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日方舟邦鸽杯#1同人剧情】BC-ST-4 又见星陨

2023-09-30 01:42 作者:ApexNova  | 我要投稿

写在正文前

本文是明日方舟攻略平台CiRCLE泰拉店所举办的集成战略赛事“邦鸽杯#1”的附属剧情 ,从属于明日方舟×BanG Dream! 混合型同人世界观“Unlimited Wander² Project(UW²Project)”,该世界观描写了两个不同世界的意外交汇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可通过以下链接了解该世界观的概况:

了解背景设定是读懂同人的重要保障!


UW²Project所有同人剧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故事等均基于已有的ACG内容设计编写,与真实人物或事件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023年6月25日

海嗣战争终止3个月后/距“大坠落”发生还有2周

日本 东京都 文京区 江户川桥商店街

 

        夕阳西下。

        一辆画着显眼的荧光橙涂装,侧面写着“UNRWA Network Center Express”字样,车尾还有着TGS和Oreca标识的丰田GR YARiS在羽泽咖啡店附近的临时停车点上停了下来,经过定制改装的尾厢里装满了硬盘收纳箱。

        店里趴在桌上休息的羽泽鸫注意到了这种被昵称为“大橙子”的汽车的后视镜上绑着的红布,赶忙起身走向店门准备迎接。

        车门打开,下来了两名看上去年龄相差不大的年轻人,一名是志愿者,另一名是联合国实习生。两人先从车顶行李架上解下单肩包,然后用中文寒暄着走进了咖啡店。

        “还是老样子,两杯羽泽特调,加小份联演苹果派。”志愿者用已经带了点日本风味但依旧非常流利的英语说道,接着叫住了准备跑向后厨的鸫,“羽泽同学,第二批数字教材今天装车了,我是等会送去羽丘还是明天再交给你。”

        “嗯……反正这批资料也不急着用,张队你什么时候送过去都行。”

        “那就等会送好了,反正我晚上肯定要去一趟花女。”

        “老张,公共场合你谈工作不太好吧。”身后的联合国实习生小声提醒道。

        “祺伟,这都是小事。”老张转过头来,“我在这呆了快三个月,和附近的学生已经混熟了。”

        “三个月?老张你是第一批来的啊。”祺伟找了张桌子坐下,“难怪我半个月前从品川调过来时,跟我交接的西班牙老外说遇到什么难题找你就好。”

        “平常要找我可能有点难度,你工位对面那个加拿大妹子是第一批志愿者的副领队,遇到非技术性问题可以去问她。”老张在桌上支起手机,往耳机孔里插了个天线状的东西,“对这块路不熟的话,可以到总务分部工程处,找一个国铁哈局的老哥拿标注版地图给你,不过他最近一周应该在JR新成田线的工地上和SNCF的人一块呆着……哈,现在这儿可真是个‘国际大都市’。”

        “呃……还有,我到这才一个月,之前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比较刺激的事情?”祺伟试探地问了一句。

        老张正在软件上调频的手停了下来:“我就一普通的网络工程博士,没亲眼见过啥大场面。硬要说的话,也就网络办公室落成前,我帮医疗站给非住院重病员送药的时候,在离这不远的地方开车撞死了一只贼大的恐鱼。”

        “之后呢?”

        “之后?之后我因为害怕和别人一样中埋伏,呼叫救援后就锁上门在车里缩了半个小时,最后出来时还当了T-72的人肉爆反。当时和我住一屋的卫戍区防化团政委开玩笑说,我这一撞虽然废了台车,但是帮他们减少了点工作量。”

        “政委同志还挺风趣的。”祺伟从手机屏幕前抬起头来。

        “政委年轻时是团里的精英,在这儿还兼职翻译官,刚到东京的时候他就送了我一本新版《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当见面礼。可惜啊,我出事后的第二天晚上,他在对出城车队进行洗消作业的时候,被一只藏在卡车底盘里的小恐鱼咬穿了颈动脉……重建初期牺牲的人不少,但是大部分的伤亡让部队扛了下来。”老张凭着肌肉记忆调出了重建区的中文广播,“上周党支部组织空闲人员到世田谷的衣冠冢给英烈扫墓,我实在不知道送啥好,就给了政委同志和我高中舍友一人一箱青啤。”

