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麦路人,他更是《麦路人》中的摆渡人
《麦路人》这片名有点奇怪,开始的时候还确实有点难以记住,看电影的那天,家人还问我去看什么电影,我居然一时忘了。但是,看完《麦路人》之后,这片名就要铭记在心,只因电影拍得实在是深刻!
有趣的是,回来看到香港把这电影叫《麦难民》,感觉片名更生动。

那为何叫"麦路人"呢?
先看看剧情简介(摘自豆瓣):
曾是一位金融才俊的阿博(Bowen),终日在24小时快餐店借宿,店内有不少同路人与阿博为伍,相互改写了各自的人生。分别有一直为奶奶还债而债台高筑的妈妈带着囡囡、不敢回家的等伯、刚离家出走的少年深仔,还有暂居庇护宿舍的歌女阿珍都以阿博为首,各人互相扶持,希望能尽力帮助彼此走过人生低谷…
这个24小时快餐店指的就是麦叔叔的那家,所以就用了"麦"。而路人在剧情简介中都很清楚了,这些人不是没有家,就是"无法"归家,所以香港用"难民"来形容,也是非常贴切的。

麦路人是一群怎样的人?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反映的就是香港最低下阶层的苦况,相信不少观众都被角色们的精湛演技而感动到自然的落泪。电影非常写实,也折射出社会的现实环境,这班麦路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无家可归或有家归不得,只能流浪在社会上,他们更多都是难以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而收入低微,甚至是没有收入。
自然的,他们都走进了24小时快餐店借宿,但他们也很"识做",在早晨前就会离开,不会打扰快餐店正常做生意。这些麦路人没有偷、没有抢,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求生(注意,是求生,而不是谋生)。

麦路人中的摆渡人
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在影片里不断展现。男主角演绎的啊博,由于其本来就是金融才俊,头脑灵活,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麦路人中的摆渡人。
原来,每一位麦路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在啊博的不断帮助下,大家本来不想说、不想面对的问题也逐渐被解脱着,然而又有谁能解脱啊博自己的问题呢!?
而郭富城为这个角色牺牲了不少,一直以邋遢的形象示人,还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面用超班的演技去展现。尤其是一幕,一位麦路人被抓了,令他感到自己完全是有心无力的时候,他的面部表情让我想起了《小丑》的表情。

麦路人中最难认出的好戏之人
相信,看到上面这张剧照,不要说我们经常看港片的,就算连香港人自己都会一时难以认出这位演员是谁。好,开估了,这位就是第25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万梓良。是否有点"估你唔倒"的感觉呢?
确实,万梓良已经息影很多年了,其实他已经是63岁了,相信也是为了《麦路人》如此好的剧本才再次出山的。

麦路人中,实至名归的最佳男配角
《麦路人》错失了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郭富城也错失了最佳男主角实在是有点可惜,而当我们看完这部意义深刻的好片后,就更为其叹息。
然而还有
还好,还有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张达明。他那瘦骨如柴的样子,确实一直令我们感觉到他那难受的饥饿,而他最后那一句:"我净係想食饱个肚咋。。。",我们都落泪了!

为电影里被批"唱得很差",而真的降低唱功去演?
这个角色是杨千嬅演绎的,而她是否真正的麦路人,这还要大家去电影中找答案。而她在电影里是被批"唱得很差",甚至被扔花生壳。那是否唱的如此差呢?我听着也感受到,确实唱的很一般。那杨千嬅的唱功大家都知道的,都认同的,那很明显,她就是为完美演绎角色才降低了唱功。这可不是任何歌星能轻松做得到的哦!

其实这班麦路人,有人还戏称为"流浪者联盟",他们都是好戏之人,特别是一位小女孩,非常入戏。他们也有不少好故事,例如啊博用小聪明指导一位年轻的麦路人翻新旧鞋去卖等等。
《麦路人》虽然是香港电影,更多是折射出香港的社会现象,在如今是有其一定的映射意义。但在我们看来,我们身边也会经常出现如此的麦路人,而他们可能是靠捡破烂、吃人家扔掉的二手饭,他们没有尊严,甚至被社会忽略,但他们并没有触及法律的底线,只是为了求生。看完电影,我们可要改变一下对他们的态度,或许未必是出手帮忙,但起码不要给予冷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