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应当有一个尽头

2020-07-26 07:56 作者:作半个闲人  | 我要投稿


              说实话,很少会有一部电影能让我在看完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今天,今天我有幸遇见了这样一部令人一生难忘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主人公1900是一位孤儿,出生在太平洋的一艘游轮上,并且由于他具有钢琴演奏的超人天赋而出名,但他一生从未下过那艘船。那他为何不下船?这便是这整部剧的线索和精神内涵之所在。

 

       1900出生在这艘游轮上,他在船上所有的人的关怀和教育下成长的,母庸置疑,他对这艘船有极为深厚的情感和依恋。


       随着他的成长,他的音乐天赋逐渐显露出来。他开始热衷于创作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并由此带给人们欢乐。他的音乐之所以能够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获得如此高的成就,这其中离不开他对人性的高度的洞察力。他的创作是基于自己当下的情感,他的音乐旋律能够随着自己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也正式是因为他能够凭借高超的琴技十分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当下的情感,他的情感才能够引起众多游客的共鸣。此时,他只是满足与当下的和音乐做伴的欢乐生活,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者是他不肯下船的原因之一,后者则是后来动摇他下船决心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他交到了一位吹小号的好友——马克斯。他们两由于对音乐有着共同的热爱而相遇相知,而更重要的是尽管马克斯不能理解1900的思想,但他却始终保持尊重他的一切,在关心他的同时不过多干涉他的隐私。但是马克斯与他最大的不同点则在于他们对音乐和生命的理解——马克斯认为美妙的音乐是使人获得名利的手段,而1900则认为音乐是生命的灵魂。马克斯曾经多次劝说1900下船去传播他的音乐,这样他能够在人世间名利双收,活的很滋润。但是1900都用幽默而又委婉的方式拒绝了。


       1900出名后遭到了一位自称“爵士创始人”的钢琴大师的嫉妒,后者邀请1900进行钢琴即兴演奏的决斗并且大肆扬言1900就是个垃圾。决斗的那个夜晚终于到来了。有趣的是,钢琴师是带着“大陆的蔑视”而来,但是1900却是完全抱着好奇心的心态而来参赛,他或许是好奇大陆上的爵士乐到底是怎样的。经过两轮的“放水”后,在第三轮中1900真正发挥出了自己的惊人实力,碾压了钢琴师。我觉得,与其说这是1900的水平高于钢琴师,不如说这是“真正的音乐”战胜了“爵士乐”,“真正的热爱”战胜了“名利的追求”。


    之后,1900在抱着好奇的心理录唱片的时候遇见了一位美丽至极的女孩,他被这位女孩给深深吸引住了,也由此录下了他一生中最美妙的旋律。但是在录制完了之后他却毅然决然地拒绝让这美妙的旋律流入到大陆上,而是想把这唱片作为礼物送给那个女孩。可惜后来他没有送出去。这次的经历在这个情窦初开的男孩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开始更加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下船,去大陆的世界追寻自己的所爱,忧郁仿徨如挥之不去的迷雾般萦绕在他的四周。


       实际上,再次之前1900曾经遇见过她的父亲。那位父亲丧失了自己在大陆世界的所有财产,妻儿全亡了,只留下一个不知去向的女儿。在绝望而又迷茫的心情下,他偶然有一次“听见了大海的咆哮声”,并且被它深深迷住,最终,他毅然决定在大海上度过自己的余生。这位老父亲在一个寂寥的黑夜向孤独的1900诉说了自己的经历。而1900对与他的经历十分好奇,他说“我从没有听过大海的声音”,而当马克斯对此表示十分诧异的时候,他补充道:“我从没在陆地上听到大海的声音。”我觉得这一段很有深意。黑夜中素未蒙面却交心的两个人,一边是绝望且厌倦了大陆的世界渴望在大海上找到归宿的老人,另一边却是已经在海上生活了20余年对大陆抱有憧憬和期待的青年。这位老人的经历一方面引发了1900对于大陆世界更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在暗示着他大陆世界充满了苦难。


       终于,在某一个日子,他决定了要下船去到大陆世界上生活。可是当他走到旋梯的一半时却望着对面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繁华城市而呆滞了。许久过后,他挥一挥手,露出如同剑士出鞘般的自豪神情,潇洒地向天空中飞出了他的帽子,并且跑回了那艘大船。在那一刻,他想通了一切,正如他后来自己所说:“Take a piano. The keys begin, the keys end. You know there are eighty eight of them, nobody can tell you any different. They are not infinite. You are infinite. And on these keys the music that you can make is infinite. I like that. That I can live by. ”


最终时刻,在这艘船寿终正寝要被炸毁时,1900也坚决拒绝下船。尽管马克斯历尽千幸万苦在破船上找到了他,苦口婆心地劝他下船——去在大陆的世界上重新开始,但他仍然拒绝了。他说:“All that city. You just couldn't see the end to it. The end? Please? You please just show me where it ends? It was all very fine on that gangway. And I was grand too, in my overcoat. I cut quite a figure. And I was getting off.Guaranteed. There was no problem. It wasn't what I saw that stopped me, Max. It was what I didn't see. You understand that? What I didn't see. In all that sprawling city there was everything except an end. There was no end. What I did not see was where the whole thing came to an end. The end of the world... ”, “Land? 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it's a voyage too long, a perfume too strong. It's a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make. I could never get off this ship. At best, I can step off my life. After all, I don't exist for anyone.


       电影结局最后一个镜头是马克斯拿回了他原先卖掉的赖以谋生的小号,缓缓走向了充满迷雾的小巷。那小巷象征着大陆世界无尽的未知。但是1900终于选择了抛弃他而马克斯却选择了继续在无尽的大陆中生活。这是在意料之中的。用一句话来理解就是1900的曾说过的那句话;“I have already get used to this life, but not others. ”1900只能够生活在充满音乐和有尽头的单纯世界,但是马克斯却也无可奈何地只能够生活在充满名利追求的无尽的大陆世界。事实上我们不能够单纯的批判其中的某一方,因为他们都习惯了自己过了半生的生活。

 

       当他说出最后这段话的时候,我原先紧张而倍感惋惜的心情逐渐豁然开朗了——我终于深刻意识到,那艘船、那台立式钢琴、那些音乐就是他的全部的精神世界,那里有的是纯洁无暇的热爱,美好单纯的情感和可以预见的生命尽头;那里没有大陆上的名利追求,没有人性的丑陋和无穷的欲望。而这位天才钢琴家他的一生仅仅只需要前者就够了。待到大船生命终结之时,待到热爱的钢琴被抬走时,待到所有人终于离他而去时,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尽管他从未在大陆世界上存在过,但他依然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完成了他的人生追求,他依然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说实话,我真的万分羡慕1900的生活。我渴望我也能够生活着在那样一个只有热爱与追求,没有名利烦扰的世界。在当今世界人人都追求名利的时候,一个人是要有如何强大的决心和定力才能够保持“出淤泥而不染”。这很显然,1900的世界在当下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从我们一出生开始我们就注定了要在这样浑浊而没有尽头的世界生活。但是,1900的故事并非是完全理想主义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点亮了一盏希望的光。


       或许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一个尽头而非追求无尽的欲望。有了尽头便有了归宿,人生才能够完整,而非在无尽中迷茫。


人生应当有一个尽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