        “两位,咖啡和点心来了。”羽泽鸫端着餐盘走到桌前,将特调咖啡和苹果派放到了桌面上,然后转身走向另一桌正在点单的客人。

        “居然是意式苹果派,难得见到有卖这种点心的咖啡店。”祺伟叉起一块点心端详了半天。

        老张则先喝了口咖啡:“这派算是新品,出自两个月前某场没向总务中心报备的乐队联演,是演出排练时给其中一支乐队的主唱做的,用来代替生日蛋糕。刚刚那个女孩是这家店店主的女儿,也在那支乐队里弹电子琴。”

        “这事不挺有趣么,咋不和我具体讲一下。”

        “要是你大清早代班巡查分部仓库时发现下周党支部电影放映会要用的一百多张折凳不翼而飞,第二天下午顶着寒风跟维和警察去小广场赶人,第三天晚上冒着暴雨开车把新的路障材料运到危房附近,和工人同志一起把被破坏的警戒线修好,我相信你肯定不会对这件事留下什么好印象。所幸的是,他们做点心的手艺还不错。”祺伟的问题让老张差点把刚喝下去的咖啡喷出来,“不过话说回来,小祺你好像还没和我说过你是哪里人。”

        “山东临沂人,现在也是个回不了家的。”祺伟放下叉子,满脸苦笑,“大学在北京交大读的物流管理,去年毕业后填了UNOPS的实习申请表,想不到第一个工作地点是这里……也不知道回国后能不能跟家里人吹一下。”

        “这可是以后能写进教科书的事件,你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要是过个十几年还能来旅游,我肯定会指着那满城崭新的高楼,说它们是我们大家当年一砖一瓦堆出来的。”

        “还真是这样……怎么了?”

        祺伟的话说到一半就被窗外高亢的警笛声打断了,首先飞驰而过的是一台UNRWA-JP专用的宝马330d Touring维和警车,接着驶过的是两辆奔驰Sprinter 4×4特警用车和一辆Lenco Bearcat G3装甲车

        “出什么事了?”

        老张站起来想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余光却瞄见站在取餐台边看手机的羽泽鸫。她的表情先是呈现出一种饱含恐惧的僵硬,而后捂住嘴,颤抖着放下了手机。此时,老张放在桌上的手机电台也更新了消息。

        “插播一条紧急消息,丰岛区池袋一丁目的Live House RiNG发生恶性伤人事件,伤人者目前仍在建筑内逗留。为保证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请附近市民尽快远离或绕行事发地点,不要聚众围观。”

        “我靠?”祺伟也坐不住了,“这下咋办?”

        “这单算我请客,你快去把咱俩的包放到大橙子上,随时准备出发。”老张收起手机,将车钥匙丢给自己的同伴,接着快步走到收银台前。

        “张队,RiNG那边的情况很严重吗?”鸫在一旁紧张地揣着手。

        “我说不准,但既然这次闹到特警都出动了,志愿者动员是免不了的。”老张掏出身份卡贴在收银台的NFC设备上,然后,他腰上的对讲机就响了。

        “呼叫全体志愿者……”

        “张鸿收到。”

        “黄祺伟收到。”

        “现紧急通知:丰岛区池袋一丁目的Live House RiNG发生恶性伤人事件,请附近所有志愿者立即前往事发地点,协助疏散群众及搭建外围路障。重复一遍……”

        GR YARiS的发动机咆哮起来,这辆特种运输车打着滑冲出了车位,亮起白绿相间的爆闪警灯,跟上了其他应急车辆的队伍。

2023年6月25日

日本 东京都 丰岛区 Live House RiNG

 

        “还要继续喊话吗?”

        “继续喊,能震慑住她就行!”

