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C++实用案例:杨辉三角形,这是一个简单又典型的递推算法的题目。
一、理清思路
杨辉三角形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其中,最左侧的数和最右侧的数都是1,剩余的数是上面两数之和,每一行都比上一行多一个数,一次往下,如图:

于是,在我们输出左对齐时,可以表示为: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
于是,我们看上面的,每一个数N[i][j]=N[i-1][j]+N[i-1][j-1],我们在编程中,数组的思路详细如下:

我们的杨辉三角从N[1][1]开始,设立一个缓冲带,来储存0,那样可以避免使用N[i][j]=N[i-1][j]+N[i-1][j-1]时造成的数组越界从而导致数据紊乱的现象,因此,我们有了编程思路,就一起来试试吧!
二、代码展示
AC代码1(普通)
#include//调用C语言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使用标准名字空间
int n;//定义整数类型变量n
unsigned long long N[1009][1009];//定义数组N,包含1009行1009列无符号长整数类型变量
int main(){//主函数开始
scanf("%d",&n);//格式化输入n的值
N[1][1]=1;//将N的1行1列元素赋值为1
for(int i=2;i<=n;i++){//for循环,计数器i从2自增到n,共循环n-1次
for(int j=1;j<=i;j++){//for循环,计数器j从1自增到i,共循环i次
N[i][j]=N[i-1][j]+N[i-1][j-1];//将N的i行j列号元素赋值为N[i-1][j]+N[i-1][j-1]
}
}
for(int i=1;i<=n;i++){//for循环,计数器i从1自增到n,共循环n次
for(int j=1;j<=i;j++){//for循环,计数器j从1自增到i,共循环i次
printf("%ld",N[i][j]);//格式化输出N[i][j]的值
if(j!=i){//如果j不等于i
printf(" ");//空格
}
}printf("\n");//换行
}
return 0;//主函数结束,返回0
}
三、代码改进
但是,这里的空间复杂度(也就是内存)完全可以简化,而且,还可以做到三角形居中对齐,那样更加美观,因此,我们再给出两个代码:
AC代码2(内存简化)
#include//调用输入输出流头文件
#include//调用输入输出控制头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使用标准名字空间
int main(){//主函数开始
int n;//定义整数类型变量n
cin>>n;//输入n的值
for(int i=1;i<=n;i++){//for循环,计数器i从1自增到n,共循环n次
int p=1;//定义整数类型变量p并初始化赋值为1
cout<//调用输入输出流头文件
#include//调用输入输出控制头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使用标准名字空间
int main(){//主函数开始
int n;//定义整数类型变量n
cin>>n;//输入n的值
for(int i=1;i<=n;i++){//for循环,计数器i从1自增到n,共循环n次
int p=1;//定义整数类型变量p并初始化赋值为1
cout<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