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港地铁科普-11】轻铁第三期列车

2019-05-30 20:57 作者:凉佬湿  | 我要投稿

轻铁第三期列车是轻铁运营的其中一款列车,于1997年投入服务,曾由九广铁路拥有,2007年两铁合拼后现由港铁拥有。全部列车由澳大利亚United Goninan 制造,列车数量为20辆。列车最高时速为80km/h。

简述

为配合轻铁的发展,九铁公司于1997年向澳洲戈尼南(United Goninan)(该公司其后成为港铁市区线都城嘉慕电动列车翻新工程承办商)购买20辆轻铁车辆,供轻铁系统使用。这款轻铁投入服务初期,只会固定行驶来往田景至屯门码头的507线;另外这款列车刚开始正式载客时,列车行驶会产生刺耳的噪音,不久把噪音问题解决。

这款轻铁车辆乃香港轻铁系统车辆中,首次使用VVVF-IGBT逆变器及交流牵引电动机的轻铁车辆,也是首款以电子路线牌显示行驶的路线资料及车尾设有路线编号显示的列车,又是唯一一款以绿色电子路线显示屏的轻铁车辆(其余的都是橙黄色)。此款车辆投入服务时已是涂上九铁的新色彩;此外,该批车辆于2005年将车厢内部重组;包括将座位减至26个及企位增加至259个,并增加5组Poach seats(俗称“半座位”),可容纳最多共17人。

现时,这款列车在各条轻铁路线均有行驶。而在轻铁705线通车初期,拖卡班次的车辆更是全数采用这款列车行驶,直至大部分轻铁第4期列车投入服务后才有所改变。

由2011年12月起陆续为该批车辆的三个轮椅停泊位加装轮椅软垫板,并加设安全带,以及拆除半座位。

这款列车的开关门声跟港铁市区线都城嘉慕电动列车的H-Stock(都城嘉慕电动列车第3代列车)十分相似,都是采用相同的气动门并加装灭声器,因为两者的气动车门制动组件乃同一型号产品。

列车受电弓
列车驾驶室
列车车门(前九铁)
列车车尾

事故

2002年12月18日上午7时47分,一辆轻铁的拖卡列车(编号1100)行走505线北行抵達兆康站。当时准备进入6号月台,正通过兩个道岔时,前卡的前台转向架在分叉道岔滑出路轨。

2013年12月17日早上8时50分,一辆往天水围的706线列车(编号1091),在天湖站关门准备再开车之际,尾卡车顶突然冒烟。有乘客随即通知车长,车长广播要求160名乘客落车,转乘下班列车,车长根据车务控制中心指示,驶去天水围站,交由一名督导员驶进洪天路紧急月台,将尾卡车厢与架空电缆分开截断电源,到了洪天路紧急月台后不久,尾卡顶部陷入火海,火焰浓烟直冲而上。职员曾试图用灭火筒救火,可是火势太猛犹如杯水车薪,消防接报到场,出动两条喉及两队烟帽队灌救,约20分钟将火扑熄,幸无人受伤。尾卡车厢严重焚毁,胶凳蓉蓉烂烂,轻铁服务并无受影响,消防证实起火位置于车厢冷气装置。1091于2016年1月开始复修工程,已于2016年5月完成,2016年9月4日重投服务。

肇事列车

2014年11月21日下午二時許:一列行走507路线往田景方向的轻铁第三期(编号:1093)离开屯门码头后在湖翠路与一辆闯红灯的港铁巴士K52线的丹尼士三叉戟巴士相撞 ,轻铁列车被撞至出轨,两车车头严重损坏。事件造成两车上21位乘客,52岁港铁巴士司机及26岁土耳其国籍轻铁司机受伤。事后港铁巴士司机唐某被控危险驾驶致他人身体严重受伤,被判监12个月。肇事巴士事后因车头受损严重及车龄较高而不修复,一直停泊在港铁洪水桥车厂原封不动,最后于2017年5月19日除牌退役。

事故现场

历史

制造商:澳洲United Goninan

制造年份:1997年-1998年

服役年份:1997年-

运营线路:轻铁各线

列车数量:20辆

列车编组:1M/2M(1节/2节编组)

设计时速:80km/h

运营最高时速:70km/h

常用减速度:4.68 km/h/s

供电方式:DC750V(直流750伏)

列车长度:19,400 mm(不含车钩)

列车宽度:2,650 mm

编组长度:20.2 m(1节编组)、40.4 m(2节编组)

定员:285人

转向架:德国西门子

牵引电机:三菱电机MB-XXXX

电动机功率:134KW

牵引功率:240KW

车体材料:不锈钢(车架部分)、玻璃纤维(车头及车尾组件)


【香港地铁科普-11】轻铁第三期列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