        陆续赶到的各式应急车辆将Live House RiNG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天空中还有一架搭载了舱门机枪的直-20在Live House上空盘旋,数挺狙击枪瞄准了依旧在室内逗留的伤人者。最里面的一层封锁线距离事发现场仅有不到50米的距离,驻守在这里的警察被迫直面眼前无比惨烈的画面。

        一具尸体被卡在二楼的护栏上,颈部一道几乎让死者被斩首的巨大伤口充当了固定器;大厅的一角躺着一块手脚头皆无的躯干,一把吉他从胸口穿出,琴头上插了颗死不瞑目的脑袋;整条左腿被扯断的少女缩在楼梯的阴影中哀号着,曾经优美的歌喉已经嘶哑到发不出任何声音;浑身是血的女生倒在Live House的正门前,腹部完全洞开,内容物散落一地,绝无恢复可能的身体依旧在不断抽搐。

        最可怖的还是造成了这一切的凶手。她半跪在门口那名不幸者的上方,身上的羽丘校服已经完全变成了深红色,嘴里发出低沉的嘶叫,瘦削的双手在反复攻击之下已经骨骼断裂皮开肉绽,沾血的头发垂下盖住了大半张脸,只留下一只目露凶光的眼睛。

        除此之外,便只剩下被惨剧涂抹在大厅每一处的鲜红,与雪白色的地板呈现出强烈到有些审美疲劳的反差。所有人更清清楚楚地看到,漆黑的液体正从凶手和每一名死者的身下流出,在整片空间中扩散开来。

        “这小崽子是嗑嗨了?”一名已经不忍直视现场的挪威维和警察蹲下身来,悄悄问自己边上仍在持枪警戒的美国同事。

        “别问,我在DEA工作了十年也没见过这种操蛋玩意,要是老墨能炼出这么猛的药,他们早被核弹夷平了。”

        气氛变得尴尬起来,而此时架在后方的扩音器又响了。

        “停止一切侵害行为,立即投降,否则我们有权对你使用致命武力。”

        “事情这下真闹大了,我从指挥部回来时瞥见车阵末尾有台毛子的装甲车。”一名南非警察从宝马车尾的位置挪了过来,“要是动了这上面的火炮,凶手边上那人…甚至是这建筑也得当场去世。”

        “你觉得那个被开膛破肚的还他妈的能救?要不是有规定在先,我都想提前一枪给她个痛快。”美国人依旧稳稳地端着手中的武器,“所以说,谁知道他们身下那个东东是啥,干涸的血液不可能是这个颜色。”

        “从颜色上看像是沥青或者石油,但死人怎么会爆出这种东西。”一边肩上戴着BOPE臂章的巴西人收起了武器,“慢着慢着,所有人全部后撤,注意警戒,那玩意动了!”

        先前残杀了同伴的女生面对着门外闪烁的红蓝灯光,抽动着缓缓站起身来。地上的黑色液体仿佛听到命令一般,沿着她的腿开始向上爬去。

        “背对我们,把手举起来!不准再往前了!”

        液体攀上女生的下巴,在面部不断汇集,封死了所有的孔穴,唯独留下正开始发出蓝紫色光芒的独眼。

        她伸出黑色的手爪。

        SAT的狙击手首先开火,两枚反器材弹药直接在对方的胸腹部各撕开一个血洞。那道影子踉跄一下向后倒去,又在倒地前以快出残影的速度重新站直,并在之后的一刹那闪现到了最前一排警车的面前,左手轻易洞穿了宝马的引擎盖,将整块冲压钢板撕开一个巨大的伤口。

        而她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下一道防线后十几支轻武器毫无死角的火力覆盖。5.56、7.62乃至于12号鹿弹组成的密集火网刺入了被污染的躯体。但在这连续轰击之下,凶手却仍未倒毙,而是抽动着手脚并用爬上了那台宝马的车顶,在黑夜下直立起身,发出一声非人的高分贝咆哮。

        下一阶段,远处BTR-82A上的2A72和空中直-20机舱内的QJZ-171开火了,大口径弹药轰碎了目标的上半身,留下扭曲的双腿透过支离破碎的前挡风摔进警车的前排。

        无数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2023年6月27日

日本 东京都 文京区 羽丘女子学园

 

        “因为前天的事件,全市Live House无限期关闭,所有的乐队演出也暂停了?”自愿返校,同低年级学生一起清理教室的今井莉莎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眼神中透露出难以置信。

