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第二十二节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十二节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的发展
(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当共产主义制度取得胜利并医治好所有的创伤的时候,它就会迅速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之所以能得到飞速发展,是由于下列原因。第一,人类用在阶级斗争上的巨大精力被解脱出来。可以想一想,如今在政治、罢工、起义、镇压起义、法院、警察、国家政权,以及在每天应付各个方面的事务上,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和劳动!
阶级斗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有这些力量都会被解放出来,因为,人们那时将不再互相斗争了。这些被解放出来的力量将用于生产劳动。第二,在竞争、危机和战争中会遭到破坏或耗费的力量和资金将保存下来。即使只计算用于各类战争的费用,那么这也将是一笔极其巨大的数额。而卖主之间、买主之间以及卖主与买主之间的斗争所用去的社会开支不知有多少!在危机中不知有多少财富被白白毁掉!生产的无组织和无秩序,不知要造成多少不必要的花费!所有这些被白白用掉的力量,在共产主义社会都会被保存下来。第三,组织性和适当的计划不但可以防止多余的开销(这里要说明一下,大生产总是很经济的),而且有利于改进各种技术方面的事宜:使生产在一些最大的工厂里进行,采用最好的技术方法。要知道,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甚至使用机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在廉价劳动力不足的时候,资本家才使用机器。如果有廉价的劳动力,那么,资本家就用不着使用机器,因为没有机器,资本家也能赚大钱。只有在机器节省了价钱高的劳动力的时候,资本家才认为机器是需要的。而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情况下,劳动力是低廉的,所以工人阶级这种糟糕的状况是阻碍技术改进的原因。这一点在农业上表现得特别清楚。农业劳动力总是低廉的,因此,机器劳动的发展非常缓慢。在共产主义社会关心的不是利润,而是劳动者本身。在那里,任何改进都将立即推广和实施。它不会受到资本主义的束缚。技术发明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也将蓬勃发展。因为人们将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穷困潦倒的人(如那些有才干的工人),也将有充分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寄生生活,就是说现存的那些游手好闲、专靠别人生活的寄生虫也将消失。那些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供资本家用于挥霍、大吃大喝的费用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被用于生产需要;资本家及其侍从和奴仆、牧师、妓女等等也将消失,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将从事生产劳动。
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将意味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付出劳动将比以前减少。工作日将越来越缩短,人们将更多地从自然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既然人们在谋取衣食方面花费的时间少了,那就意味着他们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上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它将是真正的人类文化,而不是阶级文化。随着人压迫人现象的消失,自然界的压迫也将消失。人类在这里开始过着真正有理性的,而不是兽性的生活。
共产主义的反对者们总是把共产主义描绘成平均分配。他们说,共产党人想把一切都夺走,然后再平均分配,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资料。没有什么比这种观点更荒谬的了。首先,这种普遍的重新分配是不可能的。因为可以平分土地、耕畜、货币,然而绝不能平分铁路、机器、轮船、复杂的设备。这是第一。第二,平分不但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使人类倒退。这种平分意味着会形成大量的小私有者。而我们已经知道,从小私有制和小私有者的竞争中产了大私有制。就是说,如果实现了普遍的重新分配,那历史又要重演,人们又要重复那个说了又说的故事。
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或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大型的、协作的、统一的经济。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发展和无产阶级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里产生出来的。需要把它和下列几种情况区别开来:
(1)流氓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者指责共产党人说,似乎共产主义在未来的社会里还保留国家政权。我们知道,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区别在于,无政府主义者更多注意的是分配,而不是生产组织;他们所想像的这种生产组织,不是巨大的协作经济,而是大量小型的“自由的”、自治的公社。显然,这种制度不能使人类从大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它的生产力发展甚至都达不到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能达到的那种限度。这是因为无政府主义不是使生产合并扩大,而是使生产分散缩小。所以无政府主义者在实践上常常倾向于瓜分消费品并反对组织大生产,这是毫不奇怪的,而是所谓流氓无产阶级的即无赖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决定的。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很苦,但是却不能做任何独立的创造性工作。
(2)小市民的(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它依靠的不是无产阶级,而是破产者的手工业者、小市民,部分地依靠知识分子。它反对大资本,但为的是小企业活动的“自由”。它多半主张资产阶级民主,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希望通过“和平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如通过发展合作社、劳动组合、联合手工业者等等办法。我国很大一部分城市社会革命党的合作社就属于这种类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些合作社企业逐渐退化成为一般的资本主义组织,而这些合作社的举办人本身同纯粹的资产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3)农业-农民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时近似农村无政府主义。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它从来就是把社会主义想像为大经济,非常近似于主张瓜分和均分的思想;他们与无政府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要求有牢固的政权,以保卫自己反对地主,同时也反对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社会主义化”就是这样的“社会主义”,这种“土地社会主义化”想永远巩固小生产,害怕无产阶级,害怕整个国民经济变为大型的协作统一体。此外,在某些农民阶层中还有一些其他型式的社会主义,它们更多地接近于无政府主义,不承认国家政权,但是带有和平的性质(如教派共产主义,反对正教仪式的教徒等等)。农业-农民的情绪只有在多年以后,当农民群众懂得了大经济的一切优越性(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还要多次提到)的时候,才能够铲除。
(4)奴隶主和大资本家的所谓社会主义。实际上,这里连社会主义的影子也谈不上。如果说上述三派的“社会主义”里还有那么一点迹象,如果说它们还是反对压迫的,那么,在这里,有的只是空话,是以欺骗手段来混淆视听。资产阶级学者曾使这种观点风行一时,而妥协派的社会主义者们也和他们唱一个调子(其中包括考茨基之流在内)。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共产主义”就是这样。其含义就是,奴隶主的组织“合伙地”和“共同地”剥削无权利的奴隶大众。在奴隶主之间,是完全的、普遍的一律平等。奴隶们则一无所有:他们变成了牲畜。十分明白,这里没有一点社会主义的气味。现在有一些资产阶级教授也在“国家社会主义”的招牌下鼓吹这类“社会主义”,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变为奴隶的是现代无产阶级,而代替奴隶主的是高高在上的大资本家。事实上,这里一点社会主义的影子也没有,有的只是国家的、苦役式的资本主义(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谈)。
小市民的、农民的和流氓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这些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形式,都不考虑发展的实际进程。发展的进程是在引向生产的扩大。而他们的一切却是以小生产为基础的。所以,这种社会主义无非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