道專輯用兩枚組的形式比較好呢」

諸如此類的對話在腦中迴響。

在復甦的記憶中,晴實的微笑一如那日。

小室的雙目閃爍著立志成為搖滾巨星的火光。

但現在,作為特別感謝來兌現自己的承諾「將這部作品奉獻給晴實醬」的想法卻是否定的。

冷靜思考過後,回答只有一個。

「沒有,並沒有什麼想要特別感謝的人存在」

小室回過神來,對著小坂冷靜說道。

——這張專輯還遠遠達不到晴實醬所描繪的夢想。和晴實醬討論的也並非如此。那個時候的夢的尺度,應該是更具世界性的。

那是小室的直觀感受。這張專輯根本無法體現一起所描繪的搖滾巨星的成功故事。

實際上,首張專輯「Rainbow Rainbow」在首都圈壓根兒就賣不動。只有在山口三平(後來是TM NETWORK的導演)所擔任宣傳的北海道地區,recut單曲「1974」才勉強擠進前十。

但也就僅此而已。

「暢銷的模式,與我們所想的大相徑庭」

小室說道。

「整個業界還處於以前興盛搖滾的時代,單曲賣個一、二萬張,專輯再賣個十萬張的程度就算不錯了。但我們給自己定的銷量目標則是pink lady(日本女子流行二人組),唱片公司與我們所描繪的完全不同。

我自己也在思考,比起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更需要去適應這個行業。相反Epic在致力於西洋樂這一塊也有一定偏差。

總之比起從唱片公司出道的喜悅而言,那時更多的是對自我的反思」

為了證實自己的所思所想,小室很快就著手於第二張專輯的製作。

 

【不舉辦演唱會】

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其它幾個與小室事與願違的問題。

首先,在錄製時為了讓大家體驗全新魅力的計算機,很明顯在現場演出完全戰力不足。

出道之後,三個人曾在澀谷的live house登台演出過。演出前,小室就表現得不是很有興致。要想在現場演奏出能調動觀眾熱情的聲音,對當時的計算機來說還不完善。為了發出能回應觀眾期待的聲音,就必須籌措資金搞來龐大的器材。

誰會為我提供這樣的資金呢?

並沒有人回應小室的期望。

雖然當時的搖滾屆,除了用演唱會收穫粉絲之外,也開始使用賣唱片這一主流方式。但是出道之後不舉辦演出,這也的確是偏離了一般的常識。

不情願地登上舞台,果然演奏出來的聲音過於單薄,完全不能鼓動觀眾的熱情。

「看吧」

小室嘟囔著下了舞台。

不久,這次登台的經歷就從官方資料中刪除了。

很快,小室又轉換了想法。

「TM不搞現場演出,因此就必須把精力花費在影像表現上」

現場演出,並非是「永遠不搞」,而是抱著「暫時不搞」的積極理念。小室在等待計算機性能提高的那一天。

「哎~不搞演唱會嗎?」

這一刻,木根和宇都宮都無言以對了。有著很多的樂隊經驗,深信現場和觀眾的互動才是音樂活動的樂趣,這樣的兩人著實被小室的話嚇得不輕。

還有更令人震驚的事呢。

日程表幾乎都是空的。

雖然出道了,但是因為唱片一點兒也不賣,也沒啥電視台雜誌社的邀請。並且還宣布說不搞現場演出,那麼我們只能憋在自己的地方不出去。

木根說,「我們真的很閒啊,日程表都沒排滿。不過我記得當時確實有經常拍PV啦,也是很苦逼的拍攝啦。

基本上和業餘期間沒啥兩樣啊,甚至說在經濟上比起業餘期間還要慘。因為不賣幾乎沒有收入,而且已經出道出唱片了,就不能靠打工掙外快了。

Epic給的贊助金需要三個人一起分,想方設法渡過一切困難,我記得那時候好像每天都在摳搜地算錢。

就這麼點錢,三個人先拿來當交通費分掉。

——今天開高速吧,明天就只能忍著開普通公路。

有過那樣拮据的日子。如果不那麼做的話,月末就沒錢走動了。

更悲催的是需要出現在人前的時候。雖說粉絲還很少,但是也總不能穿得太寒酸吧。

「上下一套一共一萬九千八百日圓」

看到這樣的打折商品就立馬買下來。

對於小室而言還有著更加屈辱的回憶。

「特地讓母親來澀谷找她借錢」

為了哪怕能創作出一點更好的聲音,也要把最新的器材搜羅過來。以IC為心臟的計算機每天都在日新月異地變化,不僅限於樂器,一旦新產品更新就存在著價格下跌的特質。但老是等著它價格下跌,就沒法及時接觸到最先端的音樂製作方法。