        “公共安全中心今早是这么通知我的,这个决定是市政府和警视厅商议后作出的,UNRWA-JP作为中立机构无条件支持。”羽泽鸫低下头来,“莉莎前辈,你们和Popipa后天的线上演出恐怕……”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死了四个人,现场还那么惨烈,应该没有谁还能安安心心地看Live了。”莉莎轻轻叹了口气,又拿起了扫把。

        “那,我就不打扰前辈了。”

        鸫转过身来想要离开,却被另一个人叫住了。

        来人是羽丘的理事长,身后跟着几名身穿蓝色制服的人,黑色马甲上的金星徽章清晰可见。其中一位女性快步走到鸫的面前,掏出了自己的证件。

        “我是警视厅的今川警部,隶属于池袋杀人事件特别搜查本部,想要从你这里了解一些涉事人员的近况。”

 

        ……

        “就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方南千寻同学在上周五离校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行为异常,至于星期六发生了什么事,我就不知道了。”羽泽鸫将手边的文件挪了过来,“关于之前的一切陈述,我可以出示在返校前夕从WHO办事处领取的学生体检档案纸质版以及学校的监控录像作为证据。”

        “那荏原一花呢?”

        “她和方南同学现在虽然同班而且同属一个乐队,但两人的互动非常少,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恩怨或是结仇的情况。”

        “情况不妙啊……”羽丘方面的线索似断非断,今川警部握着钢笔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过,方南同学佩戴过一个奇怪的六棱锥形水晶首饰,她当时说是乐队的朋友送的,里面据说封装了从南极带回来的物质。”鸫托着下巴回忆道。

        “南极?”这个词如同一声炸雷在今川警部的脑海中轰响,又瞬间转变为了疑惑,“但我们在事件现场并没有发现这样的首饰啊?”

        “因为首饰已经在上周五整理二年级教室时撞破了,碎片将方南同学的手割了一个很小的口子,内容物全沾到了她的手上。因为只是小伤,所以我们带她去医务室清洗了伤口,之后就没有继续跟进了,首饰的碎片则被扔到了有害垃圾分类区。”

        “原来如此。”今川警部放下了手中的笔,“感谢你提供的信息,这对案件的侦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警部站起身来,在鸫的目送下走出办公室,而她的手机在这时响了。

        “杉下课长?是我,在羽丘的调查有了重大进展,等我整理后再交给你。”

        “你也知道了那个首饰的事情?”电话那头的声音显得非常冷静。

        “对…发生了什么?”警部的脚步停下了。

        “我在医院,青木初芽刚刚醒过来,她看见我们以后就全招了。怎么说呢……她在乐队练习结束后,在趁着休息期间在练习室里给其他人放了一段恐怖视频,出门以后方南就发疯了。此外,我们最近在调查的一切,包括网络上违禁视频和资料的传播、以及各种危险品的扩散,青木都有参与其中,但从她的供述来看,她的行为并非恶意,而是单纯地出于好奇。”

        “无心之恶。”警部叹气道。

        “如果青木愿意配合我们后续的调查,那么还是有机会获得减刑。虽然最后依旧会消耗掉她人生中本该有的黄金时光。”杉下的语气中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感情波动,“但她的未来并不是我们当前必须考量的事情,现在更重要的,是为枉死者们追回迟到的正义。”

2023年7月9日

南极洲 麦克默多站半永久指挥站 Echo站点

距“大坠落”发生还有10分钟

 

        从极夜中归来的固定翼无人机自主降落在站点外新开辟的野战跑道上,滑橇和雪地摩擦的巨大声响惊醒了正在控制中心值班却打起瞌睡的韩国科学家,此前已经三天没睡过觉的他揉了揉眼睛,捏起话筒有气无力地通知其他队员。

        “各单位注意,‘灯塔’侦察的最后一架无人机回来了……去拆一下数据吊舱……”

        就在韩国人结束通讯的同一刻,他的巴西同事推开门进来了,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哦,老李,我就出去磨了杯咖啡的功夫,你怎么就睡着了?”

