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出自然流畅的踩点
看到有人私信提问要怎么做出自然流畅的踩点,这样的话我就要调慢速拆镜配上文字做视频解说了,做起来很麻烦的也说不清楚。
踩点是什么一回事?我认为就是视觉听觉上的“断点”,这种画面跟随音乐的断开感就是通常意义上被人认为的踩点,然而这种断开给人爽快的同时,也代表着它在打断人的思考打断音乐的流畅,所以看多了会造成了“不自然”的感觉。于是毫无章法和逻辑,不加思考的没有意义的衔接和踩点流AMV充斥着首页,无非是使用大量不同动画里类似镜头和动作重复的进行剪接,到了节奏点就无脑切镜,有的甚至对准每个鼓点无脑切,一首歌有非常多重复的鼓点,剪辑的人就这样重复的不挑对象的对着踩,哪怕使用的镜头不一样看多了会让人觉得“腻味”。
在我看来所谓自然,就是搭配音乐鼓点/歌词内容,有选择性的、利用前后素材的微妙速度差,颜色差,场景气氛,人物或者标志物位移衔接,他的眼神,呼吸,步伐速度,情绪,素材的前后呼应,与剧情有关联镜头组合等等取代那些夸张的转场特效和毫无章法逻辑可言的剪接,利用人在看视频的时候视觉、听觉错位制造微妙的节奏感,有意识的引导观众的往哪个方向跟随镜头走,而这个运动轨迹又必须要与音乐的感觉匹配(这点在上一个AMV使用得比较多,可参考av89933883)
接着,用人对视听之后的即时感受,譬如另一个MV有一段原作火海重复救人的场面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紧张,在剪辑的时候只要气氛和音乐对了,这种心跳的紧张的感觉能取代踩点。也就是说哪怕我没有完全跟着所有鼓点的节奏闪一遍的去做夸张的剪辑,只要能抓准关键点:让人看清楚我想要表达的是不断死亡重复也要冲进火海大楼的场面配上这段音乐,就能给人跳动和燃起来的紧张感,但其实这段的鼓点非常快而且琐碎,真的要踩点的话剪辑量会很大,不过我用了这种取巧的方法减少了剪辑量(参考av85353232)。
而且这段的前后都是相对“安静”“抒情”的音乐,在冲进火海大楼之前搭配比较长镜头慢镜头抒情的,前后一对比,更能凸显后者在情绪上带来的激动。用情绪波动作为“转场”也是一种好方法,心理上的“断点”可以代替“视觉”“听觉”的断
但是以上方法具体要怎么接全看经验和感受……也没有专门的教科书可以看。我在制作的时候只要想好了大感觉,在轨道上开了个头,后续就会很自然出现在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