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購入這樣的器材,曾經母親昱子還拿著錢來到澀谷的樂器店。

小室哲哉,25歲。背負著作為藝術家的自負與種種不如意,日日夜夜地戰鬥不止。

 

【逆風】

但是,這個時候唯一僅存的救贖應該是來自工作人員的低聲私語了,「小哲無論碰到什麼困難都不會受挫呢」。不論前方的狀況有多麼糟糕,小室決不會有任何消極的想法。譬如就算曾經有過在水面下拼命划動的艱難時刻,但臉上卻不會有絲毫難色。

——我決不能被打倒啊,我要是放棄了,那麼TM NETWORK就結束了。這已經是最後的機會了。

有著那樣必死的決心。

小坂說,「確實我印象中第一張和第二張專輯製作時間很短。第二張甚至沒有主導人,從頭到尾都是委託給小哲一個人的。

但是,第二張給人感覺更差勁點吧。第一張還有著電子樂(computer music)的噱頭,第二張感覺沒什麼新意吧。想要以這個引起商業成功我想是不容易的」

小室當然也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

「由於第一張專輯並沒有得到認可,所以內心存在著一種芥蒂吧,想要盡快將其拔除,就這麼很快投入到第二張專輯來了,但是音色完全不行啊。多種不快積累成了憂鬱,在這種情況下將其轉換成現實的聲音了。

於是又失敗了」

這張專輯製作完成的時候,小室的腦海中突然閃過晴實醬的臉。

是否可以將「獻給晴實醬」這樣的話放在合格的作品上呢。

這次回答當然也是「NO」。

垂死掙扎製作的第二張專輯,依舊沒有打開希望之門。

之後小室在一年內連續發表了3張12寸的黑膠單曲唱片,又製作了一張迷你唱片(twinkle night)和一張動畫原聲專輯(吸血鬼獵人D)。

乍看之下音樂活動進行地有聲有色,實際上水面之下另有實情。

——第三張專輯如果還沒有起色的話就只有解散了。

當時Epic Sony有著這樣一種定論,「出完三張專輯的話一定能紅」。佐野元春、大江千里、大沢誉志幸,凡是小坂製作的藝人,無一例外大家都在製作三張專輯的過程中火了。

「如果第三張還不行的話,好好考慮考慮我說的吧」

連本人也把握不住說的到底是玩笑話還是真心話,小坂開始頻繁把三人叫到跟前如此說道。

要強的小室不可能不被這樣的話燃起鬥志。

但是冷靜地來看,這個時期的TM NETWORK確實奔跑在重重的逆風之中。

首先,整個唱片業界還處於冬眠之中。

其次卡拉OK業還只是成年人的所屬物。在快餐廳、小酒館的醉漢哼唱的也以演歌為主。等到卡拉OK包廂激增,卡拉OK擴展到十幾歲的青少年人群中,那已經是進入90年代的時候了。

從整個行業來看,唱片銷量一點兒也不景氣。剛好處於黑膠和CD的過渡時期,也還沒開始發售單曲CD。從數據上來看,1986年的年度銷量冠軍,只是1993年年度銷量單曲第50名的程度。

1985年的年度冠軍銷量是THE CHECKERS樂隊的70萬張。86年的第一名是石井明美的「cha cha cha」,53萬的銷量甚至比前一年還要低。這和現在(1995)動輒200萬的銷量相比真是雲泥之差。

行業整體的銷量只有現在的二分之一即2000億日圓。電視劇、電影、廣告的tie-up戰略也才剛剛萌芽,是一種音樂必須以音樂本身來決定勝負的狀況。

而其中年輕人的音樂興趣,國內以尾崎豐、國外則以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為代表。傾向於這種在舞台上揮灑汗水、謳歌青春的風格。

而一頭金髮飄拂、歌唱前衛的TM NETWORK,就像是這冬季中吹過的一道逆風。

「最後的機會」

這種危機感,在小室的心中越積越深。



《小室哲哉——深處的美意識》第四章、屆不到的特別感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