        “你也到极限了吧…科斯塔……我劝你赶紧找那个……新来的那个姓…对,姓骆的中国小子交接班去……不然你要去医务室报到了。”

        “要去换班的话,咱俩一起去,你也别搁那硬撑了,睡个好觉,等醒了再去检查一下通讯器材。”科斯塔把手里的另一个杯子放在了老李的面前,“不过先别急着出发,你喝点热水再走。”

        “通讯器材我早看过了…没有任何……问题……我觉得肯定是…卫星…坏了……”

        控制中心外的雪地上,一辆丰田LC70拖拽着刚刚降落的NED-07“魁北克观察者”无人机进入机库,早已等候多时的工程师们俯下身来,用电动工具依次卸除机翼上的四个吊舱,用推车将它们送到实验区的恒温环境中。机库中只剩下两名对飞机进行例行维护的地勤,其中一位转过身,看到科斯塔和老李相互搀扶着走了进来。

        “你俩喝酒了?”

        “你说啥呢?塞哥都在控制中心顶了四天了,昨天小骆当面说想换他下来都被拒了……来来来,要我扶你俩进去交班吗?”

        “没事没事…我刚给自己灌了杯咖啡……能行…”科斯塔嘴上说着,却突然被放在地上的工具箱绊了一下,和老李一齐摔倒在地。

        “哎哎哎,快点,帮我把他俩扶起来!”

        之前那名地勤正因为自己的出言不逊而懊恼,听到同事的喊声准备赶过去,脚下的地面突然开始震颤。

        “怪事…可我也没喝酒啊?”

        “你喝个屁的酒!”老李扶着墙,艰难地把自己支撑起来,“这他妈是冰震!快,把里面的人喊出来!”

        没等地勤冲进走廊,纷乱的脚步声就传了出来,十几号人拎着大小仪器前赴后继地挤出了狭小的通道,在冰原震颤的巨大轰鸣中跑向外面的雪地。

        “快快快,去跑道那把东西都架上,别耽误时间!”

        另一名科学家叫住了准备离开机库的地勤:“大哥,这里还有无人机能飞的吗?”

        “伯明翰观察者已经整备完成,十五分钟内就可以起飞,但你得让跑道上的那些人让开。”

        “知道了。”科学家向跑道上已经就位的人群挥动双手,并大喊道:“别挡路了!先把无人机放出去!”

        “小林!把车开过来,跟无人机挂上!”

        在涡扇发动机的轰响和一次性助推器的火光中,高速滑行的无人机离开地面,很快成为了夜空中的微小光点。

        “Echo初步测定震级为里氏3.5级,已起飞无人机进行进一步勘察,完毕。”小骆放下对讲机,低下头继续关注着笔记本的屏幕,“这是南极航线封锁后在麦克默多周边地带测到的最强的一次冰震,如果能收集到完整的数据就再好不过了。但到底是什么现象引发了这样的强震?”

        “就怕是我们研究的那些超自然存在搞的事情。”老李望着另一架刚刚经过的无人机,“听你们的人说,中山站在全体人员撤离前,站点内外的物理规则已经被严重扭曲了。如果它们的危害没那么大,联合国也不至于封锁整个南极,只留下两个被大幅度扩建的科考站专门盯着沃斯托克湖。”

        冰原的震颤逐渐停止了,站点屋顶上的最后一块积雪滑下,扑的一声掉在窗下的雪堆里。

        “有人帮忙来看一下吗?远处那是什么东西?”一位瑞典科学家举着望远镜趴在控制中心的屋顶上。

        “等我一下。”小骆解下了挂在背包上的一架四轴无人机,打开电源后将其甩到空中,然后摸出手机开始查看改装摄像头回传的画面。

        在夜视摄像头的视野中,远方似乎出现了一道缓缓隆起的灰色城墙。

        “我日…”小骆转过头对正在密切关注固定翼无人机动态的老李大喊,“无人机有什么发现吗?”

        “还没有…等一下,有新消息!”

        “呼叫所有单位,NED-03海得拉巴观察者侦测到距离站点外围80km的位置有异常气流接近,初步测定风速420km/h。当前高度:3300英尺。”

        “NED-09博鳌观察者在同一高度回报,实时风速更新为…440km/h。”

        老李放下了耳机:“看来那不是什么集体幻觉,而是……他妈的!所有人马上撤回到主建筑内,设备载具啥的都别管了!比TGV更快的雪暴还有10分多钟就要冲到我们脸上了!”

