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对当代互联网流行言论的粗略观察与一些思考
前言:
这样一个网络飞速发展的年代对大批的网络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刚出炉的蛋糕,于他们而言刀叉应该即刻备上而无需消毒。大批大批的人们涌入网络市场想要分一勺羹,而人们的道德准则的提升却跟不上科技的发展,简单地说,科技高速发展了,机会不断增加了,人人都有机会在网络上发声,可是相应的互联网使用约束与规则却没有出台(或出台的不够迅速)。
社交平台上的管控往往停留在对人类最基础欲望上的管控,而这样的管控是在道德的最底线上的管控,而非是在道德底线以上的管控。只要是高过道德底线的言论,平台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争议等于流量等于利益,而无论是发布者又或是平台都是既得利益者,往往被恶劣影响的是用户群体,承担责任的也是用户群体。
管控的缺失代表的是混乱,而在网络上混乱的表现就是数不尽的垃圾信息,煽动性极强的言论,或猎奇新闻等。与此同时网络本身的属性让一大部分的用户并不会去思考网络上的信息是否值得信赖(网络是极其容易接触到的,一部有信号的移动设备即可,网络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信息检索工具,所以网络永远是对的),后果就是当浏览者接触到了一些“垃圾信息”,他们也会将这些垃圾信息当作真理,而不会仔细的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同时又因为沉默的螺旋理论(也是推送机制的后果之一,推送机制也是平台为了盈利精心打造的),往往人们不会在一个视频底下看到不同的声音,这就导致了二极管思维的扩散。对又或是错,黑又或是白,很大一部分的网络用户心中不存在所谓的灰色区域,他们看到了的大部分人支持了的言论就是真理。
其次,许多人在上网时会将自己的道德底线下放(犯错缺乏成本的后果),很大一部分人默认自己在网络上的身份与现实中是不一样的,可以不用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负责,这就导致他们在网络上说话时并未思考过后果,也没有思考过这样是否符合他们现实中遵循的道德标准。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许多带有明显偏激色彩的言论也得到了大展拳脚的空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微弱地反驳。本文会简短的提到一些案例,并在其中阐述本人的观点。
1. 冠姓权
根据《关于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一文,最原始的社会其实是母系氏族,因为孩子的血缘只能追寻到其母亲并且女性在当时掌握了农业以及畜牧业(很大一部分的生产力)。而母系氏族则在男性的生产力追上了女性并超过女性之后逐渐演变成了父系氏族。
时至今日,当女性对于自身权利的追寻的意识慢慢觉醒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冠姓权不再应该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属于男性的权利,女性也同样应当获得对等的权利。这样的觉醒是正确的。一个男权的社会错误地忽视了女性应有的平等权力,女性们本就应该拥有这些男性“生来就拥有”的权利。可是在如今的网络下,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却让这件事情偏离了其本意。
对冠姓权的讨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女权意识的觉醒,因此讨论冠姓权首先得讲到女权在追寻什么。女权的本质应当是追寻平权,“女权”这两个字的含义并不在于女性要追求一个“男权”的复制版本而只是把“男”改成了“女”,而是在于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父权社会阴影下艰难生活的女性从而让这个社会趋向于平权。然而冠姓权作为女权追求的权利的一部分,当下很多女性对冠姓权的追求则是已经超越了对平权的追求。
当某些女姓的诉求是“孩子一定要跟母亲姓”时,其诉求本质上与男权诉求的“孩子一定要跟父亲姓“没有区别,都是一种以性别为基础的压迫。如果男权所诉求的在我们的眼中是错误的,那女权这样激进的尝试又何尝不是错误的呢?如果社会真的顺应了这部分人的要求,孩子一定要跟随母亲姓,那也只是从天平上的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事实上两者都是错误的。
对于孩子的姓氏父母拥有平等的决定权(平权)才是理想中社会最好的可能性,当两方都很在意姓氏时这恰恰证明了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平权,只有当男人与女人都对姓氏不在意,不再为冠姓权附上特殊的意义(如下图所示,男性将冠姓当作自尊的表现)时,在决定孩子姓氏这件事上男女才达到了平等。

如今在网络上有许多人会以女性生了孩子为理由要求孩子应该随母姓,本身这个理由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可是这个理由不应该成为一种必须遵守的准则。用女性生了孩子作为孩子随母姓的原因本质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涉及到利益的对比,比如说,网友说的“有本事男的自己生个孩子”的潜台词是没有母亲孩子无法出生在世界上,因此孩子要随母亲姓,诚然这是有它的理由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在很多婚姻中的男性也丧失了经济权利[2],在很多的家庭中男性也赚了大部分的钱[3](社会结构所致,并非在替男性说话),那么男性是否可以用自己承担了孩子的费用让孩子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为理由让孩子跟随父姓呢?

可以还是不可以其实作为旁观者的我与你并没有资格去决定,因为你我并没有资格去决定究竟是哪一个理由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这应当由夫妻本人来商讨后决定。在澳大利亚也有明确的例子当父亲被认为是不称职时孩子随了母亲姓[4]。
并且“因为女性在生育上的贡献,孩子应该随母亲姓”,这样的论断实际上是在无限贬低女性的价值。女性不该在争夺冠姓权时只强调自己的生育价值,她们可以说自己也为家庭开支做了贡献,可以说自己为家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做了贡献,这些理由也一样具有说服力,为何很多女性不选择说这些理由呢?因为她们默认了生育的价值大于工作也大于照顾家庭,那么他们同样也就是强调了女性在生育方面的价值而贬低了女性在别的领域的价值,变相的加深了社会对“女性是生育工具“的刻板印象。

其次再来说一个在未来极有可能可以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人工生育。如果到了这一天男性已经可以脱离女性来生育,那很多女性反反复复强调的女性在生育上的价值将会毁于一旦,因为彼时生育已经不再只有女性可以承担。那是否女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答案我们当然知道是否的,女性能做到的远远多于生育。所以作者才认为某些女性在争夺冠姓权时不应该一味的强调自己在生育上做出的贡献!而应该去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学习技巧,加强自己的能力,这样在讨论冠姓权时才会多出许多永远行得通的理由,比如赚钱养家,这是无论任何时代背景下男女双方都无法脱离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