        “为什么我们的陆基预警系统没有发出任何警报?”瑞典人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从屋顶上滑了下来。

        “怕是有心无力,这么快的风速,仪器刚接触上估计就毁了。”小骆以最快速度收起了自己的电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了主建筑当中。

        “全都进地下避难层,来个人帮我把电台全搬进去!”科斯塔抱起一台AN/PRC-167,将它丢进了通往避难层的气囊缓冲滑道中,又配合机库地勤将一箱自热食品扔到了另一条滑道里。

        雪暴前兆已至,窗外在撤离信号发出的1分钟后就降下了特大暴雪,那些已经被放弃的无人机在史无前例的狂风中失控解体。紧接着,整个半永久指挥站外围紧急展开的防风设备也在风暴面前败下阵来,随后便是各站点中的辅助建筑被从冰层中连根拔起。最终,雪暴本体带着近百万吨的粉状雪和无数巨大的冰块铺天盖地而来,整个指挥站点位于地表之上的一切建筑如同巨浪面前的沙堡那般,在数秒内被冲刷至无影无踪。

        躲在避难层中的科学家和其他技术人员们在昏暗的应急灯光与冰块拍击大地的巨响中瑟瑟发抖,不少人开始抽泣起来。人们头上的狂暴交响就这样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又十七分钟,最终就和它袭来之前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去了。

        “这里是Echo,任何收到消息的人请回答,我重复一次……”科斯塔背着军用电台,在身后所有人的目光中对着南极毫无生机的黑夜持续地呼叫着。

        “这里是Echo,任何收到消息的人……”

        “Beta收到,汇报一下你们的情况。”

        “上天眷顾,无人伤亡。”

        “Alpha收到。我们应该是最早离开掩体的人,并且探索了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其他站点。”Alpha的通讯相当清晰,“Charlie还在失联状态,Delta已经完蛋了。现在南极半岛那边也没有消息,陆基基站可能全没了。我猜等我们离开时还能从海里捞回自己的私人物品。”

        “那些研究结果呢?”科斯塔大声说道。

        “劳埃德设法在主建筑被摧毁前拷贝了大部分研究数据,但她刚把电脑扔进滑道就被雪暴卷走了。”

        “你们还有载具吗?我想我们得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Beta的人提醒了一句。

        “我们的掩体里有三辆加满了油的福特皮卡,但你们得自备雪橇。等寻找Charlie的队伍回来,我们就来接上你们再前往港口。”

        “Echo收到。”

        科斯塔放下话筒,转过身看向自己的同事,在篝火的光亮中做出一个他人根本看不见的微笑。

        人群中突然响起了短信提示音。小骆掏出手机,疑惑地看着上面的信息。

        “是从西安发来的短报文通讯,看来航天局补的卫星到位了。”

        年轻的中国科学家翻动着屏幕上的文字,表情逐渐凝固。

        “灯塔发生了一场TNT当量9.7亿吨的爆炸,在爆炸中崩塌并且立刻向北半球发射了两个飞行物,目前均已落地。更重要的是,污染正在以灯塔遗址为中心,向南极的其他区域快速扩散。”小骆接过同事的话筒,“呼叫所有幸存人员,这里是Echo的骆林,中科院在一分钟前向我发送的卫星通讯显示,原本位于沃斯托克湖的污染区开始快速扩大,预计在48小时内抵达站点所在位置。无论接下来要做什么,务必加快速度。”

2023年7月9日

中国 西安 阎良区 中国国家导弹防御指挥中心(临时)

 

        “远望7号数据更新,两个目标物在发生状态转变前均已越过卡门线,可能已经进入近地轨道,测定平均时速21千米每秒。当前目标物依旧处于不可观测状态,无法进行弹道解析。”

        “携带无侦-8的轰6N机队已在新西兰起飞,负责接应工作的轰油-20先行抵达预定汇合空域。”

        这是指挥中心在海嗣战争结束后第一个久违的不眠夜。南极沃斯托克湖异常点上方的冰层在16个小时前突然发生异变,在一小时之内生长出了一座高度超过1200米(估算),取代号为“灯塔”的纯冰质结构物。由于被调去南极上空协助勘察工作的卫星在21个小时前受到不明外力的干预而全部失效,人类暂时失去了从更高的角度监视异常的手段,如果不是距离异常点最近的几个科考站在人员撤离前设置的测量仪器仍然在“堪比另一个星球”的环境下坚持工作,其余的科考站甚至更远地方的人根本无从了解现在的状况。

        然而,就在十几分钟前,整个南极的对外通讯突然全部中断,而后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收到了南极方向来路不明的电磁波。当绷紧了神经的各路人马准备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时,陆基雷达探测到了更大的麻烦——两个球状物从南极冰盖之上朝向太平洋方向起飞,以令任何弹道导弹都望尘莫及的上升段速度在短时间内进入了地球外层大气,并在随后转变为了最为棘手的不可观测状态。

        最初对飞行物的研判是它可能会脱离地球引力范围飞向深空,但运用低轨卫星进行的间接探测方法证实了它们似乎并没有放弃这颗行星的打算——假设它们有思想的话。

        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当下,这批仰望天空的军事单位已经成为了为数不多留在地表以上的人员之一。世界范围内的每一处人类聚居区都鸣响了防空警报,一座座灯火通明的城市在顷刻之间变得荒无人烟。

        数月前还在大洋上与海嗣搏杀的各国军队并未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放松警惕,为这次全新危机的各种可能性所制订的数百种预案如今正被一项项地付诸实践。二分之一个北半球上除了肩扛式防空导弹与近防炮之外的几乎所有防空武器在短时间内全部做好了发射准备,瞄准了天穹之上随时可能再度现身的的飞行物。

        而那两颗呈现完美球形,核心发出蓝紫色光芒的飞行物实际上仍然在低轨飘荡,并且因为起飞时方向和初速的差异而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前进。

        “接NASA急电,两个目标物在30秒前转变为可观测状态,正在重新计算弹道。北美防空司令部告知计划所有参与方,他们准备尝试对目标物进行拦截。”

        “俄方防空系统已全部到位。南沙群岛KT-1发射阵地搭建完成!”

        “确认目标物没有变轨且依旧在急剧减速,初步研判有在南太平洋上空再入地球大气的可能。”

        处于赤道以北的环太平洋地区的任何一个还留在地表上的人此刻都看到了一副令他们永生难忘的景象——几十甚至数百条火龙在顷刻间划过漆黑的夜空,在视野的远端融入浩瀚的星海。原本专为相互制衡而设计的致命武器此刻正为了这个文明的共同命运而并肩前行,以击落轨道上的入侵者作为唯一的目标。

        朝向东南亚的1号目标于再入大气的前一刻受到了DN-1反卫星动能拦截弹与S-500及A-235的饱和式打击,瞄准了北美的2号目标遇上了THAAD与标准-3的热烈欢迎。而卡门线下更有着来自不同国家的几十个型号的防空导弹甚至是使用截击机在超高空投放的远程空空导弹正等待着它。

        但此刻人类面对的对手是根植于亚空间的存在,常态下足以在短时间内夷平一座大型城市的火力在全体人类的感知范围之外根本无法对目标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只能勉强靠着拦截弹巨大的动能缓慢改变着它的下落轨迹。

        剩下的一切只能交给地球重力,人们祈祷着它们能降落到一个“好地方”。

        “北美上空火力通道尚未饱和,2号目标弹道变化低于预期71%,预测落点进入墨西哥境内,目前位于哈利斯科州。”

        ……

        “印尼方面报告,北雅加达市方位已可目视到1号目标接近,卫星测量确认目标依旧处于主动减速状态,如继续进行火力打击则可能使其落点重新向南移动。”

        “北美防空司令部回电,陆地打击群火力失衡导致2号目标预测落点西偏,即将越过墨西哥索诺拉州州界。”

        ……

        “1号目标高度继续降低,已低于1000米,预测路径上无任何陆地……确认目标坠落,落点位于爪哇海中部,已起飞无人机进行侦察。”

        “北美防空司令部报告,2号目标坠落至美国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附近,美方正在评估人员伤亡情况并尝试展开救援行动。”


        指挥大厅中鸦雀无声,没有胜利的欢呼,也没有失败的哀叹。

        毫无疑问,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现在并没有离开地球的打算。



【明日方舟邦鸽杯#1同人剧情】BC-ST-4 又见星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